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库蓄水后渗漏损失的估算和控制

水库蓄水后渗漏损失的估算和控制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库建成蓄水后,水位被抬高,水压力增大,水库蓄水量的渗漏损失量亦随之加大。2)通过坝基及大坝两端坝肩的渗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常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定出一些经验性的数据,作为初步估算渗漏损失的依据。若以1年或1月的渗漏损失相当于水库蓄水容积的一定百分数来估算,则初步可采用如下数值:1)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每年0~10%或每月0~1%。3)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每年20%~40%或每月1.5%~3%。

水库蓄水后渗漏损失的估算和控制

水库建成蓄水后,水位被抬高,水压力增大,水库蓄水量的渗漏损失量亦随之加大。如果渗漏比较严重,则在调节计算中必须有所考虑,以求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水库的渗漏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透水坝体(如土坝、堆石坝等)以及闸门、水轮机等的渗漏。

2)通过坝基及大坝两端坝肩的渗漏。

3)通过库底向较低的透水层及库外的渗漏。

渗漏损失量一般可按渗流理论的达西公式进行估算。计算时所需的数据(如渗透系数、渗径长度等)必须根据库区及坝址的水文地质、地形、水工建筑物的型式等条件来决定,而这些地质条件及渗流运动都很复杂,往往难以用理论计算获得较好的成果。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常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定出一些经验性的数据,作为初步估算渗漏损失的依据。若以1年或1月的渗漏损失相当于水库蓄水容积的一定百分数来估算,则初步可采用如下数值:(www.daowen.com)

1)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每年0~10%或每月0~1%。

2)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每年10%~20%或每月1%~1.5%。

3)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每年20%~40%或每月1.5%~3%。

水库运行最初的几年,因为刚开始蓄水,为湿润土壤及抬高地下水位需要额外损失水量,渗漏损失往往都比较大(即会大于上述经验数值)。水库运行多年以后,由于库床泥沙颗粒间的空隙逐渐被细泥或黏土淤塞,渗透系数变小,且库岸四周地下水位逐渐被抬高,因此渗漏量会逐渐递减且趋于稳定。因此在渗漏量严重的地区,常通过人工放淤来减少库床的渗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