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要特点与意义:浅谈一带一路建设

重要特点与意义:浅谈一带一路建设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需要认清其作为对外开放升级版的新特点。目前,理论界已就“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作出多方面的分析。在新格局中,“一带一路”建设是重点,这一理论与实践已经并继续推进着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理论的发展。

重要特点与意义:浅谈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需要认清其作为对外开放升级版的新特点。

一是从开放地带看,以往主要是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依靠其辐射内地,现在侧重于我国西北部和南部,特别是西部地带将成为开放前沿,会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从开放对象看,以往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现在侧重中亚和东南亚的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

三是从开放目标看,以往主要是推动国内大陆经济发展,现在是既促进国内发展又带动亚洲发展,辐射非洲和东欧,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既体现经济合作的主线,又包含人文交流的内容,会有力支撑我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营造对外开放的更好环境,有利于沿线国家共享合作和发展成果。

四是从开放方式看,以往主要是引进来,引进国外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现在侧重的是走出去,通过推进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包括更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和输出技术与设备,中外交流更加全面深入。

这些新特点是与面对世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形势密切相关的,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外开放跨入新时代所决定的。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可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而且是我国面对21世纪新趋势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影响极为深远广泛。

目前,理论界已就“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作出多方面的分析。如,有的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与当年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明显不同,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具有丰富得多的内涵,肩负着三大使命:即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有的着重说明“一带一路”的建设构想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7]有的将“一带一路”建设概括为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放实践。[8]

我认为,这些分析站在不同角度和高度作出了说明,都体现了实际情况,具有合理性,同时也反映了认识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进程。由此,得出了一个重要启示,认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个方法论问题,综合分析这一倡议的提出和实施的背景,应该从经济到政治、开放到外交、国内到国际、实践到理论作出全面考察。(www.daowen.com)

首先,要从经济视角包括对外开放方面看到,“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在世界经济出现逆全球化现象和国内产能过剩的条件下对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推动我国全面对外开放和深度融入世界积极体系,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新开放格局的意义。同时也需看到,“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新世纪以来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处在历史转折点的变化需要,顺应了求取变革的诉求,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的新思路新方案,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次,还应进一步看到,“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面对世界形势和我国发展地位、环境发生的新变化,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一带一路”建设思想的提出和系统论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对外开放理论、外交理论和全球治理理论,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前瞻性,意义极为深远。

最后,从我国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看,在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区间,由于对外开放刚刚开始,遇到很多观念上的束缚和阻力,因此理论方面主要解决的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突出论证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以及开放初期在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建立经济特区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区间,对外开放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因而被逐步加大力度和加快速度。理论层面重点解决的是如何扩大开放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党中央与时俱进地谋划了对外开放战略,提出了建立开放型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施走出去战略等。

到了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区间,理论层面要解决的重点则是如何提高开放的水平与效益。因为在基本弄清要不要和如何加快开放的大思路后,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和贯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要求,必然要从重规模扩展转向重效益、讲质量。党的十七报告在对外开放部分的题目就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在改革开放进入第四个十年的区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深度调整,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同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于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一时期,理论层面重点解决的问题转向如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对外开放部分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在新格局中,“一带一路”建设是重点,这一理论与实践已经并继续推进着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理论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