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纵向关系优化治理方案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纵向关系优化治理方案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集合了交易成本经济学、企业网络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三大学说的观点,提出了更为全面的纵向关系治理模式,分别是:科层式治理、模块化治理、关系型治理、领导型治理和市场化治理。图2.6产业链纵向关系的领导型治理市场型,即各个经济行为主体通过货币买卖各种商品和服务,其运行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图2.7产业链纵向关系的市场化治理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纵向关系优化治理方案

尽管威廉姆森(1979)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提出了市场化、网络化和一体化三种纵向关系治理模式,但是在现实世界中,网络化组织的形式不尽相同,存在更为细化的多样的治理模式。基于以上现实,格里芬、汉弗莱和斯特琴(2005)在交易成本理论基础上发展了全球价值链(GVC,Global Value Chains)治理模式。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集合了交易成本经济学、企业网络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三大学说的观点,提出了更为全面的纵向关系治理模式,分别是:科层式治理、模块化治理、关系型治理、领导型治理和市场化治理。

这五种治理模式中,市场化治理模式下的产业链成员之间的协调和控制能力最弱,而科层式治理模式下的行为主体之间控制和协调能力最强。其中,市场型治理是指各个经济行为主体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完成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活动,其运行的核心机制是价格理论;科层式即纵向一体化,所有的交易活动都转化为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层级制的协调与控制。模块化、关系型和领导型都属于网络型治理模式,其控制与协调能力居于市场化和科层式之间。其中,模块化是对交易过程标准化之后的分解与集成,各个子模块之间相互协同,并按照一定的规则互相沟通和结算;关系型模式下的厂商因为空间聚集的效应,降低了交易费用,彼此依靠信誉结成长期的合作关系;领导型治理则是众多中小厂商特别是小型厂商被大型垄断下游厂商俘获,专门为他们服务,由大型厂商对他们实施监督和控制。

第三章将会对这五种治理模式及其决定要素进行详细分析。五种治理模式的关系图如图2.3至图2.7所示:

(1)科层式,即实施了纵向一体化的纵向关系治理模式,所有的供需部门都在一个企业内运作,其运行的核心就是管理控制。

图2.3 产业链纵向关系的科层式治理

(2)关系型,即产业链上的厂商由于社会同构性、空间临近性、家族和种族性等联系集聚在一起,依靠信誉机制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图2.4 产业链纵向关系的关系型治理(www.daowen.com)

(3)模块型,模块化治理是指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分解与集成,各个子系统需要有很好的创新效率,并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集约交易费用。

图2.5 产业链纵向关系的模块化治理

(4)领导型,即众多中小厂商特别是小型厂商被大型垄断下游厂商俘获,专门为他们服务,由大型厂商对他们实施监督和控制。

图2.6 产业链纵向关系的领导型治理

(5)市场型,即各个经济行为主体通过货币买卖各种商品和服务,其运行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

图2.7 产业链纵向关系的市场化治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