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考古学家的研究引发非裔墓园命名之争

考古学家的研究引发非裔墓园命名之争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裔墓园由两部分组成——墓园与展厅。话虽如此,在考古遗址屈指可数的纽约,非裔墓园是发掘最精细,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其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也极不同寻常。在非裔墓园,“政治正确”要从娃娃抓起。非裔墓园的发现和发掘,也是纽约为数不多的考古故事,在工程开发密度如此之高的曼哈顿,这个故事的结局竟是好的。可是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考古学家自认为价值无涉的研究却激起了纽约非裔社群的强烈反弹。黑种人墓园更名为非裔墓园。

考古学家的研究引发非裔墓园命名之争

African Burial Ground National Monument

地址】Ted Weiss Federal Building,290 Broadway

交通地铁①②③ⒶⒸⒿⓏChambersSt

建筑】★★

【丰度】★★

【趣味】★★★

【加成】美国史,★★★★

这段旅程从纽约历史最久远的考古遗址开始。非裔墓园由两部分组成——墓园与展厅。墓园四周被联邦政府的办公机构围绕,乍一看无甚惊奇,展厅位于其中一栋办公楼内,展览规模充其量只能算迷你。话虽如此,在考古遗址屈指可数的纽约,非裔墓园是发掘最精细,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其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也极不同寻常。

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为什么在城市的中心腹地会有一片墓园存在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在这片墓园还在使用的年代,这里并不是城市的中心,而是城市的北郊,这么一说,也就大概能够想象其年代之久远了。种族隔离自黑人登陆美洲的第一刻起,就已是默认的规矩,非裔墓园使用的时期是十八世纪,当时,黑人是不能和白人葬在同一墓园的,所以不管你是从荷兰人手里赎回了身份的自由人,还是劳累而死的奴隶,只要是黑人,就只能葬在城外的野地里。那里原本是一片池塘(也就是第三章中会提到的克莱特池塘),墓园依着池塘西边,到了十八世纪末,纽约用地捉襟见肘,殖民者开始用人工的力量修补起伏不平的曼哈顿,来增加可使用的地块,这片池塘被水渠泄干,用周围小丘的土填进去变成了可以开发的地产,非裔墓园也自此进入了地下长眠。(www.daowen.com)

在非裔墓园,“政治正确”要从娃娃抓起。就怕遇上照本宣科的国家公园管理员,那我先头这句话就成了贬义了。

非裔墓园的发现和发掘,也是纽约为数不多的考古故事,在工程开发密度如此之高的曼哈顿,这个故事的结局竟是好的。1991年春,美国联邦政府的一座新办公楼在市政大厅广场的北面破土动工。按照惯例,工程开工要做环境影响评估,当时没估计到这地下会有考古遗迹,因为曼哈顿在过去几个世纪建设工程太多,没被扰动过的文化层基本不可能存在,谁料等到开工上了大型挖掘机械,挖着挖着居然发现了人骨,还远不止一具,工程不得不停下来。过不多久,纽约周边的所有用得上的考古人员就集结于此,他们根据遗骸的体质特征,基本确定这个遗址是十八世纪专供黑人使用的墓园。

到第二年,这个面积大致相当于一个街区的遗址竟然出土了四百具遗骸,层层堆叠,证明这座墓园不但使用时间很长,而且入葬的人数众多。考古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通过分析骨骼的形态和构成,还有牙齿磨损和萌出的状况,获得了大量关于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的信息。比如说,通过观察脊椎骨之间的关节面的增生,考古学家可以推断出当时这些黑人奴隶或者劳工的劳动强度,因为弯腰越是频繁,负重越是大,关节面的增生就会越严重,十八世纪的黑人劳工一般在三十岁左右就已经有了现在人八十岁的骨骼状况。

可是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考古学家自认为价值无涉的研究却激起了纽约非裔社群的强烈反弹。这原因有二,首先,对一些人来说,考古研究从感情上就很难让人接受,毕竟这是一处见证了血泪的墓园,这些黑人生前受苦受累,死后还不得安宁,对生活在纽约的非裔人群来说,这和挖祖坟没有区别。其次,虽然考古作业的目的很单纯,其成果也不可谓不重要,但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只是一项抢救工程,一旦“障碍”被清理干净,该上马的项目还得上马,高楼就得在墓园原址拔地而起,考古学家们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政府的走狗罢了。

主管联邦政府内务的联邦总务署当时焦头烂额。根据法律,总务署需要每周召开例会汇报工程进度,联邦的钱都是来自纳税人的口袋,这些例会也自然必须向所有人敞开大门,可以随便参与。原本这些例会也就是走个过场,但是事情越闹越大,引来了大量非裔参与例会,有些是来讨论的,有些是来抗议的,有些是来闹场的。他们在例会上痛陈联邦政府粗暴无礼,认为在祖先的墓园上大兴土木是亵渎历史,是羞辱这些为早年建设纽约流血流汗却没有善终的人们。总务署的人说,我们不是要把这些骸骨处理掉啊,我们只是把他们转移而已,挪到四十五米之外的一片公园里保存起来。群众显然不会答应。“我们现在说的是数以千计的非裔先民,具体数字远不止如此,因为好多人都死在了被运来美国的船上,现在你说要花二十五万美元,在大堂里竖块牌子,把他们放进个公园里,就把我们打发了,这就是打我们的脸,意思就是你的祖先的骸骨,还不如建一座办公楼重要?”一位居民如是质问。

当然,非裔墓园的促成,光靠草根闹场是远远不够的,它之所以能幸存下来,离不开多方势力的合力。民间方面,越来越多的宗教人士开始来到现场,安抚和超度被扰动的死者,民众在工地铁丝网上插上祈福的康乃馨,发出无声的抗议。制度方面,联邦总务署属于行政,要受立法制衡,于是墓地现世的次年夏天,纽约州议会召开紧急会议,听证评估这项工程和考古抢救发掘还是否应该继续。学界方面,当时已经发掘了两百多具遗骸,考古学家也是怨声载道,以现有的材料量,十年之内研究都做不完,更别说地下还有大量的骸骨没有动呢。如果总务署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设计,那这不就成了纯粹以清扫障碍为目的,而并无丝毫尊重历史的诚意么。

综合考虑后,国会叫停了建设项目和考古研究,旁听的非裔民众欢呼雀跃。联邦总务署被迫成立了咨询委员会,事事都要论证研讨,不得按照总务署一家之见独断专行。这片墓地这才终于得以被原址保留,已经挖出的骸骨且不论,工程不会再继续向下发掘了。

按照规划,墓地原址上竖起了纪念碑,联邦办公楼的一处偏厅里设立了博物馆黑种人(Negro)墓园更名为非裔(African)墓园。墓园内的纪念碑,一尖一圆相通相连,尖的代表了象征非洲的金字塔,也代表了远渡重洋的一帆奴隶船,圆的代表地球与团结,非洲各个部落文明中代表正能量的字汇被刻在大理石上。坟茔起伏如历史兴替绵延,生者献上的鲜花在青草坡上悄悄盛放。博物馆里保存着非裔墓园的历史和考古信息,在一段重现历史场景的视频里,黑人葬礼上的圣歌咏唱凄婉悠长。在钢筋铁骨成为城市的脊梁之后,当初那些用手为纽约筑梦的人,终于得到了亏欠太久的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