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安全用电须知及触电急救方法

安全用电须知及触电急救方法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如果不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很容易造成电器损坏,引发电气火灾,甚至带来人员伤亡。所以说“安全用电,性命攸关”。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取得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3)触电急救简单诊断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将其卧仰,松开上衣和裤带,如图1-18所示。

安全用电须知及触电急救方法

1.安全用电须知

现代生活中,电已经是不可或缺的能源。但如果不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很容易造成电器损坏,引发电气火灾,甚至带来人员伤亡。所以说“安全用电,性命攸关”。

(1)不要超负荷用电,破旧电源线应及时更换,空调器、烤箱、电热水器等大功率用电设备应使用专用线路。

(2)严禁用铜丝、铁丝、铝丝代替熔断器熔丝,要选用与导线负荷相适应的熔丝,不可随意加粗。

(3)必须安装防止漏电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俗称漏电保护器),并定期检验其灵敏度。保护器动作后,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合上。禁止拆除或绕越漏电保护器。

(4)不能用湿手拔、插电源插头更不要用湿布擦带电的灯头、开关、插座等。

(5)不能使用“一线一地”的方法安装电灯。

(6)家用电器与电源连接,须采用可断开的开关或插头,不可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孔。

(7)不要拉着导线拔插头甚至移动家用电器,移动电器时一定要断开电源。

(8)要正确接地线。不要把地线接在水管煤气管上。也不要接在电话线、广播线、有线电视线上。

(9)发热电器的周围不能放置易燃、易爆品(如煤气、汽油、香蕉水等)、电器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头。

(10)严禁私设防盗、狩猎、捕鼠的电网和用电捕鱼

(11)铺设电线和接装用电设备,安装、修理电器,要找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人员,不要自行盲目安装或请无资质的单位和人员来操作。

(12)雷雨时,尽量不使用收音机电视机等,且拔出电源插头和电视机天线插头。

2.触电急救

1)急救的要点

抢救迅速救护得法。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取得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2)解救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拉、切、挑、拽、垫。

拉: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座时,应立即拉下或拔掉电源插头,如图1-14。

图1-14 拉

切:若一时找不到电源开关时,应迅速用绝缘完好的钢丝钳剪断电线,以断开电源,如图1-15所示。

图1-15 切

挑:对于由导线绝缘损坏造成的触电,急救人员可用绝缘工具或干燥的木棍将电线挑开,如图1-16所示。

图1-16 挑

拽:抢救者可戴上手套或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等绝缘物品单手托拽触电者,如图1-17所示。

图1-17 拽

垫:对于被电线缠绕的触电者,必须现给触电者垫上绝缘物,再脱离电源。

3)触电急救

(1)简单诊断

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将其卧仰,松开上衣和裤带,如图1-18所示。

图1-18 简单诊断(www.daowen.com)

观察触电者的瞳孔是否放大。当处于假死状态时,人体大脑严重缺氧,处于死亡边缘,瞳孔自行放大,如图1-19所示。

观察有无呼吸,摸一摸颈动脉有无搏动,如图1-20所示。

(2)口对口人工呼吸

对于有心跳无呼吸者,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图1-19 观察瞳孔

图1-20 摸搏动

将触电者仰天平卧、颈部垫软物,头部偏向一次,松开衣服和裤带,清除触电者口中的血块、假牙等异物。抢救者跪在病人的一边,将触电者鼻孔朝天后仰,如图1-21所示。

图1-21 鼻孔朝天后仰

用一只手触电者的鼻子,另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部后,将颈部上抬,深深吸一口气,用嘴紧贴触电者的嘴,大口吹气,如图1-22所示。

然后放松捏鼻子的手,让气体从触电者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每5秒吹气一次,直到触电者苏醒,如图1-23所示。

图1-22 吹气

图1-23 换气

(3)胸外心脏挤压法

对有呼吸无心跳者,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

将触电者仰卧在硬板上或地上,颈部枕垫软物使头部后仰,松开衣服和裤带,急救者跪跨在触电者腰部,如图1-24所示。

图1-24 胸外心脏挤压

急救者将右手掌根部按于触电者胸骨下二分之一处,中指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左手掌压在右手背上,如图1-25所示。

图1-25 按压位置

掌根用力下压 3-4cm,然后突然放松。挤压与放松的动作要有节奏,每分钟100次为宜,不可中断,如图1-26所示。

图1-26 按压方式

(4)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法

对于呼吸和心跳都停止者应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一人急救: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既吹气2次,再挤压心脏15次,切速度都应快些,如图1-27所示。

图1-27 一人急救

两人急救:每5秒吹气一次,每1秒挤压一次,两人同时进行,如图1-28所示。

图1-28 两人急救

学习评价与反馈

1.我是按照实训室规章制度和须知做的吗?

2.我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如何?

3.校服或工作着装是否规范?

4.完成实训任务后,是否对环境进行了整理、清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