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省图书馆藏地理调查表及其在人口调查中的重要性

甘肃省图书馆藏地理调查表及其在人口调查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省图书馆藏“地理调查表”是目前已知有关这次人口调查最系统、最基础,也最原始的文献之一。通过分析“地理调查表”的基本形制、原由与性质、调查者、附图以及人口调查数据所反映的传统城乡结构、人口性别结构、纳税户和统计户等,可以获取当年人口调查的更多细部的节点和信息,以便更近距离触摸这次人口调查。至今,这批珍贵的原始档案,学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甘肃省图书馆藏地理调查表及其在人口调查中的重要性

晚清民国是中国人口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重要发展期,处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上的宣统人口调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具有现代人口普查意义的人口调查,全面梳理和系统研究这次人口调查的相关文献和数据对于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脉络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图书馆藏“地理调查表”是目前已知有关这次人口调查最系统、最基础,也最原始的文献之一。通过分析“地理调查表”的基本形制、原由与性质、调查者、附图以及人口调查数据所反映的传统城乡结构、人口性别结构、纳税户和统计户等,可以获取当年人口调查的更多细部的节点和信息,以便更近距离触摸这次人口调查。

综合来看,“地理调查表”并未包含所有的调查信息,它只是地方调查信息汇总的一个简表。从表的基本形制和记载内容看,调查数据首先以自然村落为单位进行汇总,然后再逐层上报。至少在甘肃省,警察没有承担任何的调查工作,真正的执行者是举生、监生、武生以及耆老等地方头面人物以及由这些地方头面人物督责的相关人员。调查工作和数据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调查标准各地不统一,上报数据的时间断限参差不齐,尤其对调查“户”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异,人口统计意义上的“户”与作为纳税单位的“户”混杂在一起,这导致了局部地区户均人口波动较大。其二,调查数据中的讹误之处较多,不少调查单元甚至存在户数大于口数的异常数据,这主要是由调查数据汇总上报过程中人为错误造成的。总而言之,对调查数据不同侧面的研究表明,宣统人口调查在甘肃省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执行,调查工作非常细致,调查的户口数据质量相对较高。

甘肃省图书馆藏“地理调查表”数量庞大,数据相对完整,对于研究宣统人口调查、晚清甘肃人口问题、聚落名称及分布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分村汇总的人口调查数据,为微观角度的晚清甘肃人口问题研究提供了绝佳的样本数据。而附记中有关村落中学校、祠、寺、庙、井、泉的记载,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史料。除了甘肃省图书馆集中保存的这批“地理调查表”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地理调查表”散落于甘肃及全国其他省份的民间,这有待于今后不断地去搜集、整理、研究。

【注释】

[1](清)民政部:《民政部奏调查户口章程折并章程》,见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大清新法令1901—1911》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30页。

[2]王士达:《民政部户口调查及各家估计》,《社会科学杂志》1935年第6卷第2期。

[3][美]何炳棣:《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葛剑雄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71—78页。

[4](清)民政部:《民政部奏调查户口章程折并章程》,《大清新法令1901—1911》第一卷,第133页。

[5]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研究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及前瞻——兼评何炳棣的中国人口史研究》,《历史地理》第27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72—177页。

[6]《陕甘总督升允咨送奏定创办甘肃警务章程》,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巡警部档案》,全宗1501—24。

[7]甘肃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公安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36—41页。

[8]张立荣:《清末民初甘肃的警政建设》,广州: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81页。

[9]宣统《灵州地理调查表》,见光绪《宁灵厅志》附录,第168—174页。

[10](清)民政部:《民政部奏调查户口章程折并章程》,见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大清新法令1901—1911》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36页。

[11]路伟东:《农坊制度与雍正敦煌移民》,见《历史地理》第2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10—330页。

[12](清)民政部:《民政部奏调查户口章程折并章程》,《大清新法令1901—1911》第一卷,第134—135页。

[13]宣统人口调查办法,见(清)杨丙荣编:《泾州地理调查表》卷首。(www.daowen.com)

[14]方荣等早在1997年出版的《甘肃历史人口资料汇编》(第1辑先秦至1911年)一书中就对“地理调查表”户口部分进行了初步整理。在其后出版的《甘肃人口史》一书中,又对这批数据进行了汇总,但可惜缺漏较多,亦未做深入研究和分析。至今,这批珍贵的原始档案,学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经笔者在甘肃图书馆认真核对,现存甘肃“地理调查表”共包括65个府、州、县、厅,1997年出版的《甘肃历史人口资料汇编》(第1辑先秦至1911年)仅记载有47个府、州、厅、县的调查数据。前此出版的拙著《清代陕甘人口专题研究》及拙稿《宣统人口调查“地理调查表”甘肃分村户口数据分析》(见《历史地理》第2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02—412页)统计数据并不完整,在此致歉。

[15]清代甘肃州县分辖体制独具特色,但传统行政区划论著中多对此语焉不详,胡恒对此有详细考证。见胡恒撰《清代甘肃分征佐贰与州县分辖》(《史学月刊》2013年第6期)。从现存“地理调查表”登记数据来看,清末各分州分县,皆有实土民户,与其他州县无异,此可作为一原始档案佐证。

[16]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3年6月。

[17]牛平汉:《清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第462—477页;傅林祥、林涓、任玉雪、王卫东:《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82页。

[18]胡恒:《清代甘肃分征佐贰与州县分辖》,《史学月刊》2013年第6期。

[19](清)张鉴渊编:《宁朔县地理调查表》,甘肃省图书馆藏,索书号:675.75/103.79。

[20]陈长蘅:《人口》,民国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表一。

[21]葛剑雄主编,侯杨方著:《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6页。

[22]女性人口遗漏较多是中国人口统计历史上的常例,即使在现代的历次人口普查中也不可避免,尤其是出生性别比

[23](清)崔纯祖编:《化平川直隶厅地理调查表》,甘肃省图书馆藏,索书号:671.65/333.79。

[24]路伟东:《宣统人口调查“地理调查表”甘肃分村户口数据分析》,见《历史地理》第2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02—412页。

[25]道光《敦煌县志》关于道光十年户数的记载,前后讹误颇多,如卷二《地理志·田赋》中记载有2418户,但根据各隅田亩数统计实际应为2458户,但《户口乡农坊甲附》中的记载又为2448户,今以实际田亩数推测数据为准。

[26]明驼:《河西见闻记》,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20页。

[27]道光《敦煌县志》卷七《杂类·风俗》;光绪《敦煌乡土志·杂类·风俗》。

[28]民国《安西县各项调查表》,甘肃省图书馆藏,索书号:671.65/509.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