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竹节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名词简介

竹节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名词简介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竹长分有规律变化和无规律变化两种,一般大于5cm称长竹节,小于3cm称短竹节,最短竹节可达1cm,特长竹节在100m以上。倍率分固定和变化两种,一般在1.1~4.0倍之间,4.1倍及以上的不能称为竹节纱,应分类为粗节纱,也有叫做大肚纱。节距分有规律变化和无规律变化两种,一般大于10cm称长节距,小于5cm称短节距。

竹节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名词简介

1.特数 竹节纱的特数一般以基纱特数冠名,如C 14.5tex竹节纱是指除竹节间距外正常纱的特数,而竹节处的特数要大。

2.竹节 变异的粗节在竹节纱术语上叫竹节。

3.节长 单个竹节的长度称为节长。竹长分有规律变化和无规律变化两种,一般大于5cm称长竹节,小于3cm称短竹节,最短竹节可达1cm,特长竹节在100m以上。

4.节粗 竹节的粗度叫节粗,是相同长度的节长与节距号数比。节粗为基纱的N倍,称为倍率。倍率分固定和变化两种,一般在1.1~4.0倍之间,4.1倍及以上的不能称为竹节纱,应分类为粗节纱,也有叫做大肚纱。

5.节距 节距指竹节与竹节之间的间距。节距分有规律变化和无规律变化两种,一般大于10cm称长节距,小于5cm称短节距。特长节距可100m以上。(www.daowen.com)

6.节形 指从基纱到竹节的过渡曲线,陡或平缓,影响竹节风格和竹节的加捻效果。

7.密度 指单位长度内竹节总长度与基纱总长度之比。密度直接反应竹节个数的多少。

8.捻度 捻度指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因为捻回向细处集中,所以基纱与竹节的捻度不同,需找准基纱与竹节之间的平衡点,不能以竹节纱平均特数来计算捻度。

9.色牢度 指染色制品在使用或在染后的加工过程中,染料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能保持原有色泽的能力。纺织品色牢度通常包括耐皂洗、耐摩擦、耐光照、耐漂白或耐氧化剂(还原剂)、耐熨烫、耐汗渍和耐光色牢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