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神奇变色衣:随环境变色,隐蔽自身

神奇变色衣:随环境变色,隐蔽自身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变色龙栖息于树上,为防止被其他动物伤害和便于猎食,它能随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色来隐蔽自己。日本研究的一种光色性染料,能使合成纤维织物“染”上周围景物的颜色。日本的科学家还受蝴蝶的启迪,研究变色衣。当这些因素变化时,液晶分子排列顺序就会变化,从而引起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改变,我们看到的颜色就发生了变化。

神奇变色衣:随环境变色,隐蔽自身

据说,在远古埃及,法老亚历山大二世看到花朵色彩变换,便命令臣民采摘变色花朵,取其汁液,用来染布,晾干后便出现色彩变化。在颜色变化方面,给科学家启迪最大的是蜥蜴动物变色龙。变色龙栖息于树上,为防止被其他动物伤害和便于猎食,它能随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色来隐蔽自己。变色龙的变色是因为多层皮肤的细胞内含有在细胞内可以移动的绿色素,这些绿色素有时聚成一点,有时散开,这样便改变了体色。

科学家由此得到启示,根据仿生学的原理与高新技术研制成功一种能自动变色的化学纤维,称为光敏变色纤维。它是采用纤维中引入具有光敏变色性化合物,或合成能变色的聚合物纺丝的方法。如将能在可见光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物的、色泽变化可逆的硫堇衍生物导入聚合物,然后纺成纤维。该纤维制品不仅对光线十分敏感,而且湿度变化也能够引起颜色变化。如果把这种变色纤维采用光色性染料进行染色后,织物的颜色便能随着周围环境的光色变化而改变。

变色龙的启迪

科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出变色纤维。我国试制的见光变色腈纶线,编织成衣料后,能随光源变化转换色彩:在自然光下是浅咖啡色,到白炽灯下变得鲜红,荧光灯照射后转为橙黄,遇强太阳光又化为深褐色。日本研究的一种光色性染料,能使合成纤维织物“染”上周围景物的颜色。穿上这种变色纤维服装去芳草坪上游戏,衣服就一片翠绿;而在红地毯上跳舞,周身便艳红如火;如果穿上它驰骋在晶莹的冰面上,又仿佛银装素裹,把人的服装“融”在自然景色中。(www.daowen.com)

日本的科学家还受蝴蝶的启迪,研究变色衣。原来在南美洲栖息着一种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它靠翅膀中无数显色和不显色磷片,受光的反射和折射显露出艳丽的色彩。科学家便将两种热收缩性不同的聚合物混合织成丝,得到具有潜在“扭曲”性能的扁平断面纤维。用这种丝织衣时,将纤维的扁平面垂直于织物表面,这样,进入肉眼的正反射光减少,而光主要被纤维(或在纤维之间)吸收和反射,便产生变色效应。

英国科学家将液晶材料封闭在由凝胶物质交联而成的微小囊中,再把无数小囊经特殊加工成可印染的油墨。液晶受外界磁、电、光、声、热和外力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当这些因素变化时,液晶分子排列顺序就会变化,从而引起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改变,我们看到的颜色就发生了变化。如英国默克公司推出的一种奇妙的会变色的“液晶”时装,一天24小时内,除了漆黑的夜晚,时刻都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它分为女式和男式两类。女式服装在烈日炎炎时呈纯白色,具有反射热量的功效;进入房间,温度降低,衣服变为浅蓝色;傍晚,随着温度的下降,又呈现出漂亮的玫瑰紫色。男式服装,清晨呈现出明快的棕色,午后呈灰色,晚上呈黑色。

自动变色的新技术研究成功,不仅使民用服装大放异彩,可获得更为奇特的效果,而且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它来制造自动变色的军服,这些军服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色,特别适合部队调遣的需要。春天和夏天军服呈绿色,与大自然的绿色混为一体;秋天为黄绿色,与枯草一色;冬天则为白色,与雪原同色。采用变色纤维制作的伪装服,可随地貌环境的变化而交替变换不同的颜色,为部队的伪装和隐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