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化多彩贵州品牌传播:问题与策略

优化多彩贵州品牌传播:问题与策略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在互动方面,“多彩贵州”品牌也存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单一的问题。“多彩贵州”品牌的原生态文化丰富而多元,包括多姿的自然风貌、质朴的人文风情以及独特的原生态物产。

优化多彩贵州品牌传播:问题与策略

1.“多彩贵州”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

“多彩贵州”品牌利用各种有效的传播策略,使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加,但综观整个传播活动,我们发现其也存在一些尚待改进的地方。

一是主题上的问题。以“多彩贵州”命名的部分活动主题不鲜明,没有突出贵州的特色和差异化运行。

二是子品牌资源较为分散。与集聚品牌策略相比较,“多彩贵州”的子品牌差异化传播策略体现出了该策略本身资源分散的弊端,相较于“多彩贵州”的大型活动,旗下部分子品牌的知名度是较低的。

三是市场反应慢。随着“多彩贵州”子品牌涵盖的种类愈加繁多,也逐渐显现出品牌定位不明确的现象。品牌定位的最终目的是要细分市场,有针对性地吸引消费者,形成品牌形象价值,实现传播效果。“多彩贵州”部分子品牌的传播没有体现出它们与众不同的主张,无法凸显品牌的竞争优势,缺少对目标消费群体强大的吸引力,也就导致了市场反应慢的弊端。例如多彩贵州酒以及多彩贵州茶,在消费者眼里它们只是披上了“多彩贵州”品牌的外衣,在大众已熟知的众多同类品牌中,它们没有独特的卖点,缺乏明确而细化的市场定位,也就没有强有力的市场号召力。“多彩贵州”酒和茶作为高端产品,仅靠一年中有限的几次会展和活动,难以真正推广开来。

四是品牌与品牌之间、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不密切。品牌发展壮大和持续必须依靠品牌间的相互依存,共赢共生。“多彩贵州”品牌包含子母品牌,其子母品牌间有互动,子品牌内部间有互动,子母品牌与外部均有互动。但品牌间的互动显得较少且单一。例如子母品牌间的互动,只体现在母品牌作为一个搭建消费者的平台,在有限的活动中带动子品牌;子品牌内部间几乎没有互动;子品牌外部的互动仅仅局限于更加有限的展销活动;母品牌外部的互动目前只限于与知名网站、电视节目等的合作,这样的品牌互动缺乏足够的新意且局限性较大,容易被不断推陈出新的事物所掩盖,难以追寻宣传策略成功的规律,从而无法在这样的全媒介大熔炉中脱颖而出。此外,在互动方面,“多彩贵州”品牌也存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单一的问题。品牌与消费者间密切的互动能够很好地展现品牌形象,快速地在消费者间形成品牌认知度。但是“多彩贵州”品牌与消费者间的互动非常单一,仅仅在大型活动及会展活动中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好评度、对品牌的认知度等,类似的一系列良好互动效果无法长期维持下去,互动环节显得更加薄弱。

五是网站传播的问题。网络打破了时空界限,是当前最为有效的传播工具。但是,纵观“多彩贵州”的相关网站,其板块的组成与贵州旅游在线等其他网站大同小异,辨识度不够强。同时,“多彩贵州”的受众群体不仅包括国内众多人士,还包括其他世界各国人士,但是当前“多彩贵州”主题网站的形象展示及内容传播多为中文,缺少英文等世界通用语言的信息展示,明显不能满足国外相关受众的需求,也直接抑制了他们与贵州产生直接联系的兴趣和行为。此外,这些网站存在着对旅游政策性报道的内容较多,而体现贵州“多彩”的内容较少且内容更新较慢的弊端。

六是对品牌梳理的问题。在“多彩贵州”品牌的对外传播中,一些对外宣传虽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缺少对内历史艺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系统梳理、分类和挖掘,在宣传内容的深度、内容展示的形式和传播途径、方法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因此,在如何培养本地人对“多彩贵州”这一品牌的熟知、认同和喜爱,进而将其对外传播与具体运营,也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七是跟随潮流方面的问题。“多彩贵州”各大赛事具有跟随潮流的共同点,但不足之处也正是因跟随潮流导致了宣传形式的固化、缺乏新意,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高质量的歌舞作品被其他卫视节目所掩盖。

2.“多彩贵州”品牌传播的改进策略

一是开办旅游景点接触、探险节目。《爸爸去哪儿》这个综艺节目最近异常火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明星亲子进行户外探险。这样的节目设定在获得极高收视率的同时,也使节目中出现的各个特色鲜明的外景地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多彩贵州”品牌也可开办类似的节目,在贵州各地进行探险、与大自然或乡亲们亲密接触,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等以创新的方式加入节目之中,使之碰撞出强烈的市场反应,提升“多彩贵州”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二是创新品牌元素。原生态文化是“多彩贵州”品牌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它作为一个新概念在20世纪末被提出,之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甚至生活中。“多彩贵州”品牌的原生态文化丰富而多元,包括多姿的自然风貌、质朴的人文风情以及独特的原生态物产。在外界看来,这些虽然都是极具神秘感的元素,但我们发现,当神秘的面纱被揭开后,它们往往立刻就丧失了持续的吸引力,这主要是缺乏品牌元素的创新所致。在这方面我们有可以借鉴的例子,四川将羌族的羌绣作为个体来宣传,其推广力量本是非常薄弱的,刺绣的元素也比较老旧。但近期却推广得如火如荼,原因是植村秀这个知名洗发护发品牌的设计以羌绣作为主要元素,在进行二次创造后,将羌绣的图案提取出来作为新的包装,又将其时尚民族风的设计制作成了潮流服饰,邀请明星试穿并发布相关图片,便立即在时尚界和普通消费者中同时引发大量关注。受此启发,我们可以大手笔地开发贵州的洞穴文化,可以邀请新生代画家以贵州数十处大大小小的神秘岩画为主题,展开贵州岩画的创意绘画大赛,赛后将一定数量的作品制成广告或艺术海报在各地投放,引发关注后再邀请品牌跨界合作,将贵州多彩的神秘岩画以创新元素的方式在服饰等产品中推广开来。

三是凸显本土化,挖掘品牌内涵。本土化是全球化的根基和重要前提,也是“多彩贵州”品牌作为本土品牌的一项基本要求。“多彩贵州”品牌有明晰且深刻的品牌内涵,但并不契合子品牌在本土化上的推广,因为目前没有很好地针对各个子品牌进行本土化开发的策略,导致子品牌没有响亮的宣传口号。因此,贵州应该采用本土化的眼光,充分挖掘各个子品牌的内涵,找出其与众不同的特质后进行放大和精细化加工,适时提出各自的主张,打出响亮的子品牌口号和醒目的子品牌形象。

四是细分市场,明确定位。品牌定位是品牌发展的导航仪,准确定位市场、定位产品能使子品牌分散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应对品牌本身的宣传内容进行重新洗牌,加入新鲜时尚的元素。目前有几类品牌定位值得推行:一是原汁原味文化类。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做到精致有深度,定位中青年和老年消费者,他们对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对“多彩贵州”的文化有独特的见解和偏好。二是时尚先锋加入类。大胆遵循时下年轻人的品位,创作出有质量有看点的嫁接作品。定位个性张扬的年轻群体,他们消费水平一般,但对品牌忠诚度高,具有良好的口碑传播途径,能快速将品牌优势和特点放大化,增加品牌美誉度,促成新兴品牌形象的构建。三是国际化类。将省内与国外设计师结合起来,碰撞出具有本土文化的大师作品,定位高端消费群体,真正做到“走出去,请进来”。

总之,“多彩贵州”品牌建立以来,始终扎根于贵州的文化来开展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总结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传播策略,极大地提升了贵州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拉动了贵州经济增长,为贵州文化品牌找到了长远发展的新方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彩贵州”品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在不断丰富,因而靠原有的传播策略显然无法奏效,必须不断探索新的传播策略。(www.daowen.com)

【注释】

[1]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fJceZ-X8EyClJVoNmR5qaxCeMG0hj_qucjDJp8lFNo1ZiNNhBW98-wH-gOvE9IRUubL_gXyB1CO E9Yj6L2Za.

[2]参见网络营销教学网站,http://www.wm23.com/wiki/108615.htm.

[3]参见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2013年工作总结。

[4]参见贵阳金凯利民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2012年工作总结。

[5]参见贵州多彩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2013年工作总结。

[6]参见《“多彩贵州”品牌价值研究与品牌“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7]张兴,苏丹,王太师:《“黄果树”杯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颁奖晚会隆重举行》,载《贵州日报》2005年8月8日。

[8]马驰:《品牌背书:“多彩贵州”的央视传播效应》,载《新营销》2013年第7期。

[9]《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载《人民日报》2012年3月12日。

[10]黄蔚:《彰显品牌核心价值贵州文化借势崛起——改变贵州形象的文化品牌正在升级》,载《贵州日报》2013年11月1日。

[11]吴小莉:《文化名人代言旅游文化 “多彩贵州”必将风行天下》,载《贵州日报》2014年8月21日。

[12]杨露怡,沈诗洁:《品非洲咖啡选伊朗地毯2014多彩贵州“两赛一会”昨日开幕》,载《贵州都市报》2014年11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