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巴西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与制约因素分析

巴西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与制约因素分析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葡萄牙殖民统治的产物,巴西独立后几乎原封不动地秉承下来,且长期未有重大改变,成为巴西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时期,巴西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速度也不断加快。20世纪80年代后巴西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拉丁美洲平均水平。

巴西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与制约因素分析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845.7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五位。截至2014年7月,巴西人口达2.028亿,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也是居世界第五位。无论从相对数还是从绝对数比较,巴西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地大物博而人口密度小的国家。[1]

巴西城市起源于巴西最早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文明时期,初步发展于葡萄牙殖民统治时期。葡萄牙殖民者在沿海港口和矿区相继建立了一些城市,如作为葡属巴西首府的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还有黑金镇、戈亚斯、库亚巴等著名的矿区城镇。巴西于1822年获得独立,但在独立后的数十年里由于经济裹足不前,巴西的城市发展还无从谈起,直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咖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早期的工业发展以及欧洲、北美的资本和大量移民的涌入,巴西经济才呈现出繁荣景象,并启动了巴西城市化进程。这一时期巴西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1)城市数目显著增加,一大批新兴城市相继出现。期间,大约有500个新兴城市建立。(2)城市规模明显扩大,一批旧城市呈现新的活力。圣保罗城市人口增长最快,从1890年的6.4万迅速增至1920年的57万,1895年后该城人口每5年增长25%以上。首都里约热内卢在30年内从一个拥有55万人口的城市发展为人口过百万的城市,成为巴西最大的城市。(3)东南部城市带初现端倪。由于东南部地区咖啡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早期工业集中于这一地区,东南部城市化的步伐明显加快。由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贝洛奥里藏特构成的城市带开始凸显。不过,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巴西城市化速度较慢,城市化的范围有限,城市对乡村的吸纳力不强,城市人口的比重不大。巴西城市人口从19世纪80年代大约占总人口的10%增加到1920年的25%左右。因而,拥有少量人口的少数城市与占人口80%~90%的广大乡村形成鲜明对比,呈现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这种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葡萄牙殖民统治的产物,巴西独立后几乎原封不动地秉承下来,且长期未有重大改变,成为巴西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www.daowen.com)

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是巴西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巴西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速度也不断加快。巴西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1940年增至31%,1950年达36%,1960年为46.2%,1970年占55.8%。同时,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明显扩大。到1960年,巴西已有2763个城市。1950—1960年,拥有10万~20万人口的大城市由9个增加到19个,拥有2万~1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由90个增至142个。1940年,里约热内卢人口达151.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7%,1950年增加到345万,占总人口的6.5%,1960年达到493万,占总人口的6.8%。1970年,圣保罗人口达到80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4%。1950年,在世界30个最大城市的排序中,里约热内卢位居第16位,圣保罗排在第23位。1975年圣保罗(1070万)跃居第6位,里约热内卢(890万)上升至第11位。这一时期,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乡村人口迁徙和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它是巴西城市化的关键时期,是巴西从落后的传统乡村社会过渡到先进的现代城市社会、进而逐渐摆脱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20世纪80年代后巴西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全国人口急剧向城市特别是少数几个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1980年圣保罗人口达到12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3%,1990年增至1842万,占总人口的12.2%。2001年,圣保罗以1829.8万人口成为仅次于东京(2645.6万)的世界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1076.3万)位居第15位[2]。(2)城市数量不断增多,相当数量的城市人口规模增大。1990年巴西拥有15万人口的城市大约有60个,其中拥有100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有11个,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有31个。(3)城市化水平超过拉丁美洲平均水平。从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看,1980年、1990年和1996年巴西城市人口比重分别达66.8%、75.6%和80.3%,而拉丁美洲平均城市人口比重分别为65%、72%和75.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