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库渗漏问题的综合评价与对策

水库渗漏问题的综合评价与对策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瑾等在对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坝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坝址进行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对该水库渗漏问题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作者还进一步对灌浆的情况进行了模拟。

水库渗漏问题的综合评价与对策

4.2.4.1 勘察方法

水库岩溶渗漏主要勘察方法有岩溶水文地质测绘溶洞调查、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地球物理勘探、岩溶地下水观测等(徐福兴,陈飞,2004;肖万春,2008)。

水库渗漏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标准规范有《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2006)《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 373—2007)。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 373—2007)要求水库渗漏勘察应包括:

(1)地形地貌条件,重点是单薄地形分水岭、河间地块、古河道等以及临近库岸的农(林)作物区、建筑物区。

(2)地层岩性特征,隔水层、透(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及渗透性。

(3)地质构造发育特征、渗透性及其与库水的关系。

(4)地下水的类型及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位及其动态变化,地下分水岭位置及高程。(www.daowen.com)

宋汉周,王建平(1992)以北京边坑水库为例,从现场物探测试、连通试验、渗漏数值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拟建水库防渗区内岩溶渗漏相对集中的具体部位以及渗漏的一般强度。针对蒙江冗各水电站,采用了岩溶水文地质调查,钻探及压水试验,地球物理勘探,岩溶地貌与水文网分析法等多种手段,但仍未能有效证实其水库成库条件,赵爱平(2005)在冗各水电站复杂岩溶环境勘察中,成功解决了别的手段难以解决的水库成库条件问题。

示踪探测作为一种探测手段,可探明岩溶水流场的类型、结构、规模,能够计算岩溶水管道流的流速、流量、容积、串联暗潭多少等流场特征参数,因而特别适合在复杂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的工程勘察中应用。

4.2.4.2 计算与分析

樊秀峰等(2002)应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对西安市黑河水库左坝肩单薄山梁的初始渗流场、蓄水后的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渗漏方式、计算相应的渗漏量,说明了断层是集中渗漏通道。同时,建立了帷幕灌浆防渗仿真模型,模拟防渗帷幕对渗流场的作用效果,并对不同帷幕下限高程的帷幕方案的防渗效果进行对比择优。为了论证紫坪铺水库蓄水后会不会产生向邻谷渗漏问题,彭仕雄等(2006)建立了岷江—白沙河剖面的二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紫坪铺水库河间地段,即使在水库蓄水后地下水位仍高于正常蓄水位,不会发生邻谷渗漏。胡瑾等(2010)在对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坝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坝址进行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对该水库渗漏问题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作者还进一步对灌浆的情况进行了模拟。

图4.5 官地水库库首地质略图(樊勇,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