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作方针:政治职能的重点

工作方针:政治职能的重点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中国海关中心工作从对经济方面的监督管理扩大到同各种政治破坏活动进行斗争,经济政治保卫成为当时海关工作指导方针。简称为海关的“保卫”与“团结”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这种将政治保卫当作海关首要任务的指导方针,使海关正常经济监管职能受到严重削弱,工作方向发生了严重偏离。

工作方针:政治职能的重点

1953年后,中国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在西方国家的包围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加剧。针对这一情况,1955年4月,全国海关关长会议提出:“海关工作的中心是做好经济政治保卫工作。”也就是说,中国海关中心工作从对经济方面的监督管理扩大到同各种政治破坏活动进行斗争,经济政治保卫成为当时海关工作指导方针。

随着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对外经济贸易全部由国营外贸公司经营,海关对进出境经济活动监督管理的重心,也由进出口货运转为进出口非贸易性物品。1957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必须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1958年7月,全国海关关长会议根据毛泽东主席的上述讲话,结合海关工作实践,提出:“海关工作的中心,更全面地说,应当是在做好经济政治保卫工作中,必须贯彻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这一方针。”简称为海关的“保卫”与“团结”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海关一方面严厉打击和查处经济走私和政治性走私,大力加强对非贸易性进出口物品的监管,认真查禁进出境环节的政治、经济破坏活动;另一方面在监管工作中,正确区分不同对象,改进检查技术,简化手续,方便进出。对一些边境居民、归国华侨因贪图小利而偶犯的轻微走私,从团结教育的目的出发,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以便“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更有利于孤立敌人,打击敌人”。(www.daowen.com)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海关工作方针受到极左路线影响。1971年,全国海关工作座谈会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极左理论影响下,决定将海关原先的“经济政治保卫”工作方针改为“政治经济保卫”,把“政治”放在首位,以“严厉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为了突出海关的政治保卫作用,会议还提出:“要在各项监管工作中提高革命警惕性,注意研究国内外阶级斗争新动向、新特点,特别要警惕阶级敌人的政治破坏活动,发现可疑迹象,注意检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这种将政治保卫当作海关首要任务的指导方针,使海关正常经济监管职能受到严重削弱,工作方向发生了严重偏离。海关工作方针贯彻的具体体现就是海关工作重心由进出口货运监管转移到进出境人员携带非贸易性物品及邮递物品的监管,由以经济监管为主扩大为同各种政治破坏活动进行斗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