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强宁波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宁波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积极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走进文化礼堂,与村民一起同歌共舞,推动外来文化融入宁波文化礼堂活动。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我们应加大发掘力度。

加强宁波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高思想认识

1.建强班子,选好书记

一是要建好配强农村领导班子,要把有事业心、工作责任心,勇担当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基层班子中去。二是要选好书记。村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号召者和凝聚者,是基层班子的主心骨。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中,村书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努力将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农村文化综合体和村民的精神家园。

2.提高认识,占领阵地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要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用高尚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占领广大村民的思想文化阵地,排除其他一切腐朽、糟粕的封建落后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使农村文化礼堂真正服务于提高村民素质、繁荣农业经济、稳定农村社会,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村干部真正把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与本村经济建设环境改善、社会安全、综合发展等方方面面紧密联系起来,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文化礼堂建设的重大意义。

3.加强学习,创新机制

建立基层干部交流学习平台,将交叉交流机制向基层村镇延伸,让一线干部在参观、交流中切实认识到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的差距,拓宽工作思路。将全市文化礼堂建设中具有鲜明特色和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进行提炼、浓缩,编辑成册,作为开展礼堂工作的教材、范本,宣传优秀文化礼堂的发展成果,激活潜在的原生文化需求,倒逼村干部重视文化礼堂工作。

(二)培育文化能人,输入新鲜血液

1.加强队伍建设,培育内生力

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组建队伍上下功夫。对有特长、有能力的基层党员干部,组织他们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文艺专业技能,进一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带头组织村民开展好各类文化活动,增强薄弱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内生力。

2.各级政府牵头,培育带头人

各区县(市)镇要发现、培养、组织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群众中威信高、有一定文艺特长的文化骨干,担任各个文化兴趣小组的带头人。根据各村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薄弱村文化礼堂的综合实力。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文艺骨干,引导、使用好各类文艺活动爱好者,并从中发展一批文艺志愿者领队人,提高他们的文艺素养,进一步提高薄弱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内生力量。

3.吸纳外来文化,培育融合力

在我市农村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这些外来人员大多是中青年,其中不少有文化特长,要把他们组织起来,成为我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生力军。既可以丰富村文化礼堂的活动,也能使本土文化与异乡文化交流融合,更有利于外来人员参与我市乡村文明建设。要积极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走进文化礼堂,与村民一起同歌共舞,推动外来文化融入宁波文化礼堂活动。

(三)发展村级经济,多方筹措资金

1.发展旅游经济,增强经费保障

要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在壮大集体经济中的作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农村青山绿水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发展特色、红色、绿色、蓝色等各具特色的农村生态旅游经济,为文化礼堂建设注入资金。在具有一定乡村旅游资源的革命老区村、生态高山村、原味海岛村等,结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开发各种旅游资源,可以集思想道德、非遗展示与步行健身等活动项目于一体,实现“一堂多用”,把文化礼堂作为活动场地、会议室、农家乐等,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充实礼堂经费。

2.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以堂养堂”

在人口集聚度高、交通便利的村可以把文化礼堂的部分场地和部分时间段有偿出让给有一定专业资质的公司运营管理,村里通过场地出租、教育培训等获取经营性收入,并用于文化礼堂的部分建设和管理。

(四)挖掘优势资源,灵活开展活动(www.daowen.com)

1.发挥本土特色,丰富活动内容

结合农村现状,整理村史宗谱资料,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可以在展览墙或展览馆通过照片、文字、实物、模型或者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和村中的典型人物;举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活动,如文艺演出、摄影比赛、书画展览等,弘扬地方文化,传播正能量。

2.提高使用效率,变礼堂为乐堂

在文化礼堂使用过程中,要实现文化礼堂教育与娱乐的功能,把政策宣讲、道德讲堂、政治宣传、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农技培训、文艺活动等融入文化礼堂活动中去,实现文化礼堂与乡村振兴建设相互兼容,相互统筹。通过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聚人心、育人才、送人才等多方面相结合,打开礼堂的门、点亮礼堂的灯,搞活礼堂的气氛,让人进礼堂,使礼堂闹起来、火起来,让村民群众高高兴兴享受家门口的文化大餐。通过相关部门邀请市内外专家对村里感兴趣的村民进行专业指导,并请其他村民做演员、当观众,进行互动交流,激发村民文艺兴趣和参与热情,让村民体验艺术的魅力,一改薄弱村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冷落状态。

3.挖掘优势资源,灵活文化形式

可以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公共文化服务,“乡村亲子游”“爸爸在哪里”“我爱我村”“暑期夏令村”等系列活动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农村文化活动新形式。如“谱写一曲村歌、拍摄一幅村景、挖掘一批村落文化、发现一些古迹;关爱一群儿童、发现一群能人、培育一批人才、汇聚一批人心、关爱一群老人、丰富一群结对;送一场戏入乡、送一批书进村、出版一部专著、编撰一批文集、打造一个品牌、开发一批文创产品;办好一次讲座、组织一次义诊、进行一次咨询、规范一场庆典、办好一场村会、开展一场讨论、组织一次比赛、组织一次捐赠、开辟一个新地”等多个“一”的文化活动,切实把我市文化礼堂建设薄弱村打造成“文化地标、精神家园”。

(五)挖掘传统文化,服务礼堂建设

1.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流脉

每逢我国共同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时,宁波当地都会举行包青团、包粽子、做年糕、酿米酒等传统的饮食文化活动。而各村又有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所以,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要增强传统村落文化挖掘,传承、发扬历史流传下来的各种优秀村镇文化。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我们应加大发掘力度。

2.挖掘村落文化,增强乡村自豪

因村制宜,挖掘、提炼村落历史文化内涵,让特色文化“浓”起来。一是引导村民,特别是年长的村民,请他们收集老物件、整理口述史、讲村里的传统故事,也许从他们的口里,更能挖掘出一些村庄的传说、英雄的人物、历史的典故等;二是要充分利用村史家谱,通过对“村史”“家谱”“家训”的研究和挖掘,整理出一些村落历史文化,提炼乡土文化内涵;三是把村落历史文化制作成电子版,永久保存,并在文化礼堂中用大屏展示、放映,提升礼堂的文化内涵,提高村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如可以对一些“红色文化村”“革命老区村”“历史名人村”“高山绿色村”“领导题词村”“海防前沿村”“古城保护村”“非遗留存村”“渔港文化村”“抗倭英豪村”等,拍摄影像资料,进行宣传教育,把“乡愁”“村根”留驻在现代化的文化礼堂。

(六)掌握群众需求,精准输送文化

1.加强调查研究,实现精准供给

文化礼堂建设薄弱村,一般也是交通不便村,文化建设滞后,经济建设不强,村民难以获得各种文化资源。所以在“输”文化过程中,要根据村民组成、村庄特点,加大政府文化采购力度,增强文化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做到送戏到村民的心坎上,送戏到村民的脑海里,送戏到村民的甜梦中,让村民笑口常开、笑脸常在,开口不离曲,闭口不离戏,手不离书,眼不离文化,身不离礼堂,沉浸在文化艺术的海洋中,激发村民极大的参与热情。从文化礼堂建设角度看,要真正考虑送、育、种文化,才更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突出村民主体,实现精准决策

要突出村民主体地位,赋予村民更多文化需求自主权和决策权。一是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坚持内外并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外部推力与内部动力的科学互动、相互融合,使农民成为积极行动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二是发扬民主参与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听证等形式,及时了解和采纳村民对礼堂建设的意见建议,以优化政府文化配送体系,及时调整配送策略和配送内容。

在薄弱文化礼堂建设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做好日常管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等途径,做好薄弱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

(作者单位: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