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北元素: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的独特贡献

江北元素: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的独特贡献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倡导社区公益服务建立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志愿者为主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服务队伍。

江北元素: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的独特贡献

江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突出“本色江北”(红)、“礼乐江北”(黄)、“诗画江北”(绿)、“和美江北”(橙)、“时尚江北”(蓝),谱写五彩篇章,打造“五彩文明新江北”,为“五化联动”和“五大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一)彰显“本色江北”,讲好文明好故事

1.讲好初心故事

深度挖掘庄桥革命烈士陵园、慈湖革命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的红色基因,以“寻找和纪念”为主题,通过再现革命烈士微档案、寻访烈士亲属战友、重走革命之路、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形式,运用多种载体,用三年的时间,讲好蒋子瑛、朱洪山、陈爱中等革命烈士的初心故事,厚积“本色江北”的印记和素材

2.讲好党的政策

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出发,重点宣传和阐释党的为民利民惠民政策,扩大政策的知晓面和熟悉度,增强政策认同。开展好“北岸人人说”宣讲活动,“说北岸”“北岸说”“群众说”,讲好党的农业农村政策,重点是讲清楚党的乡村振兴战略,讲清楚党的土地承包政策,讲清楚惠农政策的目标、内容和路径,讲好我省未来社区建设的政策。

3.讲好身边的好人好事

擦亮“江北好人”“最美江北人”“宁波好人”“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等金字招牌,形式多样地宣传江北好人好事,建立新中国成立以来江北区英模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并向社会开放,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向善的正能量。

(二)唱响“礼乐江北”,传播文明好声音

1.弘扬慈孝文化

慈孝是新时代江北文明实践的文化密码。继续维护好、建设好“慈孝之乡”的品牌,创新慈孝文化载体,办好“中华慈孝节”,注入新时代元素和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开展好“慈孝家庭”建设活动,着力构建尊老爱幼的代际伦理关系,促进家庭成员间双向的良性互动。放大慈孝文化的外延和功能,将慈孝文化与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建设扶危济困、与邻为善、互助友爱、和睦相处的新型邻里关系,夯实慈孝伦理的社会基础,携手共谱一曲新时代的天伦华章

2.涵育文明新风

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倡导科学民主,防止愚昧落后;倡导健康生活,摒弃不良习气;倡导公共文明,整治陈规陋习。开展“北岸赛马·文明攻坚”整治行动,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存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攻坚克难,推动社区形象大改观、品质大提升,让管理更规范、群众更满意,全力推进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创建。

3.乐和民声民心

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娱乐、经济和教化功能,依托宁波音乐港的交响乐、合唱、舞台剧、流行乐四张特色名片,聚集音乐产业,发展原创音乐、乡村音乐等,办好音乐节,规划和策划好“音乐+文明实践”“音乐+素质教育”“音乐+时尚生活”“音乐+乡村振兴”等主题活动,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歌舞等音乐形态送上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热情。

4.推进礼乐传承

保护和传承好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公布名录、视频记录、传承人认定、旅游开发等方式,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烙上江北印记。鼓励古村落整理编纂村史,支持有条件的家族续编家谱,唤醒历史记忆,凝聚血缘亲情,传递文明基因。

(三)构筑“诗画江北”,共享文明好风景

1.美化乡村田园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推进农村安居宜居美居专项行动,促进建村、建房、建景“三建融合”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美丽庭院、美丽乡村综合体、民俗文化村等创建活动。(www.daowen.com)

2.赋能民俗风情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文明建设,赋能乡村文明实践。通过“艺术进乡村、资本进乡村,青年回乡村、乡贤回乡村”,吸引优秀团队下乡创业兴业。支持和鼓励特色乡村做大做优民俗风情,开发风筝节、农俗风情嘉年华、乡村音乐节、丰收节、水韵乡愁茶文化、民宿等主题项目,做到一村一品全覆盖。

3.保护文明古迹

加大对慈城古县城、保国寺、杭甬运河遗址、半浦古渡、童氏祠堂等历史遗存的保护,保持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巷、古村落的朴素原貌和自然原生态,维持地域历史风貌、山水格局及人文肌理

(四)厚植“和美江北”,建设文明好家园

1.提升城市品质

做好江北区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中长期规划,建好江北核心区,打造极富魅力与活力的中国城市最佳中央活动区(CAZ)的样板区,成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的重要展示区和独具特色的滨水区。

2.打造社区共同体

创新社区治理,打造社区共同体,提升居民自治水平,有效推进社区文明。继续增加公共资源供给,建好邻里中心,改善社区环境。推动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向小区延伸,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推进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建设,激发居民的合作参与意识,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水平,将社区培养成一个守望相助、和谐友爱的生活共同体。

3.倡导社区公益服务

建立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志愿者为主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服务队伍。充分挖掘社区文艺科技体育健身法律、教育、维修、创业等领域的人才资源,大力倡导和推动社区公益服务和志愿服务。支持和鼓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理发法律咨询、小孩托管、学习辅导、医疗等服务。

(五)打造“时尚江北”,展示文明好品质

1.注重文创引领文明

全力推进宁波文创港建设,基于传承历史、展示文明的理念,以港口文化为特色,以提升江北都市品质为立足点,让甬江北岸重现昔日繁华,让宁波百姓乐享亲水生活,让文创港成为都市文明的地标。

2.打造都市时尚文明

依托宁波美术馆、宁波奥体中心等,支持和鼓励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时尚店、画廊画室、书店、音乐馆、博物馆运动馆等,支持和鼓励发展文明动漫,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时尚符号、城市IP、生活秀、精神代言等有机结合起来,铸造和展示江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时尚特征。

3.开展国际文明交流

把老外滩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成国际文明交流的重要平台,建好中国(宁波)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通过完善营商环境、居住条件、教育医疗等,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来江北区投资创业。实施好《宁波音乐港音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办好中国(宁波)海丝国际音乐节等活动,以音乐为纽带,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让江北区成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母港、国家音乐产业集聚区和长三角音乐时尚消费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