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线缆使用条件及编号要求

线缆使用条件及编号要求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导线,必须同时满足使用条件的要求。明设导线必须做到平直、整齐、走线合理的要求。①主电路:三相电源按相序自上而下编号为L1、L2、L3;经过电源开关后,在出线端子上按相序依次编号为U11、V11、W11。主电路中各支路的编号,应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每经过一个电器元件的接线柱后,编号要递增,如U11、V11、W11,U12、V12、W12……如果它们的工作电压不同,则所用导线的绝缘等级必须满足其中最高一级电压的要求。

线缆使用条件及编号要求

1.布线

(1)选用导线

1)硬线只能用在固定安装于不动部件之间,且导线的截面积应小于0.5mm2。若在有可能出现振动的场合或导线的截面积在大于等于0.5mm2时,必须采用软线。

2)导线必须绝缘良好,并应具有抗化学腐蚀能力。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导线,必须同时满足使用条件的要求。

3)导线的截面积,必须在能承受正常条件下流过的最大稳定电流的同时,还应考虑到线路允许的电压降、导线的机械强度和与熔断器相配合。

(2)敷线方法 所有导线从一个端子到另一个端子的走线必须是连续的,中间不得有接头。有接头的地方应加装接线盒。接线盒的位置应便于安装与检修,而且必须加盖。盒内导线必须留有足够长度,以便于拆线和接线。明设导线必须做到平直、整齐、走线合理的要求。

(3)接线方法 所有导线的连接必须牢固,不得松动。在任何情况下,连接器件必须与连接的导线截面积和材料性质相适应。

(4)导线的标志

1)保护导线(PE)必须采用黄绿双色;动力电路的中线(N)必须是浅蓝色;交流或直流动力电路应采用黑色;交流控制电路采用红色;直流控制电路采用蓝色。用作控制电路联锁的导线,如果是与外边控制电路连接,而且当电源开关断开仍带电时,应采用橘黄色或黄色;与保护导线连接的电路采用白色。

2)导线线号的标志应与原理图和接线图相符合。在每一根连线的线头上必须套上标有线号的套管,位置应接近端子处。线号应按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与照明、指示电路分别编制。

①主电路:三相电源按相序自上而下编号为L1、L2、L3;经过电源开关后,在出线端子上按相序依次编号为U11、V11、W11。主电路中各支路的编号,应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每经过一个电器元件的接线柱后,编号要递增,如U11、V11、W11,U12、V12、W12……单台三相交流电动机(或设备)的三根引出线按相序依次编号为U、V、W(或用U1、V1、W1表示),多台电动机引出线的编号,为了不致引起误解和混淆,可在字母前冠以数字来区别,如1U、1V、1W,2U、2V、2W……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字母后应尽可能避免采用双数字,如单独一台电动机的引出线采用U、V、W的线号标志时,三相电源开关后的出线端编号可为U1、V1、W1。当电路编号与电动机线端标志相同时,应三相同时跳过一个编号来避免重复。

②控制电路与照明、指示电路:应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用数字依次编号。每经过一个电器元件的接线端子,编号要依次递增。编号的起始数字,除控制电路必须从阿拉伯数字1开始外,其他辅助电路依次递增100作为起始数字,如照明电路编号从101开始,信号电路编号从201开始等。

(5)控制箱(板)内部配线方法 一般采用能从正面修改配线的方法,如板前线槽配线或板前明线配线,较少采用板后配线的方法。(www.daowen.com)

(6)控制箱(板)外部配线方法 除有适当保护的电缆外,全部配线必须一律装在导线通道内,使导线有适当的机械保护,防止液体、铁屑和灰尘的侵入。

1)导线通道应留有余量,允许以后增加导线。导线通道必须固定可靠,内部不得有锐边和远离设备的运动部件。

导线通道采用钢管,壁厚应不小于1mm,若用金属软管时,必须有适当的保护。当利用设备底座作导线通道时,无需再加预防措施,但必须能防止液体、铁屑和灰尘的入侵。

2)移动部件或可调整部件上的导线必须用软线。运动的导线必须支承牢固,使得在接线点上不致产生机械拉力,又不出现急剧的弯曲。

不同电路的导线可以穿在同一线管内,或处于同一个电缆槽中。如果它们的工作电压不同,则所用导线的绝缘等级必须满足其中最高一级电压的要求。

凡安装在同一机械防护通道内的导线束,要提供备用导线的根数为:当同一管中相同截面积导线的根数在3~10根时,应有1根备用导线,以后每递增1~10根增加1根。

2.连接保护电路

电气设备所有裸露导体零件(包括电动机、机座等),必须接到保护接地专用端子上。

(1)连续性 保护电路的连续性,必须用保护导线或机床结构上的导体可靠结合来保证。

为了确保保护电路的连续性,其连接件不得作任何别的机械紧固用,不得由于任何原因将保护电路拆断,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保护导线。

(2)可靠性 保护电路中严禁用开关和熔断器。除采用特低安全电压电路外,在接上电源电路前必须先接通保护电路;在断开电源电路后才断开保护电路。

(3)明显性 保护电路连接处应采用焊接或压接等可靠方法,连接处要便于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