理论教育 张江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迸发创新成果

张江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迸发创新成果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浦东新区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截至2018年末,张江园区聚集生物医药企业684家,从业人员数4.8万人,同比增长11.6%和13.3%。(二)创新成果凸显“张江药谷”地位2018年,园区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成果丰硕,凸显“张江药谷”国内创新药高地地位。总而言之,强有力的研发能力为张江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借助资本和平台,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可期。

张江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迸发创新成果

经过二十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同样呈现良好的发展轨迹,2018年更是快速发展的一年,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向好,营业利润大幅攀升,高端人才加速集聚,资本市场争相示好,创新领域捷报频传,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不断走深走实,成为张江具备国内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

根据浦东新区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截至2018年末,张江园区聚集生物医药企业684家,从业人员数4.8万人,同比增长11.6%和13.3%。营业收入680.3亿元,同比增长14.7%;营业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50.3%(表9-4)。营业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一是税率的降低与减征。2018年5月1日起,抗癌药的增值税降低到3%,进口抗癌药的增值税也同步减征,使得营业利润大幅度增长;二是占园区生医药营收近两成的罗氏制药4款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厄洛替尼)全部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销售量增长,营业利润增长了近8倍。

表9-4 2018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指标情况

数据来源:调研所得。

从细分行业看,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和配套服务营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化学制药实现营收318.3亿元,占生物医药总营收的近一半,同比增长17.0%;医疗器械实现营收155.1亿元,占22.8%,同比增长15.5%。现代中药下降4.3%,主要原因是体量最大的绿谷制药由于市场波动,订单减少,2018年营收减少2亿多,降幅接近两成(详见表9-5)。

表9-5 2018年园区生物医药细分行业营收及增速情况 单位:亿元、%

续表

数据来源:调研所得。

当前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大步提升,具体体现在:

(一)研发成果丰硕(www.daowen.com)

至2018年末,园区有生物医药从业人员4.8万人,比上年增长13.3%,占园区总人数的16.6%。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0907人,占比达到七成,其中:博士3265人,同比增长18.7%,硕士近万人,增长16.0%,硕士以上增速均高于从业人员增速,显示高端人才加速集聚态势(详见表9-6)。

表9-6 2018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结构比较表 单位:人、%

数据来源:调研所得。

研发创新方面,2018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在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的企业有216家,占31.6%;产业科研项目开发数、科研项目完成数为8223个和3381个,同比分别增长22.9%和6.1%;科研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研发项目实现收入114.5亿元和14.8亿元,同比增长30.6%和27.6%。专利方面依旧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园区生物医药领域专利申请数、授权数达到1937个和784个,同比分别增长27.9%和56.7%。其中国际专利申请数为359个,占比18.5%,同比增加26.9%,专利技术正在逐步对标国际,含金量越来越高。

(二)创新成果凸显“张江药谷”地位

2018年,园区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成果丰硕,凸显“张江药谷”国内创新药高地地位。主要表现为众“首”云集。如2018年5月,沃比医疗研发的针对出血性中风的弹簧圈产品获得了美国FDA认证,成为国内颅内血管神经介入领域中“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FDA认证的国产弹簧圈产品;9月,和记黄埔的呋喹替尼胶囊获批,这是“首个”在中国获得批准的由中国发现的肿瘤药物;11月,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制度正式落地,和铂医药的HBM9161注射液入选“首批”公示的8个默认号名单;同月,天境生物的创新药TJ107获中国药监局颁发的临床研究批件,是全球“首个”在研的拟用于治疗放化疗诱导的淋巴细胞减少症和癌症的长效重组人白介素;与此同时,天境与德国MorphoSys达成战略合作,这也是MorphoSys公司“首次”与中小企业、亚洲企业合作。

除此之外,在新技术的研发试验方面,园区企业同样走在全国前列,如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2018年全国共批准7个CAR-T临床批件,园区企业获5个批件占七成,其中恒润达生生物科技公司就获得了3个,是目前国内CAR-T项目进行药物注册临床试验最多的企业,总体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媲美美国大公司同行,多个国家相关部门机构和医院正与恒润达生协商开展合作,以色列卫生部已批准该产品进入该国医院开展临床试验研究。

总而言之,强有力的研发能力为张江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借助资本和平台,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可期。2018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备受资本青睐,成为融资市场大赢家,有力推动园区产业快速发展。风投方面:园区有近30家企业获资本青睐,且基本上都是A轮及以上投资,最低也有数千万元,高的达到10亿,获得融资总额超过50亿元,并有数家公司一年两融,可见资本市场对于园区优秀生物医药企业的偏爱和迫切参与的心理;IPO方面:随着年初港交所修改上市规则,发布了最新《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文件》,允许尚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规则后,园区企业华岭医药和君实生物分别于9月14日和12月24日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另有数家公司已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请。除获得各级资本的青睐与推动,2018年园区又新增三个重要平台:赛默飞全球首家生物工艺设计中心(BDC)、药明巨诺研发中心和液体活检临床基因数据库共享平台,这三大平台的落户将进一步提升园区生物医药研发水平,助推产业的厚积薄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