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神笔马良》:一个励志童话,马良与神笔共创奇迹

《神笔马良》:一个励志童话,马良与神笔共创奇迹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着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使人读后无不称快。这篇童话的情节生动,马良的形象鲜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样的语言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使情节曲折有趣。

《神笔马良》:一个励志童话,马良与神笔共创奇迹

童话是比较适合幼龄学生阅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童话作品,诸如《海的女儿》《小蝌蚪找妈妈》《小猴子下山》《乌鸦喝水》等。低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尚未发育成熟,但他们的感性思维丰富,他们爱唱、爱跳、爱动、爱表现,喜欢富有神奇色彩的童话故事,喜欢在故事中寻找自己的快乐,希望自己也能拥有童话故事中白马王子的英勇、白雪公主的美丽、魔镜的魔力、圣诞老人的智慧和法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索,结合具体实际创新童话教学方式,以求得高质、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成果。

1.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

童话根据儿童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运用夸张手法编写故事,塑造形象,情节适合儿童的想象,有生活的情趣,从而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诸如我们所接触过的《神笔马良》《东郭先生和狼》《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当然,这种幻想从根本上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它是将生活的本质方面通过幻想的形式加以集中、概括、提炼、升华,并给予艺术化的处理。这种幻想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情节虽然离奇可笑,但必须使人感到合乎情理。

2.自然界“社会化”,社会生活“童话化”

它以儿童理解的人或事物为描写对象,往往把自然界“社会化”,把社会生活“童话化”。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在童话世界里,牛羊会说话,木偶能旅行,人死能复生,咒语会变出金银珠宝,桌布可生出山珍海味,衣服能刀枪不入……(www.daowen.com)

3.故事性强,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

童话故事大多是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着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使人读后无不称快。这篇童话的情节生动,马良的形象鲜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4.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活泼、准确、朴素。从表达效果上来讲,童话多用拟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善良的渔夫和贪婪凶残的老太婆构成鲜明的对比,一些情节、景物的反复叙述,形成了有节奏的反复。这样的语言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使情节曲折有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