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行为成瘾:键合、恋物癖与社交需求

行为成瘾:键合、恋物癖与社交需求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为成瘾具有物质成瘾的特征,如耐受性、戒断症状等。键合其实是一个化学术语,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这里比喻人与物质之间的紧密联系。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是社会中的一个“分子”,最基本的需求是彼此连接。这就像分子之间要通过分子键进行键合一样。当追求认同的执念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疏离感会促使一个人寻求与物质的键合,即对物质上瘾。

行为成瘾:键合、恋物癖与社交需求

一般来说,成瘾分两种: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物质成瘾指人对药品、烟、酒等东西的上瘾行为。行为成瘾指某些易成瘾人群沉迷于某些行为不能自拔,如赌博、上网等。行为成瘾具有物质成瘾的特征,如耐受性、戒断症状等。

荷兰社会心理学家皮特·寇恩认为,也许我们不应该把它叫作物质成瘾,而应该叫作“键合”。键合其实是一个化学术语,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这里比喻人与物质之间的紧密联系。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是社会中的一个“分子”,最基本的需求是彼此连接。这就像分子之间要通过分子键进行键合一样。

我们健康快乐时,会与身边人关系融洽,建立连接。我们受到排斥,或者不能与身边的人建立连接时,为了舒缓压力,便开始寻求与物质的连接。这些物质可能是香烟、酒、美食、衣服等。(www.daowen.com)

人们之所以会对物质上瘾,有一种可能是,这个人无法很好地生存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中。人有建立关系的需要,追求认同,逃避排斥。当追求认同的执念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疏离感会促使一个人寻求与物质的键合,即对物质上瘾。

与一些物质键合,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心理学家认为,当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拥有脱离母亲而存在的独立自我时,会逐渐找到一种代替母亲的过渡对象,也就是所谓的“安全毯”,并让自己感到更安全。研究表明,成年人也一样。成年人缺乏自信时,也会靠一些物品来增强信心。

心理学家罗伯特·A.维克隆德在1982年的研究发现,与其他人相比,工作机会更少、成绩更差的MBA学生更喜欢展示自己昂贵的西装和高档手表等象征事业成功的东西。从营销学的角度讲,对某些商品进行人格化,可以使一些缺乏亲密关系的人在获得这件商品时拥有一些慰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