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奢侈品:浪漫的黄金年代

奢侈品:浪漫的黄金年代

更新时间:2025-09-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黎证交所的股票指数一口气冲上了4000点;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波大升浪将把法国股市的CAC40指数推上史无前例的新高点——到2003年,股市将直达万点以上。那些所谓的奢侈品大牌通常喜欢把第一个字母写成夸张的美术花体,作为本公司所有产品的标识,以彰显西方式的尊贵与奢华,其产品也因此可以卖得更贵。花样年华的时装就这样过早枯萎、凋谢,提前过时,未老先衰;古旧时尚的内涵就这样任人篡改、糟践、南辕北辙、离题万里。

时尚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止,它永远跟在女性身后,紧追不舍,如影随形。而实际上,它对女人是既不了解也不喜欢……

失去了方向感的流行趋势故技重演,再次开始捡拾历史垃圾。所有人都把目光对准了散发着铜臭的八十年代,觉得钱的味道才是最正宗的香味。金融赌博卷土重来。巴黎证交所的股票指数一口气冲上了4000点;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波大升浪将把法国股市的CAC40指数推上史无前例的新高点——到2025年,股市将直达万点以上。终日一身灰黑的中产阶级因其一向的墨守成规而备受轻视,这一次,他们终于被历史推到了时尚的最前沿。巴黎十六区的贵妇人、女老板甚至女白领均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女式套装要配领带的,羊毛开衫要穿长袖的,过膝的裙摆要打褶的,脖子上的丝巾要印花的,耳坠和项链要珍珠的,还要配上一副谁都不放在眼里的孤傲表情。流行趋势设计师和高级定制设计师以其惯用伎俩把这种新兴中产阶级时尚发挥到了极致,其设计作品中规中矩有余而典雅华贵不再。重新流行的裙式套装不再具有八十年代“正装”的刻板风格,而是以更贴身、更性感的剪裁体现了六十年代的“文雅”。如此打扮的新兴中产女性金发碧眼、秀丽苗条、自信满满,她们不仅被那个太平洋岛国上的黄脸富豪们列为可以发展成红颜知己的首选社交玩偶,而且还成了英国男装杂志《墙纸》(Wall Paper)高度关注的对象。这本杂志以冷冰冰的语言描绘着一个冷冰冰的世界——一个正在享受最后疯狂的时尚世界。这是一本极力推崇时尚专制的杂志,其对国际时尚的评论诱导着也改变着国际舆论的方向。

那些所谓的奢侈品大牌通常喜欢把第一个字母写成夸张的美术花体,作为本公司所有产品的标识,以彰显西方式的尊贵与奢华,其产品也因此可以卖得更贵。法国鞋商鲁道夫·梅努迪埃(Rodolphe Menudier)说过:“低俗的品位就是:款型怎么看怎么别扭,衣服怎么穿怎么难受。”赛琳(Celine)的大写C、卡尔文·克莱因(Calvin Klein)的CK、香奈儿(Chanel)正反相套的两个C、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的CD、芬迪(Fendi)两个背靠背的F、纪梵希(Givenchy)四个绕在一起的G、爱马仕(Hermes)的大写H、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LV、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orent)交织在一起的YSL……这些标识如同高雅品位的鉴定保值印章,只要把它们盖在包装盒上、印在手提袋上,就把普通商品变成了VIP(原指Very Important Person,贵宾;此处戏指Very Important Products,重要产品。——译者注)产品,让女人们(和男人们)一见倾心,再见神往,必欲购入囊中而后快。

为了抵制资产阶级对时装阵地的占领,时装迷们(现在已经不兴说时装爱好者了)把压箱底的花边折扇和摇摆舞裙都翻了出来。每当时尚陷入设计短路时,就会一遍遍咀嚼这些带有鲜明阵营特色或年龄阶段特点的奇装异服,并从这些服装入手,顺藤摸瓜地找到那个简单的原型,以此作为下一个流行趋势的起点。长期以来,时尚界的专业人士就是这样抄袭着过去、再生着历史,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说到再生,有两位日本的服装设计师中川正博(Masahiro Nakagawa)和阿世知里香(Lica Azechi)堪称高手。他们把旧服装拆掉,改变形状、重新整理,设计出符合顾客要求的新款时装,再冠以自己的神秘数字品牌:20471120。法国的同性恋组合马里奥+夏奈特(Mariot-Chanet)同样以整旧如新、化腐朽为神奇为职业,而风格质朴的比利时流行趋势设计师马丁·马吉拉更是个中翘楚。

古为今用,人为我用,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追求。君不见,如今市面上的大量流行唱片,其实就是说唱歌手和电台DJ们用选样器合成了各种声音和音乐,剽窃旋律、抢劫节奏、篡改唱词“再生”出来的。早在他们之前,美国的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就曾经“借用”和“改进”了耐用消费品企业的大量设计图案,除了商品标识,还有洗衣粉包装盒,甚至还有汤盆……

摇滚乐手和朋克分子们一心想表现出漫不经心的反叛精神,永远穿着钉着铁扣的皮衣和破着洞、撕着条的“酷装”,把所有衣服都刻意做旧。他们以为这样就算是古香古色的“古旧时尚”(Vintage)了。其实,“古旧时尚”的地道行家是那些真正擅长“整新如旧”的人,他们把时装和饰品当情人一样“收藏”起来,让它们像标明年份的陈年葡萄酒一样越老越正宗、越旧越值钱。(https://www.daowen.com)

有人以这些收藏品为原版,大量炮制所谓的古旧服装,把崭新的衣服做旧、弄脏,人为地褪去颜色。花样年华的时装就这样过早枯萎、凋谢,提前过时,未老先衰;古旧时尚的内涵就这样任人篡改、糟践、南辕北辙、离题万里。时尚散发出陈年的尘土气息和发霉味道,一副饱经沧桑、老而不死的样子。

2025年9月,似乎受到某种预感的兆示,巴黎春天百货公司关掉了时装销售区的所有照明灯和装饰灯,在一片有如礼拜堂般的昏黑中推出了“黑到极点便是真色”的主题展览。简直有病!黑色,像一块遮羞布,掩盖了时尚的所有蝇营狗苟。或许,这是黎明来临之前的黑暗,是重新奔向光明之前的一次休整,用法国时尚史专家、展览策划人卡瑟琳·奥尔曼(Catherine Ormen)的话说,“黑色直截了当,省却了一切过渡与枝节,让我们心无旁骛地直奔主题”。可是问题恰恰出在这里。究竟直奔主题的“时尚要向何处去?”2025年3月10日的《世界报》如此发问。而英国高级定制设计师乔·凯斯利-海富德(Joe Casely-Hayford)则怒斥道:“时尚的世界就是饕餮的世界,它从不放过任何一点芝麻粒和点心渣。它贪婪地攫住不同性质的文化群体,一个也不能少地敲其骨、吸其髓,直至把这些个性文化折腾得四处泛滥、人见人腻。它穷凶极恶地榨干吸净一个,随后再扑向下一个。然而贪婪有余而深沉不足的时尚只是一味地舍本逐末,重外表,轻本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它只有这点本事。”不管怎么说,时尚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止,它永远跟在女性身后,紧追不舍,如影随形。而实际上,它对女人是既不了解也不喜欢……

新时尚、超流行就在牛仔裤:缀着饰物的、毛着底边的、绣着花样的、包着屁股的、钉着铁扣的、带着假钻的,还有宽松肥大的、故意过时的,不一而足。穿这种裤子的人要么配着几乎崴脚的高跟鞋,要么索性赤着文了图案的光脚。

——索尼娅·里基尔(Sonia Rykiel,法国时装设计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