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辨别受污染的鱼

如何辨别受污染的鱼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污染的鱼,轻则带有臭味、发育畸形,重则死亡。人们误食受到污染的鱼,有毒物质便会转移至人体,在人体中逐渐积累,引起疾病。因此人们在吃鱼时一定要辨别清楚,可通过以下几个特征来识别污染鱼:1.畸形。另一重要特征是,污染鱼大多鳍条松脆,一碰即断,最易识别。被酚所污染的鱼品,不可食用。被磷、氯所污染的鱼品,应该忌食。吃了被污染的鱼,人体可能慢性中毒、急性中毒,甚至诱发多种疾病,可致畸、致癌。

如何辨别受污染的鱼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农药化肥的广泛应用,众多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一些有毒物质,如汞、酚、有机氯、有机磷、硫化物、氮化物等,混杂在土壤里、空气中,源源不断地注入鱼塘、河流或湖泊,甚至直接进入水系,造成大面积的水质污染,致使鱼类受到危害。被污染的鱼,轻则带有臭味、发育畸形,重则死亡。人们误食受到污染的鱼,有毒物质便会转移至人体,在人体中逐渐积累,引起疾病。因此人们在吃鱼时一定要辨别清楚,可通过以下几个特征来识别污染鱼:

1.畸形。鱼体受到污染后的重要特征是畸形,只要细心观察,不难识别。污染鱼往往躯体变短变高,背鳍基部后部隆起,臀鳍起点基部突出,从臀鳍起点到背鳍基部的垂直距离增大;背鳍偏短,鳍条严密,腹鳍细长;胸鳍一般超过腹鳍基部;臀鳍基部上方的鳞片排列紧密,有不规则的错乱;鱼体侧线在体后部呈不规则的弯曲,严重畸形者,鱼体后部表现凸凹不平,臀鳍起点后方的侧线消失。另一重要特征是,污染鱼大多鳍条松脆,一碰即断,最易识别。

在被污染的水里抓鱼

2.含酚的鱼。鱼眼突出,体色蜡黄,鳞片无光泽,掰开鳃盖,可嗅到明显的煤油气味。烹调时,即使用很重的调味品盖压,仍然刺鼻难闻,尝之麻口,使人作呕。被酚所污染的鱼品,不可食用。

3.含苯的鱼。鱼体无光泽,鱼眼突出,掀开鳃盖,有一股浓烈的“六六六”粉气味。煮熟后仍然刺鼻,尝之涩口。含苯的鱼,其毒性较含酚的更大,一定不可食用。(www.daowen.com)

4.含汞的鱼。鱼眼一般不突出。鱼体灰白,毫无光泽。肌肉紧缩,按之发硬。掀开鳃盖,嗅不到异味。经过高温加热,可使汞挥发一部分或大部分,但鱼体内残留的汞毒素仍然不少,不宜食用。

5.含磷、氯的鱼。鱼眼突出,鳞片松开,可见鱼体肿胀,掀开鳃盖,能嗅到一股辛辣气味,鳃丝满布黏液性血水,以手按之,有带血的脓液喷出,入口有麻木感觉。被磷、氯所污染的鱼品,应该忌食。

吃了被污染的鱼,人体可能慢性中毒、急性中毒,甚至诱发多种疾病,可致畸、致癌。人们垂钓、食用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