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视频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网络视频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注于音乐及网络视频业务的Vevo成立于2009年12月,由谷歌、环球音乐和索尼音乐合资建立,旨在应对网络音乐视频与传统音乐视频之间不断增长的竞争。成立5个月后,Vevo网站即成为美国网络视频市场的一匹黑马,其观众数量增长迅速,占到美国视频观众的四分之一,成为美国第一音乐视频网站。

网络视频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9.1.1 美国网络视频市场现状

谈及美国的网络视频市场现状,首当其冲的便是全球网络视频的领军网站YouTube,它扮演着网络视频市场中重磅炸弹的角色。据 《纽约时报》载文,从2006年7月12日开始,YouTube每天的浏览量突破了1亿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充分标志着互联网视频时代的来临。2006年10月10日,YouTube被Google以16.5亿美元收购,标志着不仅是YouTube,全球网络视频市场都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2011年,美国人在线观看视频数创新高,在线观看视频的日均人数超过1亿,较上年增长43%。2011年12月,视频流的数量达到了435亿,同比增长44%。截至2011年年底,平均每个美国用户观看了239部视频 (增长了37%),其中每部视频的观看时间从5分钟增至5.8分钟。视频广告在2011年继续保持增长,受到更多广告商的青睐,视频广告总数增长到71亿,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达20%,不过视频广告数占视频总数的份额增幅稍缓,仅从12.8%增长到14.1%。

2012年5月18日,comScore公布了美国网络视频网站按照单个访问者访问量排名,十大访问量最高的网站排名如表9-1所示。

表9-1 美国最受欢迎十大视频网络供应商

续表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YouTube仍是世界最大视频分享网站,视频观众数为1.58亿人。其后,分别为雅虎和Vevo,视频观众数为5300万人和4900万人。

在网络视频公司经营模式方面,按照平台运营商种类,美国主流视频服务网站可分为五种类型:以YouTube为代表的专业视频分享网站、以Yahoo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以HULU为代表的依托传统广电媒介的高品质视频网站、以Vevo为代表的专业音乐视频网站以及以Facebook为代表的提供视频服务的社交网站。其中,网络视频门户网站的经营模式与一般门户网站的经营模式大同小异,下面将着重介绍其他四种经营模式。

(1)以YouTube为代表的专业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分享”视频的概念取代了“发布”视频的传统概念,迎合了Web2.0时代多对多的交流模式,为网民进一步参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YouTube的用户希望能有人来观看他们的视频,于是会向朋友推荐该网站,新的用户也有一部分会成为视频提供者和上传者,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会形成一个滚雪球效应——即所谓的 “病毒营销”模式,它描述的是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播客信息传递战略:像病毒一样深入网络,通过网络上下的人际网络无限复制,快速传播,覆盖尽可能多的网民。

(2)以HULU为代表的依托传统广电媒介的高品质视频网站。与YouTube模式不同,HULU的差异化战略重点在于:强大的内容后盾保证其高质量、专业化的视频供给。正因为有了NBC和福克斯这样坚强的后盾,HULU网站的视频内容不但可以保证数量,更可以保证质量。在迪斯尼集团旗下的美国广播公司 (ABC)加盟之后,其所拥有的视频节目内容已是无可匹敌。另外,与索尼、华纳兄弟等数百家内容提供商的合作更是大大丰富了HULU网站的视频种类,让其他视频网站望洋兴叹。

(3)以Vevo为代表的专业音乐视频网站。专注于音乐及网络视频业务的Vevo成立于2009年12月,由谷歌环球乐和索尼音乐合资建立,旨在应对网络音乐视频与传统音乐视频之间不断增长的竞争。该网站由YouTube提供视频技术支持,而内容则大多来自索尼、环球和Abu Dhabi媒体公司等。成立5个月后,Vevo网站即成为美国网络视频市场的一匹黑马,其观众数量增长迅速,占到美国视频观众的四分之一,成为美国第一音乐视频网站。2012年5月,Vevo网站更是位列美国视频网站排行榜第三位。

(4)以Facebook为代表的提供视频服务的社交网站。作为社交媒体绝对的老大, Facebook的成功并不意外。2011年7月,Facebook曾一度跃升为美国第三大在线视频网站,仅次于Vevo和YouTube,将微软、雅虎、维亚康姆甩在身后。业内人士认为,这是Facebook平台化、开放化的威力所在。

在盈利模式上,各大视频网站战略各不相同,主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广告主付费模式,以HULU与YouTube为代表;按次付费,以亚马逊苹果为代表;会员付费模式,以Netflix为代表。

下面主要介绍广告主付费模式及会员付费模式。

(1)广告主付费模式。HULU是美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的大赢家。其在广告经营方面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其高品质的视频吸引了固定的观众,广告商因而愿意花巨资投入HULU。另一方面,HULU独具匠心,注意到了用户的心理,不强迫用户观看广告,而是让视频观看者自己选择广告,给广告评分,还设计了趣味性强的游戏广告。此外, HULU网站的广告时长都非常短,通常只有电视广告的四分之一,不会对用户观看视频产生明显的影响,尽量减少广告的存在感。最近,HULU也推出了付费模式。HULU网站在2010年11月推出了HULUPlus,用户可以在时下风靡全球的苹果iPad平板电脑和电视机上观看HULU网站的节目,每月价格为7.99美元。HULU网站走向多元盈利模式。

(2)会员付费制。相较于HULU,Netflix的会员付费制模式另辟蹊径,成为从传统广电传媒向数字媒体转行的成功典范。2005年,以电视电影租赁为主营业务的Netflix就计划通过互联网推送电影,但是因为当时的带宽原因,直到2007年,Netflix才正式推出在线电影服务,提供多达一千部电影和电视片段,至此,Netflix的流媒体业务全面发展到电视、手机、游戏设备和移动终端上,实现了真正的三屏合一、三屏联动。与HULU不同,Netflix的一切服务都是会员制、收费制,由于从实体租赁起家,用户的消费意识相当强,所以在流媒体业务的用户转换中Netflix并没有流失很多用户,相反,随着终端的覆盖面的扩大,用户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据报道,2011年一季度Netflix净利润6000万美元,用户数量达到2360万,与一年前的1800万相比,几乎翻了一倍。

9.1.2 欧洲视频网站市场现状

根据2011年6月14日comScore的统计数据,2011年4月,在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土耳其和英国七国中,德国网络视频的收看量是最高的,其市场规模位居欧洲首位,视频观众量约为4492.8万,平均每人收看186.9段视频,收看时长达到19.6小时。英国市场规模位居第三,4月平均每人收看166.4段视频,收看时长为17.0小时,如表9-2所示。

表9-2 2011年4月欧洲七国网络视频收看情况

根据该份报告,除了土耳其以外,得益于YouTube推动的Google Sites在上述六大欧洲国家中位居网络视频点击排行榜首位,Facebook是土耳其网络视频市场的领跑者。Facebook在大部分欧洲市场增长迅速,在上述七个欧洲国家中的五个国家位居前三。各国国内网络视频网站也分别在其国内市场前三位中占有一席之地,如德国的Pro SiebenSat 1 Sites、英国的BBC Sites、法国的DailyMotion.com、俄罗斯的Mail.ru Group。而Vevo提供的视频也经由YouTube风靡欧洲市场。

欧洲七国排名前三的网络视频供应商如表9-3所示。

表9-3 2011年4月欧洲七国最受欢迎的三大网络视频供应商

2009年8月,Google Sites占据德国网络视频市场第一的位置,环球音乐集团位居第二,德国的ProSiebenSat 1和RTL Group Sites分别位居第三、第四。2012年3月, Facebook后来居上,成为德国第四大网络视频网站,而RTL Group Sites则退居第五,其位置被United-Internet Sites所取代。DailyMotion、Vevo等视频网站也跻身德国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前十的位置。

法国、英国的网络视频市场状况同德国类似,英法两国最强大的电视集团都在网络视频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在法国,Google Sites雄踞榜首,法国本土的DailyMotion次之, Vevo位列第三,而法国电视一台Group TF1居第四位,Facebook位居第五。

在欧洲主流网络视频网站经营模式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以YouTube和DailyMotion为代表的视频分享模式;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类视频网站;以BBC iPlayer和第四频道为代表的在线正版电视节目视频网站。

除了国际化的Facebook外,欧洲本土视频网站中,法国的DailyMotion和英国的BBC iPlayer较具特色。DailyMotion是一家视频分享网站,总部位于法国巴黎。DailyMotion最广为人知的特点之一就是提供支援开放格式的视频,和同类型的其他Flash视频分享网站相比,DailyMotion以其短片具有高清晰画质而闻名。DailyMotion的口号就是 “Regarder,Publier,Partager”(观赏,发布,分享)。DailyMotion新近开发出DailyMotion Cloud服务 (网络视频云服务),为公众提供个人视频的存储、播放服务,按视频播放每小时0.1欧元收取服务费,视频的编码、存储、整合进个人网站的再加工等包含在服务之中,其中视频编码能够满足多种数字终端的存储、播放格式。另外, DailyMotion Cloud还提供监测视频反应的服务。

在欧洲,BBC iPlayer和第四频道点播是在线电视节目的巨头。BBC iPlayer,通常简称为iPlayer,是一个网络电视和网络电台平台,可以直播、回放电视或电台节目。BBC iPlayer于2007年12月25日正式上线,2011年2月改版,提供收看多个电视台的节目的链接,例如独立电视台第四频道 (Channel 4)和第五频道 (Channel 5)。BBC电视节目由电视授权费用和第三方许可费提供资金。因此,所有的BBC iPlayer电视节目只能从英国IP地址收看。节目的在线访问与下载数相比,在2008年1月是8∶1,2009年10月上升到97∶3,其中电视节目占了播放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余是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多数为回放节目,电台则多是直播。85%的访问来源于电脑,其余来自iPod、iPhone和PS3等15种平台。2010年5月,BBC iPlayer创下了1.23亿的月播放纪录。2011年7月28日,国际版本的BBC iPlayer开放至11个欧洲国家。国际版本的BBC iPlayer以iPad应用的形式出现,免费提供有限的内容,会先加载广告和赞助商,但是观看大部分节目需要订阅。开始时,有1500小时的节目内容,其中60%是由BBC出品并播出,同时有30%的节目是独立出品,另外10%则完全是非BBC内容。

9.1.3 亚洲视频网站市场现状

1.日本网络视频市场

同欧美市场一样,YouTube在日本占据龙头老大的位置,日本本土公司如Niconico、Gyao!、ShowTime分割了剩余主要领地,另外美国的HULU也打入日本网络视频市场,并已经开展同日本手机移动领域的领导者NTT集团的合作,但与日本国内的几家主要网络VOD(视频点播)推送服务网站还有相当差距。

Niconico成立于2006年12月,是日本第二大视频分享网站,隶属Dwango公司,是YouTube在日本最大的网络视频竞争对手。根据媒体报道,该公司先于YouTube实现盈利。Niconico动画的主要收入来自两个部分:高级会员 (付费会员)、广告 (特别是篮球广告)。Niconico有两种类型的注册账户:免费会员和高级会员,据统计,大约有百分之四的用户属于付费用户。高级会员费是每月525日元 (约合6美元),高级用户享有上传和下载视频的优先权,可以更快地享受站点的实时视频流媒体服务。

在运营方式上,根据网络视频调查研究公司Reelse的研究,日本市场对版权的保护较中国、韩国更加严格,传统的付费形式在日本接受度更高。另外,就网络视频发展方向而言,根据艾瑞咨询 (iResearch)的调查报告,“2016年日本智能手机视频用户将达到3836万人,是目前用户人数的3倍,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01亿日元。2011年日本智能手机视频用户总人数为1225万人,其中付费用户占26%,为260万人”。

2.韩国网络视频市场

目前,韩国主流的视频分享网站有Pandora、Freechal、Mncast、Mgoon等。

潘多拉TV(Pandora)是韩国代表性的UGC视频分享网站,建立于1999年2月4日,初名Lettee.com,2004年正式改称 “潘多拉TV”而正式上线营运,提供无限的上传储存空间,并自2008年4月开始提供四种语言服务,潘多拉TV通过H.264的压缩技术,能够提供高画质的影像。

目前,潘多拉TV的营收来源主要包括企业的品牌营销频道、横幅广告 (Banner)、影像广告 (iCF)、装备品目 (Item)销售等。最近,潘多拉TV宣布,开始对该网站视频内容的下载服务进行收费。广告播放模式方面,潘多拉TV推出了整点报时特卖广告,每天整点播出特定厂商商品特卖信息,消费者的反应十分热烈。2007年,韩国总统大选,潘多拉TV推出了 “2007年总统大选影像UCC大展”活动,让使用者上传与各个候选人相关的影像UCC档案,成为各个候选人阵营拼人气的另一个战场。由此可见潘多拉TV的社会影响力之大。

3.亚太地区网络视频市场

根据comScore统计数据,2010年1月,亚太地区超过80%的网络用户浏览过网络视频,中国内地视频浏览人数居首 (见图9-1),日本次之,不过日本浏览时长最高,1月人均收看时长为12.5小时,澳大利亚网络视频市场规模位居亚太地区第三位。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网民收看网络视频的比率最高,分别达到87.6%和87.4%。除中国内地外, YouTube所属的Google Sites雄霸整个亚太地区市场。中国位居前三的网络视频运营商分别为优酷、土豆和56.com,日本则为Google Sites、Dwango Co.,Ltd和NTT Group。Facebook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都进入前三位,而土豆则在我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占据了第二的位置 (见表9-4)。

表9-4 亚太地区各国位居前三位的网络视频运营商

图9-1 2010年1月亚太地区网络视频浏览状况 (单位:1000)

续表

据行业人士估计,整个亚太地区的视频广告将高速增长。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广告同样将持续增长,一些观察机构预测,到2017年,全球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可能达到848亿美元,而这些增长主要得益于手机、网络视频和社交网站的推动,这意味着整个网络视频市场相当乐观。

9.1.4 国内网络视频市场现状

1.中国网络视频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视频行业自2009年就开始了新一轮洗牌。目前,中国网络视频市场竞争格局大体上可分为两个竞争单元:(1)以门户网站为代表,如搜狐腾讯百度新浪等,都开始进军网络视频这一领域,这些网站实力雄厚,在资金、终端入口、技术等方面都占有极大优势。(2)拥有强大的资源、资本优势的传统广播电视集团,如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湖南广电、上海文广,它们的 “参战”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具体来看,在2009年年末,央视网打造的国家网络电视台正式上线,进入网络视频行业;同样在2009年,湖南广电旗下网络电视芒果TV获得集团旗下11个电视频道的网络视频直播、点播授权。而此时的土豆、优酷、迅雷等网络视频公司正面临激烈的反盗版斗争,搜狐、激动网等110家企业和机构组建的 “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盟”(以下简称“反盗版联盟”)宣布将陆续对所有的侵权网站提起诉讼,酷6、优酷、土豆等网站被迫大举删掉盗版剧,付费模式开始在阵痛中运行,视频分享网站开始面临严峻的资金、盈利方面的挑战。

2012年2月,优酷、土豆宣布结盟,正式推出 “网络视频联播模式”并很快合并为一家。动作虽大,但前景并不容乐观。中国网络视频两大巨头之间的合并实为无奈之举,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盈利能力低下。土豆网站经营状况不理想,上市后融资连续几个季度大幅亏损,资金严重吃紧,盈利之路漫长。土豆、优酷的合并反映出我国垂直类视频网站的困境与合纵连横的策略,新一轮的竞争整合开始加速。

综上所述,按照不同类别的视频网站,我国网络视频市场竞争格局如下:

(1)视频分享市场

第一集团:以土豆、酷6、优酷为代表,特点都是垂直视频分享网站,在技术、内容、营销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专业性特色;都获得了风险投资,在资金、技术、产品、品牌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访问量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影响力高。(www.daowen.com)

第二集团:包括新浪播客、搜狐视频、QQ播客、网易播吧,特点是都有门户网站背景,尽管目前影响力稍逊于A集团,但是依靠门户网站的品牌、用户、资金等优势,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第三集团:其他垂直视频分享网站。这些网站大约有300家,属于中小视频分享网站。它们的特点是影响力有限,访问量、用户规模等与第一、二集团中的网站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大部分网站都将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2)视频点播直播网站

第一集团:中国网络电视台、东方宽频、凤凰宽频、激动网。其特点是背后都有强大的传媒集团支持,有全面、深厚的内容资源 (含新闻、娱乐、体育、音乐、电影、传媒等各种频道)。

第二集团:华奥星空、九州梦网。其特点是产品涵盖电影、电视剧、音乐、教育、综艺等较为全面的影视内容,产品类型不断垂直深入;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较庞大的忠实用户群,是国内宽带娱乐运营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跑者;是拥有非常完备运营资质的非官方宽频运营网站。

(3)P2P播放平台

第一集团:PPLive、QQLive、迅雷、风行、PPStream,其技术架构已经很成熟,拥有最广大的用户群体,可以拓展无线和网吧业务,强化覆盖优势。

第二集团:PPmate、Mysee、光芒国际等。

2.中国网络视频市场主要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目前中国网络视频市场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1)用户忠诚度低

用户收看视频时主要使用的网站数量平均为4.54个,有34.6%的用户主要使用的视频网站数量达到6个甚至更多,网站使用忠诚度较低。超过三分之一 (37.4%)的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视频然后选择收看网站,而12.4%的用户没有形成常用的收看方式,这表明相当一部分用户在视频网站或客户端的选择上没有形成忠诚度。根据2012年DCCI《中国网络视频蓝皮书》的数据,51.3%的网络视频用户是内容导向者,超过了网站忠诚者占比。

(2)网站同质化严重

使用习惯、播放流畅度、清晰度和广告时间长短是影响视频用户形成使用忠诚度的重要因素,其中约四成用户表示因为播放流畅、速度较快而形成了对特定网站的忠诚度。另外,独家首播内容对于用户忠诚度的影响力并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在目前的中国网络视频运营模式下,单个网站往往难以真正做到独家首播。2012年DCCI对网络视频用户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1.4%的视频用户一定会看热播剧,但没有热播剧并不会导致很多用户放弃视频网站。对视频用户而言,高清、快速、流畅等用户观看体验因素仍是影响用户选择或放弃视频网站的关键原因。

(3)用户付费意愿低、网站盈利能力堪忧

同西方、日本网络视频用户相比,目前中国视频用户付费的比例非常低,有比较稳定付费习惯的用户只占约1.5%,对付费视频接受度较高的用户群体集中于青少年等低收入群体,但是这类人群消费能力有限,因而其实际付费的情况并不理想。在未来可能会考虑付费的潜在用户中,75.5%的人表示会在内容吸引人的情况下付费,可见内容是吸引用户的最重要的因素。

国内主流视频网站目前主要采用版权内容点播模式,内容同质化、各大网站特色和品牌形象不突出、用户忠诚度不高,而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热播版权内容以获得用户流量,使版权内容价格持续走高,而单一的广告营收模式无法支撑起高昂的内容和带宽的支出。因此,当前视频网站在影视剧的营销上还难以短时间收回版权购买的成本并实现盈利。联合采购与版权分销对媒体而言会有收入上的提升,但并不利于网站的差异化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差异化内容优势、优化用户体验、增加网络视频用户黏性与忠诚度仍是视频网站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中国网络视频盈利模式

任何一个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都不会是单一的,同一视频网站各种盈利模式的相互渗透组合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盈利模式体系,目前国内的网络视频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付费点播 (在线观看)版权节目盈利模式

这种盈利模式主要依靠网友通过各种支付平台点播节目,在线观看,形成比较稳定的点播收入,这一部分的收入除去运营成本和版权成本等,就是盈利。除了单点收费,还有大包月、小包月等收费模式。依靠这种盈利模式的视频网站需要注意的是降低版权成本和扩大点播量。然而,因为盗版、非独家版权、网友搜索观看习惯、转码画质等因素,这种模式目前仅在部分影视节目中可以实现盈利。当然,这种模式还有一种收入不容忽视,这就是点播附加值收入,比如通过手机付费,在提示收费等环节中加入广告成分或者会员服务,使附加值大幅提升。

很多依靠盗版影视节目的网站依靠这种盈利模式赚足了第一桶金,与此同时也成就了互联星空等正版品牌的崛起。国家实行视频网站牌照制,可以有效遏制盗版网站;但愿不要让C2C网站有此盈利模式,否则,盗版还将削弱一些网站领导者的版权意识。

(2)下载收费盈利模式

这种模式依靠用户下载观看收费。该盈利模式下的用户,一般是将视频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或移动试听装置上再观看,包括主动精准下载、软件植入自动推荐下载等。

下载收费模式同样有附加值收入,而且种类较点播在线观看要丰富得多,可以依靠下载界面、软件和网页等进行广告营销,广告到达率一般比流媒体在线观看要高许多。但是,在这一盈利模式下,视频网站需要做的是降低版权成本、扩大下载量、提高下载速度和进行广告创意营销。该模式盈利的关键,除了模式基础下载成本的控制和下载量的品牌营销,就是要生成足够的创意策划收入。

(3)客户端软件盈利模式,又叫技术植入盈利模式

此种模式由于其产品进入用户桌面,广告价值极大,被一些视频网站和聚合运营商等广泛采用,其竞争形式逐渐白热化,收益总值预期看好,但是这还要看营销策划和广告的运作能力以及附加值影响下的利益分配方式。

以 “暴风影音2008”这个客户端软件为例,它涵盖本地播放、在线直播、在线点播、高清点播等视频播放服务形式,主要依靠广告盈利。艾瑞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暴风影音的视频覆盖人数超过1亿,日均覆盖人数超过2200万,月用户使用总时长达到2.27亿小时。可见,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从长期看,成本完全可以忽略。

(4)版权换广告盈利模式

该盈利模式即免费点播在线观看或下载观看版权节目,主要依靠广告实现盈利。广告是非常好的收益模式,做互联网无非就是把流量转换成收入,90%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在把流量转换成广告收入。

一些网站用网站联盟来买流量,也有的和百度、网易、新浪、搜狐等巨型网站进行战略合作,增长流量和大幅度提高用户数。带动流量的合作,都是有商业价值的,但是视频网站更应注重实际的互动点播量或者观看总时长。

该盈利模式的关键是广告种类的开发、营销策划和营销,以及降低版权成本并使内容具有竞争力。

(5)社区盈利模式

该盈利模式的形式是免费点播在线观看或下载观看网友上传节目,其互动性较强,但现在一般是与版权节目混合使用,以增强其内容吸引力和逻辑性。它主要依靠广告盈利,内容差异化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此,开拓多个行业以及多种形式的广告,已经成了此类网站的一种营销目标。

一般认为,这种盈利模式主要是要解决海量带宽和服务器等成本问题。带宽是任何一家视频网站都面临的问题,但是毕竟有很多带宽提供商在那里,通过它们的平台去发布,能得到可观的收益。有超级平台就会有超级用户,六间房把编辑本身也定义为用户,而且是超级用户。他是社区编辑而不是内容编辑,他要挖掘的是深层用户而不是内容。做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社区不能挑剔用户,而且要用一整套的流程发掘有潜质的作者,对他们进行资助。

酷6网曾提出的有钱一起赚,就是网友上传自己的作品到酷6网,网站就会在视频作品里面加入广告,根据广告的播放次数与作者分享广告收入。原创作者为了使自己的视频收益更多,会进行转载贴发,通过多渠道来点击作品,在推广自己作品的同时,对网站也起到了推广作用。这对酷6网早期内容的产生和流量增长起到了特别大的作用。在其网站上还可以看到一个收益排行榜,前十位的收入全都超过了万元。

爆米花网董事长吴根良提出 “视频社交化”,强调黏度而不是流量。他们分析出所有的视频分享网站实际上都是DV网站,基本上就是四类自然创作来源,第一类是家庭给小孩子拍摄,第二类是出门旅游的录像,第三类是爱美的女孩子的自拍,第四类是在校学生,于是他们就把这几类人群划分开来,用社区的交互来增加黏性,给群体、个体都提供非常完善的空间。

这种模式的盈利,关键是品牌、内容竞争力和营销团队的合力。其点播量、点播时长、用户数等都左右它的规模,核心和归宿是品牌的植入。

(6)直播盈利模式

视频网站很少把直播作为主要产品形态,但是一些国外网络电视台却把直播也作为其拳头产品。因此,以直播为主干的点播业态,也有很好的盈利模式。

之所以说很多国外的视频网站将直播作为主要盈利模式,是因为具有直播功能更容易被大家看成是一个视频媒体,独家内容的发布、传播和多种媒介可以转用共享也是必不可少的。

(7)多终端和跨行业盈利模式

多终端盈利模式就是通过不同格式、不同码流的转制,通过一定营销策划,在包括但不限于电脑、电视、手机等终端播出,产生多种盈利渠道。例如优酷与中国移动、百代唱片等有一些彩铃业务的分成。

跨行业合作盈利模式是指以视频网站为主导的与其他行业的深度合作。这其中包括跨媒体合作等。媒体具有跨行业合作的基础。例如央视与奥委会合作买断网络播出权,然后进行推广性合作:除了央视网本身内部核算,共有搜狐、新浪、网易、腾讯、悠视、PPLive、PPS tream以及酷6网八家网站获得了授权进行奥运视频转播。

不过,它们为此的投入也是巨大的。比如,PPS tream投入奥运转播的相关成本高达3500万元。搜狐、新浪、腾讯、网易4家门户网站拿下的是点播加直播授权,代价则为5000万~6000万元,另外的视频类互联网以保守的3000万元价格计算,仅互联网视频播放授权一项,央视将获得至少4亿元的收益。瑞士信贷分析师对此表示,所有门户网站所获广告收入都无法弥补视频授权费用。

(8)技术服务盈利模式

这种盈利模式的关键是创立行业标准或者把握行业必备技术资源,将其转化为利润。

其与客户端软件盈利模式不同之处在于,技术服务盈利模式是指整合行业精英的模式,比如乐视网依靠带宽欲整合行业,互联星空依靠支付手段 (技术行业应用)成为行业领跑者。

此前,很多中小企业希望借助视频内容在网站上推广自己的企业形象,但苦于受到带宽的限制,无法提供清晰流畅的视频节目。如果能够解决这些中小企业的视频服务要求,则能够成功地获得用户的支持,使技术服务成为广告之外的另一个盈利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