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资本运营与委托代理理论

资本运营与委托代理理论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委托代理理论在现代企业组织中,企业的最终所有者与企业的管理者实际上已发生了分离。此外,大公司和大企业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这也是并购等资本运营活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贡献之一。

资本运营与委托代理理论

产权理论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1937年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这篇论文。在1960年,他发表了另一篇《社会成本问题》的论文,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制度经济学派,并提出了产权、交易费用、代理成本等概念。该理论的出现加深了经济学对企业的认识和研究,由此也促进了人们对资本运营问题的深入研究,以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出现更是丰富了人们对企业的认识,因此形成了林林总总的资本运营理论。

(一)效率理论

效率理论的基本假定是承认兼并等资本运营活动对整个经济存在着潜在收益。

(二)价值低估理论

价值低估理论认为,发生企业并购的原因在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被低估了。

(三)信息与信号理论

在实际发生的企业并购活动中,被收购企业的股票价值几乎都要被抬高,只不过程度上不一致而已,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就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和信号理论。(www.daowen.com)

(四)委托代理理论

在现代企业组织中,企业的最终所有者与企业的管理者实际上已发生了分离。由于企业的管理者不拥有企业的全部产权,因此其无论是经营良好,还是经营不善,都会对企业所有者产生正的或负的外部效应。从经济学“对人都是自私的”这个假定出发,企业管理者带给企业所有者更多的是负的外部效应,如何克服这个负的外部效应问题,就引出了委托代理理论。

(五)税收节约理论

税收节约理论即为了减少税收方面的支出。用对策论的语言来表述,就是通过企业并购活动而减少税收支出是在和财政部门进行“零和博弈”。

(六)市场垄断理论

从对社会经济有益的一面来看,并购带来的好处也许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对社会经济不利的一面来看,并购活动有可能带来垄断。但是现在关于垄断也有人认为其有好的一面,或至少是不可避免的一面,因为垄断集中本身是竞争的产物。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竞争已从简单的价格竞争发展成为质量、技术、服务、产品类别等诸多方面立体的竞争,因此,即使是大公司之间,也很难就垄断达成什么共谋。此外,大公司和大企业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这也是并购等资本运营活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贡献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