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IGCT工作原理详解

IGCT工作原理详解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IGCT的设计出发点以及结构,就可以知道IGCT的开关原理跟GTO有密切关系。总的来说,IGCT的导通机理与GTO完全一样,而关断机理则完全不一样。图4-53 实用结构IGCT的开通和关断GCT关断时的电压电流波形示意图如图4-54所示。此时,虽然IGCT的驱动光纤信号为导通状态,但GCT可以认为是不导通状态。IGCT的集成门极电路在一定条件下自动完成该触发,这就是IGCT的再触发功能,或者称内部再触发功能。

IGCT工作原理详解

从IGCT的设计出发点以及结构,就可以知道IGCT的开关原理跟GTO有密切关系。总的来说,IGCT的导通机理与GTO完全一样,而关断机理则完全不一样。其如图4-50的IGCT结构中,当器件需要导通时,N沟道MOSFET管与GTO同步驱动导通,导通机理与GTO完全一样,N沟道MOSFET管中形成电流沟道导通,在GTO形成强烈正反馈导通,整个IGCT的通态压降为两个器件的压降之和。

当器件需要关断时,GCT门极串联的P沟道MOSFET先导通,部分主电流从GCT的阴极向门极换流,然后GCT阴极串联的N沟道MOSFET关断,使主电流全部都通过门极流出,此过程的转换时间约为1μs,此时GCT的门-阴极之间的PN结相对于其他PN结提前进入反偏阶段,有效地退出工作,使整个GCT器件成为一个无接触基区的晶体管,然后如晶体管一样均匀关断,没有普通GTO中的载流子收缩效应。对应通态的IGCT和阻态的IGCT的示意图如图4-52所示。

978-7-111-35666-0-Chapter04-57.jpg

图4-52 IGCT的通态和阻态示意图

在上述的IGCT关断原理中,GCT的阴极电流是在阴极串联N沟道MOSFET关断迫使其换到门极提供的通路上,这种门极换流方式在实验室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运行,但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MOSFET成本比较高,整个IGCT的结构布局也比较复杂。所以采用另外的方式来迫使阴极电流完全换到门极去,这就是负电源的方式。即在GCT需要关断的时候,在GCT的J3结上加上合适的负偏置电压,也就是在GCT的门极和阴极之间负偏置电压,抑制J3结之间正偏置的少子注入效应,减少N+层注入到P层的电子,从而阴极电流完全换到门极区,J3结退出电流导通状态,使GCT变成无接触基区的晶体管关断。此时IGCT的开通和关断示意图如图4-53所示,具体的等效结构不在此给出。

978-7-111-35666-0-Chapter04-58.jpg(www.daowen.com)

图4-53 实用结构IGCT的开通和关断

GCT关断时的电压电流波形示意图如图4-54所示。可以看出,GCT关断时的晶闸管工作状态与晶体管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时间只有1μs左右,这跟GTO关断有本质的区别。相对于GTO,IGCT通过外面的MOSFET(或者其他电路方式),在关断的时候完成了4层3结的晶闸管到3层2结晶体管的转换。比GTO具有更均匀的关断过程,将阴极电流换到门极的时间极短,几乎没有GTO中阴极电流再分配造成的缺陷;可以不使用du/dt吸收电路;IGCT关断时的温度分布非常均匀,可以承受更高的开关频率。

978-7-111-35666-0-Chapter04-59.jpg

图4-54 GCT关断时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以上只是从GCT的角度来看IGCT的基本工作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用户不用直接去触发GCT的门极,IGCT作为一个整体器件,其触发一般采用光纤,光纤输入亮即可以让IGCT导通,光纤输入暗即让IGCT关断。这种门极电路与GCT的集成带来使用上的方便性,另外这种集成还可以使部分控制功能直接在门极电路中实现,这是独立的GTO器件所不具备的,IGCT的再触发功能就是其中之一。GCT和GTO是晶闸管型器件,与IGBT等电压型控制晶体管器件不同,其开通时脉冲电流输入GCT部分的门极,使器件内部形成强烈的正反馈而导通,但是如果外部电路的状态使该GCT的阳极在开通时刻没有电流流过,或者在导通过程中,阳极电流变为零,则GCT的导通状态无法维持。此时,虽然IGCT的驱动光纤信号为导通状态,但GCT可以认为是不导通状态。当此时发生负载电流过零反向等变化时,电流需要从该GCT阳极流过,则需要再给GCT一次触发开通过程。IGCT的集成门极电路在一定条件下自动完成该触发,这就是IGCT的再触发功能,或者称内部再触发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