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肉羊生产成本收益结构的差异比较分析

肉羊生产成本收益结构的差异比较分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各省(区)肉羊生产成本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从各省(区)肉羊生产成本构成的总体情况来看,2018年物质与服务费用在新疆每只肉羊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最高且为84.94%,物质与服务费用也是宁夏、黑龙江、河北和陕西每只肉羊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分别占67.99%、62.37%、60.69%和55.74%,人工成本则是山东和河南每只肉羊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且分别占60.90%和51.97%。

肉羊生产成本收益结构的差异比较分析

2010—2018年河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宁夏和新疆[2]七个主产省(区)每只肉羊生产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如表4-3所示。

从每只肉羊生产的主产品产量来看,2010—2018年在七省(区)中,新疆、宁夏、黑龙江和山东的肉羊生产主产品产量总体上均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且新疆一直是最高的,平均为53.16千克/只,宁夏平均值为44.78千克/只,仅次于新疆,黑龙江排名第3,均值为44.69千克/只,而山东均为最低,平均为33.37千克/只;与上述四个地区变化趋势略有不同,陕西、河北和河南的肉羊生产主产品产量总体上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主产品产量平均值分别为43.50千克/只、41.10千克/只和39.53千克/只,分别处于七省(区)中的第4位、第5位和第6位。从不同省(区)之间的比较来看,2010—2018年新疆、黑龙江和宁夏的主产品产量平均值基本在45千克/只上下波动,而河北、山东、河南和陕西的主产品产量平均值基本在35千克/只上下波动。这表明各省(区)每只肉羊生产的主产品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可能的原因是中国区域间饲养的肉羊在品种、生产性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区域间在草地资源禀赋、养殖条件、养殖生产技术水平及技术采用情况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也影响了肉羊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导致各区域间肉羊的主产品产量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从每只肉羊生产的总产值来看,2010—2018年各省(区)的肉羊生产的总产值在总体上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在七个省(区)中,新疆肉羊生产在2010—2018年的平均总产值最高且为1267.66元/只,居第2位的陕西肉羊生产的平均总产值为1223.59元/只,与新疆较为接近;河南和宁夏肉羊生产的平均总产值最为接近,分别为1086.20元/只和1081.73元/只,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4位;黑龙江、山东和河北肉羊生产的平均总产值则相对较低且分别为991.00元/只、917.19元/只和861.55元/只,分别为新疆肉羊生产的平均总产值的78.17%、72.35%和67.94%。由此可以看出,各省(区)每只肉羊生产的总产值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从每只肉羊的生产成本来看,2010—2018年各省(区)每只肉羊生产的成本均表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2010—2018年新疆肉羊的平均生产成本在七省(区)中最高,达到了1184.03元/只;陕西和山东肉羊的平均生产成本分别处于第2位和第3位,分别为1040.97元/只和1022.21元/只;宁夏和河南肉羊的平均生产成本分别是987.69元/只和955.59元/只,位居第4位和第5位;黑龙江和河北肉羊的平均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且分别为882.14元/只和804.02元/只,是新疆肉羊生产平均生产成本的74.50%和67.91%。可见,各省(区)肉羊生产成本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表4-3 2010—2018年中国肉羊主产省(区)单位养殖数量肉羊生产成本收益情况比较

续 表

续 表

数据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0—2019年)。(www.daowen.com)

从每只肉羊生产的净利润来看,尽管2010—2018年新疆肉羊生产的平均总产值最高,但是由于其平均生产成本在七省(区)中也最高,导致2010—2018年新疆每只肉羊生产的平均净利润相对较低,仅为83.63元/只。与新疆地区肉羊生产“高产值、高成本”略有不同,陕西肉羊生产的平均总产值接近新疆地区,虽然其平均生产成本在七省(区)中位居第2位,但显著低于新疆地区,因此,2010—2018年陕西肉羊生产平均净利润在七省(区)中最高且为182.62元/只。河南肉羊生产平均净利润仅次于陕西且为130.61元/只,主要是因为河南肉羊生产的低成本导致的相对较高的净利润。黑龙江、宁夏和河北肉羊生产的平均净利润分别排在七省(区)的第3位、第4位和第6位,分别是108.86元/只、93.97元/只和57.53元/只。由于山东肉羊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平均总产值较低,导致其肉羊生产的平均净利润处于七省中最低水平,为-105.02元/只。所以,各省(区)每只肉羊生产平均净利润也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新疆、陕西和宁夏地区肉羊生产具有“高产值、高成本”的特点,而河北和黑龙江肉羊生产均为“低产值、低成本”,仅河南肉羊生产为“高产值、低成本”,而山东与河南相反,其肉羊生产具有“低产值、高成本”的特点。肉羊生产产值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羊肉单产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取决于市场价格。其中,羊肉单产水平提升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养殖技术的改进和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如肉羊品种的改善(即通过与产肉率高的肉羊杂交或者直接引进产肉率高的肉羊新品种进行扩繁)、技术的改良、推广和采用(如短期育肥技术、冷季暖棚养羊技术、母畜怀孕后期补饲技术等)、养殖条件和经营管理的改善、适度规模养殖等。某种意义上而言,有效控制和降低肉羊生产成本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生产技术效率的持续提高。活羊出栏价格和羊肉价格则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

2018年河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宁夏和新疆七个主产省(区)每只肉羊生产成本结构情况如表4-4所示。从各省(区)肉羊生产成本构成的总体情况来看,2018年物质与服务费用在新疆每只肉羊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最高且为84.94%,物质与服务费用也是宁夏、黑龙江、河北和陕西每只肉羊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分别占67.99%、62.37%、60.69%和55.74%,人工成本则是山东和河南每只肉羊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且分别占60.90%和51.97%。从各省(区)肉羊生产成本构成之和相比较来看,2018年新疆肉羊生产的物质与服务费用最高,达到了1075.35元/只,显著高于其他主产省(区),宁夏肉羊生产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仅次于新疆,达到了811.04元/只,河北、陕西和黑龙江肉羊生产的物质和服务费用较为接近且相对较高,分别为647.35元/只、642.75元/只和633.37元/只,而河南和山东肉羊生产的物质与服务费用较接近且位于末位,且分别为531.55元/只和507.55元/只,分别是新疆的49.43%和47.20%。可见,2018年中国肉羊生产的物质与服务费用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2018年中国肉羊生产的人工成本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山东和河南排名处于前两位,分别是790.50元/只和575.13元/只,其次分别是陕西、河北、黑龙江和宁夏,新疆肉羊生产的人工成本在七省中最低,仅为190.62元/只。因此,通过改善肉羊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和发展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肉羊生产,可以逐步减少劳动力投入,这对于降低肉羊生产成本、提高肉羊生产劳动生产率和促进肉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表4-4 2018年中国主产省(区)每只肉羊生产成本结构比较情况  (单位:元/只)

注:精饲料费指自产或购买的精饲料的费用,购买的按照实际购买价格加运杂费计算,自产的按照市场价格计算;青粗饲料费指牲畜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青粗饲料支出,购买的青粗饲料按照实际购进价格加运杂费计算,自产、自采饲草、秸秆等可参照市场价格计算;医疗防疫费主要包括治疗用药、防疫用药等方面的支出;死亡损失费指按照当地正常饲养条件下实际死亡牲畜数量计算的损失费;修理维护费指修理或维护畜牧业机械、设备和生产用房等发生的材料支出和修理费;固定资产折旧指草场围栏及其他各种生产用具和设备按分类折旧率计提的折旧;其他费用包括饲料加工费、水费、燃料动力费、技术服务费、工具材料费、保险费、管理费、财务费和销售费等。
数据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0—2019年)。

从表4-4 2018年中国生产省(区)每只肉羊生产成本的构成来看,仔畜费、精饲料费和青粗饲料费合计费用分别占河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宁夏和新疆肉羊生产物质与服务费用的95.68%、93.72%、94.34%、94.50%、94.65%、94.18%和94.56%,这表明,购买仔畜的费用和饲草料成本是各生产省(区)肉羊生产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乃至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不仅如此,除了黑龙江外,其他各省(区)肉羊生产的仔畜费均占其物质与服务费用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山东、河南、河北、新疆和陕西地区,占比超过或接近70%。由于在养殖户肉羊养殖过程中饲草料加工机械设备较为缺乏,饲草料加工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较为滞后,从而导致养殖户在饲草料的种类和饲喂量、各种饲草料的搭配比例等方面都难以达到科学合理的标准,普遍存在“量大却缺乏营养”的双重问题,不仅饲草料使用效率低,浪费较为严重,而且还影响了肉羊的正常生长以及羊肉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应加快科学的饲草料饲喂技术的推广和饲草料加工机械设备的普及,以提高饲草料利用率,进而有效降低饲草料成本及肉羊生产成本。医疗防疫费和死亡损失费在各省(区)肉羊生产物质与服务费用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表明,各地区养殖户在肉羊生产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各种疫病风险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随着禁牧政策在中国各省(区)的不断实施推进,舍饲或半舍饲养殖方式的逐步推广和养殖环境与养殖条件的逐步改善,养殖户在圈舍修建、牧草人工种植、饲草料购买、牧业机械购置等方面的支出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修理维护费、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的成本在肉羊生产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以及生产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种公羊补贴、禁牧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草畜平衡奖励等肉羊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亟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适当弥补和降低养殖户的肉羊生产成本;应扩大相关扶持政策的实施范围并适当提高奖补标准,逐步实现扶持政策对所有养殖户的全覆盖;此外,还应出台实施重大疫病免费强制防疫政策,降低肉羊生产面临的疫病风险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2018年河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宁夏和新疆七个主产省(区)每只肉羊生产产值结构情况如表4-5所示。从肉羊主产品产值来看,受肉羊品种、饲喂方式、活羊出栏价格、羊肉价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主产品产值在各省(区)肉羊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略有差异但均非常高,其比例均在95%以上。新疆和河北肉羊生产的主产品产值在七省中最高,分别为1379.50元/只和1248.44元/只,而山东和黑龙江肉羊生产的主产品产值相对较低,分别仅为1152.22元/只和1117.40元/只,可见,各地区肉羊主产品产值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从副产品产值来看,地区差异也比较大,黑龙江最高且达到了44.60元/只,其次是山东,为34.77元/只,河南、新疆和陕西较为接近,河北最低且仅为10.80元/只。

表4-5 2018年中国肉羊主产省(区)单位养殖数量肉羊生产产值结构比较情况  (单位:元/只)

注:副产品产值指被出售或利用的畜群副产品的产值。肉羊副产品主要包括自然死亡羊只、羊皮、羊粪、出售(或自食)的羔羊等,出售的副产品按实际出售收入计算,自己利用的副产品:a)价值较大的,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市场没有交易的按照市县成本调查机构统一规定的价格核算;b)价值较小的或处理费用与出售收入相差不大的,不予核算副产品产值,未被利用的副产品一律不计算其产值。
数据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0—201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