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空气调节装置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

空气调节装置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现场检查,空调系统中的初效空气过滤器和中效空气过滤器完好无损,同时在两级空气过滤器之后的空气处理室内也无异常,送风管内也无积存污物的现象和污物源。经分析认为,空调系统在对第二级空气过滤器的更换排除过程,空气过滤器上的积尘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尘埃飞起,且沿风管进入消声器的消声腔内。

空气调节装置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空气调节系统在运行中,送风管路产生喘振。

故障原因:空调系统在运行中,送风管路产生喘振,且与送风管路相连的风口等也与之一起喘振。经检查风机的减振支座合理,风机出风口处与送风管相连的软接头也完好无损,但风机入口处的圆形瓣式起动阀的开度处于最大位置(原来风机入口处的圆形瓣式起动阀的开度大约为60%)。

根据情况分析认为,空调系统中所选用的风机过大,风机在运行中所产生的风量风压与系统不匹配。在空调系统进行风量平衡时,根据各空调房间及各送风口的设计风量进行了调整,用风机入口处的圆形瓣式起动阀将系统的送风量调定在设计值的附近。但后来由于风机入口处在大风量、高压头(与原来风机入口处的圆形瓣式起动阀未变时相比)状态下工作,同时使风机出口至各送风支管上风量调节阀处的一段风管内静压增大,但各送风支管上的风量调节阀(仍保持原来风量调节阀的开度位置)节流,形成气流的喷射,使支风管上风量调节阀之后的管段内的静压急剧下降,气流速度急剧增大,从而产生了送风管路的喘振现象。

处理方法:

1)更换风机的带轮,降低风机转速,使风机的性能曲线向下移动,达到风机运转所产生的风量和风压与空调系统相匹配。

2)利用风机入口处的圆形不是起动阀改变风机的工作点,使风机在新的工作点运行时所产生的风量、风压与空调系统所需的风量、风压相匹配,以满足实际需要。

3)更换合适的风机。

故障现象:空气调节装置内的水冷式表面冷却器在冬季运行时冻裂。

故障原因:空调系统在进入冬季运行时,由于空调器内的表面冷却器内积水未能及时排除,而通过水冷式表面冷却器外表面的空气温度低于0℃,致使其内部积水冻结,从而使表面冷却器的散热管,尤其是散热管的弯头被冻裂而产生泄漏,因而影响了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冻坏的表面式冷却器的修理和更换,又增加了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

处理方法:

1)在冬季温度很低的地区,在空调系统中应设置新风预热器,使进入空调器内的新风温度提高到0℃以上(一般可将新风温度提高到+5℃左右)。

2)对于设置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空气加热器、空气加湿器的空调系统,在夏季运行中系统的机器露点即为送风状态点时,可将加热器置于表面冷却器之前。这样,空气在冬季的运行中,低于0℃的空气首先经过加热器的升温而高于0℃,就不会使水冷式表面冷却器再发生冻坏现象。

此种方法对于直流式空调系统,既不增加设备的投资,又不影响系统的夏季运行,尤为适用。

3)如果空调系统较小,且系统的新风量只有几百m3/h。可在新风管路上,位于空调机房的管段上再设置一个新风口(在条件许可时,即空调机房内的空气不受污染),同样在两个新风口上均装设一密闭式对开多叶调节阀。这样,空调系统在夏季运行时,可随时关闭一个新风阀,开启另一个新风阀;而在冬季运行时,可关闭室外的新风阀,打开空调机房内新风管段上的新风阀。对于设有采暖的空调机房,由于机房内的空气肯定高于室外空气温度且高于0℃,这样采用空调机房内的空气作为新风进入空调器即为避免空调器内的水冷式表面冷却器冻坏。当室外空气温度高于0℃后,即可关闭空调机房内新风管段上的新风口而打开室外的新风口进行运行。

4)目前,空调器的新风与回风采用平行进入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新、回风的混合,尤其在冬季,极易产生空气的分层。一旦位于底部低于0℃的冷空气通过表面冷却器时,就可能发生水冷式表面冷却器冻坏的现象。因此,空调器的新风与回风最好采用互为垂直进入的方式,同时在新、回风入口处安装对开式多叶调节阀。新风、回风在经过新、回风混合段和空气的初效过滤段后,混合就比较充分,同时由于空调系统在冬季运行时所采用的新风比例较小,因此一般其混合后的空气温度都会高于0℃。

如一空调房间内冬季温度按tN=18℃,фN=50%,室外新风温度tN=-10℃,фN=25%,新、回风比为1:3,则其新、回风混合后的空气状态点的干球温度远高于0℃,这样就可以避免空调器内的水冷式表面冷却器被冻坏现象的发生。

5)采用一班制运行的空调系统,在冬季运行中,于下午下班停机时,必须关闭系统的新风阀、回风阀及送风阀,避免由于烟囱效应而使低温空气进入空调器内,造成水冷式表面冷却器冻坏,必要时要打开空调器新风段上的检查门,使设有采暖的空调机房内高于0℃的留有一定的开度,使少量热媒仍能进入空气加热器内,使其向空调器内散热,以保持空调系统内的温度始终高于0℃,即可防止水冷式表面冷却器冻坏。(www.daowen.com)

6)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的进水口大都高于底排散热管。空调系统在进入冬季运行前,对表面冷却器内的水进行排放时,其低于进水管口的底排散热管内的积水将会无法排出。这样,空调系统在冬季运行时,往往发生表冷器底部散热排管被冻坏的现象。

如果将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的进水口置于低于其最低散热排管的位置,这样空调系统在进入冬季运行前,就可以将水冷式表面冷却器内的积水全部排出,从而避免冬季运行时表面冷却器冻坏现象的发生。

故障现象:空调系统在送风气流中夹带颗粒或片状污物。

故障原因:在运行中发现从送风口处随气流一起进入空调房间内的空气中夹带有厚度约为1.0mm的片状或颗粒状的污物。

经现场检查,空调系统中的初效空气过滤器和中效空气过滤器完好无损,同时在两级空气过滤器之后的空气处理室内也无异常,送风管内也无积存污物的现象和污物源。最后打开消声器段检查,发现在消声器的吸声片表面有一层黏着物,采样后与进入空调房间内的污物比较,完全一样。

在空调系统中,消声器之前有两级空气过滤器,在系统运行中已将进入空调器内的空气中大于等于1μm的尘粒的80%滤除,那么黏附于消声器吸声片表面的尘埃来自何处?

经分析认为,空调系统在对第二级空气过滤器的更换排除过程,空气过滤器上的积尘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尘埃飞起,且沿风管进入消声器的消声腔内。由于消声器通道面积突然扩大,降低了通过的气流速度,从而使尘埃中的较大颗粒在此处沉降于吸声片的表面。几年后,在吸声器的表面沉积一层微细的尘粒。在夏季空调系统的机器露点作为系统的送风状态点时,送风气流的相对湿度较高,沉积于消声器吸声片表面的尘埃,吸收送风气流中的水分而使其彼此黏着形成块状、颗粒状,甚至形成胶状而覆盖于吸声片的表面,堵塞吸声片表面的穿孔层,降低消声效果。当消声器吸声片表面的尘埃越来越多地积聚到一定厚度时,在相对湿度较低、速度较大的气流作用下,消声器吸声片表面附着的污物干裂、脱落,进而随气流通过送风管道、送风口进入空调房间内。

处理方法:鉴于上述故障情况,对于装在送风管路中的消声器,应在系统运行几年后,将消声片中的吸声片拆下进行清洗、去油,之后再重新装配,以消除送风气流中夹带污垢块,保证空调房间的正常使用。

故障现象:空调系统中的送、回风机无法起动

故障原因:空调系统的送风管路和回风管中都安装有防烟防火阀,而且防烟防火阀与送、回风机实行联锁控制,即防烟防火阀只有处于开启状态,风机才有可能起动转动,而一旦防烟防火阀处于关闭状态时,风机将无法起动,而且风机在运行中如果风管中的防烟防火阀自动关闭,则空调系统中的风机将会自动停止运转。

例如ZFYH-DT型防烟防火阀,在空调系统的运行中,当通过风管中的防烟防火阀的空气温度超过70℃时,易熔元件断开,使拉力弹簧脱开,传动机构总的动铁心挂钩将会在旋转轴挂钩的作用下使阀门自动关闭,以阻止气流通过,起到防烟防火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尽管通过防烟防火的空气温度并未超过70℃,但由于其他的一些原因,使拉力弹簧与温度易熔件脱开,导致防烟防火阀自动关闭。此时,串联于风机控制回路中的中间继电器(用于防火报警的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断开,这时处于运行状态的风机便会自动停机,处于停机状态的风机将无法起动。

处理方法:在送风总管和回风总管上装有防烟防火阀的空调系统,在供电及负荷正常情况下,风机供电主回路中的熔断器、热继电器等无异常,同时又无超温报警信号,若无法起动,一般为防烟防火阀自动关闭所致。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在确认不是由于产生抽雾、火警所致时,方可使防烟防火阀复位,使风机继续投入运行。

故障现象:空调系统在运行时,从空调装置、风管、检查门或过滤器安装框架等处发出啸叫声。

故障原因:在空调系统的运行时,经常会发生从空调器的检查门与壁板、风道检查门与风管之间的缝隙处,以及送风口处的高效空气过滤器与安装框架之间的缝隙处发出刺耳的啸叫声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都是由于两个接触面之间的细缝处有个别地方不严密,形成很小而狭长的缝隙或针孔,气流是由缝隙或针孔处高速喷出(或吸入)所形成的。

处理方法:可将两接触面压紧,或将两接触面进行重新平整后再压紧,或将两接触面上黏着的已老化、变化或局部脱落的衬垫清理干净,重新将新的密封衬垫平整地进行黏接,然后使两个接触面均匀、平整地互相压紧即可消除啸叫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