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革命老区瞄准精准扶贫

革命老区瞄准精准扶贫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革命老区在落实中央关于《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过程中,做到了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要求真扶贫、扶真贫,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到2020年夺取老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胜利,应该科学谋划,将目标分解。

革命老区瞄准精准扶贫

甘肃革命老区在落实中央关于《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过程中,做到了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要求真扶贫、扶真贫,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一)对象精准

1.规范建档立卡。在全省16县区中,对于1232个贫困村,101万贫困人口[1]统一识别标准和数据口径,动态掌握基本信息,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库。实行脱贫销号,加强政策衔接,将返贫人口及时列为扶贫对象,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2.列出需求清单。建档要明确致贫原因,找到脱贫对象需求。

3.明确脱贫措施。根据扶贫目标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当地资源和扶贫对象实际条件,制定切合实际的脱贫措施。

(二)目标精准

1.明确阶段目标。到2020年夺取老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胜利,应该科学谋划,将目标分解。

2.对接全面小康标准。把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涉及农村的主要指标与老区扶贫攻坚目标相对接,结合国家“十三五”扶贫规划和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完善有关指标体系,细化落实具体措施办法。

(三)内容精准

1.完善基础设施

在村道硬化、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农电保障、信息网络、易地搬迁、生态环境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八个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扶贫环境。

2.壮大富民产业

重点发展特色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

3.发展社会事业

教育、扶贫、文化科技、社会救助保障方式扶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四)方式精准

1.改革扶贫机制

推进土地确权、流转、经营方式改革,培育新的经营方式,加大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力度,形成强有力的扶贫机制。

2.融合双联行动

从县级以上单位选派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整合双联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包村干部,强化扶贫攻坚力量。

3.创新投入方式

省级和片区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插花县、区按15%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实行扶贫项目建设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

4.强化金融支持(www.daowen.com)

通过货币信贷、贴息贷款等渠道强化扶贫产业发展,支持创业脱贫活动。

5.统筹社会帮扶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精准扶贫。

(五)考评精准

1.健全精准评估机制

公开考核和验收结果。探索建立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

2.健全正向激励机制

在选拔任用干部时突出脱贫工作成效,重视基层扶贫工作经历。

3.健全惩戒约束机制

健全问责机制,加强扶贫经济责任审计和追究力度。

(六)保障精准

1.加强组织领导

在组织领导、时间安排、决策部署、脱贫效果方面充分体现精准扶贫要求。

2.严格责任落实

明确责任,强化主体责任机制。

3.夯实基层基础

做好基层扶贫队伍的培训,增强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4.强化人才支撑

实施千名干部挂职精准扶贫行动。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优秀人员和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调整下来的党员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着力打造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5.转变工作作风

加强宣传引导,持续不断地挖掘、总结、推广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营造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共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