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的优化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的优化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尚未有Na2Ca43F基质的标准PDF卡片,与Zhou等人报道的Na2Ca43F的XRD数据对比后发现,所合成的样品中各峰位均能够与之很好对应。Na2Ca43F∶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和Na2Ca43F∶Ce3+荧光粉的激发光谱之间有着重叠的部分,也就是说,在Na2Ca43F主体中,Ce3+离子与Mn2+离子之间能够发生能量传递。图4.17Na2Ca43F∶xCe3+荧光粉在254 nm激发下的光致发射光谱图4.18为在254 nm紫外光的激发下,Na2Ca43F∶0.02Ce3+,yMn2+荧光粉的光致发射光谱。可通过式(4.1)~式(4.4)来研究Ce3+离子与Mn2+离子之间的交互作用。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的优化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所制备出的样品展开物相分析,其中采用Cu靶作为辐射源,入射波长选择λ=1.504 5Å,工作电压和电流设置为40 k V和40 mA,扫描速度设置为6°/min,扫描角度2θ区间10°~60°,扫描步长选择0.02。采用荧光光谱仪(日立F-7000)进行荧光粉的光致激发光谱和光致发射光谱分析,其中激发光源选择150 W氙灯。

1)XRD分析

图4.15列出了通过利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的Na2Ca4(PO43F,Na2Ca4(PO43F∶Ce3+,Na2Ca4(PO43F∶0.05 Mn2+,Na2Ca4(PO43F∶0.02Ce3+,0.05 Mn2+,Na2Ca4(PO43F∶0.02Ce3+,0.30 Mn2+的XRD图谱。通过对XRD的分析可知,荧光粉的XRD图的各峰位、峰强没有明显的变化。目前,尚未有Na2Ca4(PO43F基质的标准PDF卡片,与Zhou等人报道的Na2Ca4(PO43F的XRD数据对比后发现,所合成的样品中各峰位均能够与之很好对应。因此,可以说成功地合成了Na2Ca4(PO43F基质,并且在对此基质进行Ce3+离子、Mn2+离子的掺杂时,并没有出现杂质相。因此,可以说得到了相态单一的荧光粉。下面通过对Ce3+离子掺杂以及Mn2+离子掺杂的Na2Ca4(PO43F荧光粉的荧光数据分析,讨论此种荧光粉的光谱性质。

图4.15 Na2Ca4(PO43F∶Ce3+,Mn2+荧光粉的XRD图

2)Na2Ca4(PO43F∶Ce3+,Mn2+荧光粉PL/PLE荧光光谱分析

图4.16分别为在254 nm的激发光下Na2Ca4(PO43F∶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在372 nm光的监测下Na2Ca4(PO43F∶Ce3+荧光粉的激发光谱以及在564 nm光的监测下Na2Ca4(PO43F∶Ce3+荧光粉的激发光谱。从图中可以看出,Na2Ca4(PO43F∶Ce3+荧光粉在372 nm光的监测下,表现为200~360 nm的宽激发光谱,激发峰值分别为220,245,272,293 nm,这都得益于Ce3+离子4f-5d跃迁。Na2Ca4(PO43F∶Ce3+荧光粉可以被254 nm的紫外光有效激发。在254 nm紫外光激发下,Na2Ca4(PO43F∶Ce3+荧光粉表现出340~450 nm的宽光谱的发射光谱,其中最高峰位置波长为372 nm。这是Ce3+离子的5d-4f跃迁的结果。从以上分析可知,Na2Ca4(PO43F∶Ce3+荧光粉可以被用于固态照明。Na2Ca4(PO43F∶Ce3+荧光粉的激发光谱表现出至少4个激发带,峰值分别位于339,375,404,450 nm,这分别是Mn2+离子的6A16S)基态向激发态4E(4D),4T24D),[4E(4G),4A14G)]和4T14G)跃迁的结果。Na2Ca4(PO43F∶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和Na2Ca4(PO43F∶Ce3+荧光粉的激发光谱之间有着重叠的部分,也就是说,在Na2Ca4(PO43F主体中,Ce3+离子与Mn2+离子之间能够发生能量传递。

图4.16 Na2Ca4(PO43F掺杂Ce3+离子的激发和发射光谱以及掺杂Mn2+离子的激发光谱

Na2Ca4(PO43F∶Ce3+荧光粉可以被254 nm的紫外光有效地激发。下面通过分析掺杂不同Ce3+离子浓度的情况下,分析Na2Ca4(PO43F∶Ce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性质。图4.17为在254 nm紫外光下激发Na2Ca4(PO43F∶xCe3+(x=0.002,0.005,0.01,0.02,0.03,0.05)的光致发射光谱。Na2Ca4(PO43F∶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呈现为峰值372 nm的紫外光的350~460 nm的宽发射光谱,这是由于Ce3+离子的5d-4f跃迁的结果。随着掺杂Ce3+离子浓度的增加,Na2Ca4(PO43F∶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强度逐渐增加,直至掺杂浓度为2 mol%时,浓度淬灭现象发生,发射光谱强度开始逐渐下降。由插图可见,随着浓度的变化,发射光光谱出现轻微红移的现象,这是由于随着浓度的变化,Ce3+离子周围的晶体环境发生了变化。

图4.17 Na2Ca4(PO43F∶xCe3+(x=0-0.05)荧光粉在254 nm激发下的光致发射光谱(插图为Ce3+离子浓度与发射光谱强度的关系)

图4.18为在254 nm紫外光的激发下,Na2Ca4(PO43F∶0.02Ce3+,yMn2+(y=0~0.30)荧光粉的光致发射光谱。图中插图是随着Mn2+离子掺杂浓度的变化,Ce3+离子和Mn2+离子的发光光谱强度的变化。随着Mn2+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加,位于372 nm处的Ce3+离子的发光强度逐渐减少,而位于564 nm的Mn2+离子的发光强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现象恰恰说明了在Na2Ca4(PO43F主体中,存在Ce3+,Mn2+离子的能量传递。正是由于能量传递这种现象的存在,所以导致了Mn2+离子的发光强度的增强。

3)Na2Ca4(PO43F∶Ce3+,Mn2+荧光粉中Ce3+,Mn2+离子能量传递作用机理

一般来说,敏化剂和激活剂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分为两种:其一为交换式相互;另一为多极矩相互作用。可通过式(4.1)~式(4.4)来研究Ce3+离子与Mn2+离子之间的交互作用。

(www.daowen.com)

图4.18 Na2Ca4(PO43F∶0.02Ce3+,yMn2+(y=0~0.30)荧光粉在254 nm激发下的光致发射光谱

图4.19为经过线性拟合的分析图谱,其中n=6,8,10分别为偶极-偶极相互作用(d-d)、偶极-四极相互作用(d-q),四极-四极相互作用(q-q),通过对比得知,当n=6时,R2=0.982 8,最接近于1,即为线性拟合结果最好。因此,在Na2Ca4(PO43F荧光粉中,Ce3+离子与Mn2+离子之间的属于偶极-偶极(d-d)相互作用。

4)Na2Ca4(PO43F∶0.02Ce3+,yMn2+荧光粉的CIE色度坐标分析

为了明确表示出掺杂不同浓度Mn2+离子时Na2Ca4(PO43F∶0.02Ce3+,yMn2+荧光粉的光的颜色,借助CIE色度坐标图来表明。通过分析在254 nm紫外光的激发下Na2Ca4(PO43F∶0.02Ce3+,yMn2+荧光粉的发射光谱数据,调节Mn2+离子的掺杂浓度,可以把Na2Ca4(PO43F∶0.02Ce3+,yMn2+荧光粉发光的颜色从紫光区域调节到黄色光区域。其中,当Mn2+离子的掺杂量为3 mol%时,Na2Ca4(PO43F∶0.02Ce3+,0.03 Mn2+荧光粉正好经过白光区域。表4.4为不同Mn2+离子掺杂量,在CIE色度坐标中Na2CaPO4F∶0.02Ce3+,yMn2+荧光粉所处的坐标的变化情况,图4.20通过CIE色度坐标图,形象地描述了他们的颜色区域的变化。插图为在254 nm光的激发下,Na2Ca4(PO43F∶0.02Ce3+,0.03 Mn2+荧光粉的照片。从图中可见,在y=0.03时,Na2Ca4(PO43F∶0.02Ce3+,0.03 Mn2+荧光粉呈现出明亮的白光,这种现象说明,Na2Ca4(PO43F∶0.02Ce3+,0.03 Mn2+荧光粉有着作为灯用单相白光荧光粉的潜质。

图4.19 Ce3+离子与Mn2+离子之间交互作用

表4.4 Na2Ca4(PO43F∶0.02Ce3+,yMn2+荧光粉的CIE色度坐标

图4.20 Na2Ca4(PO43F∶0.02Ce3+,yMn2+(y=0~0.30)荧光粉的CIE色度坐标

5)荧光热稳定性研究

一般情况下,荧光粉被用作固态照明时,荧光热稳定性作为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常被人们研究[168]。测试了在254 nm紫外光激发下25~250℃Na2Ca4(PO43F∶0.02Ce3+,0.03 Mn2+荧光粉的光致发射光谱。从图4.21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Ce3+离子的发射光谱强度逐渐递减,而Mn2+离子的发射光谱先增大后减小,也可以明显地看出Mn2+发射光谱的蓝移现象。这是因为在高温的作用下,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晶格之间的振动加剧,此时会造成Ce3+离子的无辐射跃迁概率加大,因此造成了Ce3+离子的发光强度减小。而Mn2+离子的发光强度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一为热激活作用使得Ce3+离子与Mn2+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加大;其二是由于存在热淬灭效应。在温度刚开始上升的时候,热激活作用占主导地位,而随着温度的逐渐增加,热淬灭作用逐渐增强,因此出现了Mn2+离子的发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的现象。图中的Mn2+离子发射光谱的蓝移是由于声子辅助热激活的结果,通过声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电子从较低的能级弛豫到较高的能级,电子-声子系统的能量分布向高能量方向移动,从而造成了Mn2+离子发生光谱蓝移的现象[169]。表4.5为Na2Ca4(PO43F∶0.02Ce3+,0.03 Mn2+荧光粉在不同温度下的CIE色度坐标,在白光范围内并没有特别大的移动。因此,可以说所做出的Na2Ca4(PO43F∶0.02Ce3+,0.03 Mn2+荧光粉热稳定性较优,有着作为固态照明用发光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图4.21 Na2Ca4(PO43F∶0.02Ce3+,0.03 Mn2+荧光粉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致发射光谱

表4.5 Na2Ca4(PO43F∶0.02Ce3+,0.03 Mn2+荧光粉在不同温度下的CIE色度坐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