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鲁迅笔下的阿长:〈朝花夕拾〉的教学实录与点评

鲁迅笔下的阿长:〈朝花夕拾〉的教学实录与点评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阿长与〈山海经〉》第7段:“哥儿,你牢牢记住!”《朝花夕拾》中多篇写到了阿长,我们一起再来品一品。表达了小鲁迅对阿长的憎恨之情。

鲁迅笔下的阿长:〈朝花夕拾〉的教学实录与点评

1.实录(南通市东方中学 郭小平)

师:同学们,我们初一曾学过鲁迅的一篇散文《从百草园三味书屋》,那妙趣横生、充满童趣的百草园,留下了作者快乐的童年记忆,园子里还有一位给他讲美女蛇故事的人,大家还记得吗?

生:长妈妈。(学生齐说。)

师:你觉得百草园中的阿长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我觉得长妈妈是一个粗鲁、迷信、知识又不渊博的人。

生:我觉得长妈妈多嘴,爱告状。

师:你从哪里读到的呢?

生:《阿长与〈山海经〉》。

师:哪位同学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回答?

生:老师问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中的阿长。(课堂里一片笑声。)

师:哦,原来只读一篇文章对阿长了解是不全面的,那么读了《朝花夕拾》这本书,你对阿长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鲁迅笔下的阿长。(板书:鲁迅笔下的阿长。)(屏显:鲁迅笔下的阿长——读《朝花夕拾》整本书。)

(了解阿长,初识情感。)

师:请同学们用两个词语概括评价《朝花夕拾》中阿长的人物形象,写在本子上,然后组内交流,请四个小组的代表把结果写到黑板上,每组不超过三个词语。

师:好,大家看看黑板上对阿长的评价,有什么发现呢?

生:善良、迷信、粗鲁三个词语出现得多。

师:看来,大家对阿长的认识基本达成一致。

师:作者是怎样写阿长的呢?这样写流露了作者对阿长怎样的情感呢?《朝花夕拾》中多处谈到了阿长,请同学们在你最喜欢的一处做批注,然后说给组里人听听,每小组推选代表与大家分享。

生:《阿长与〈山海经〉》第3段: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这里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阿长的饶舌、唠叨和行为粗鲁,与后面阿长的美好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写了作者对阿长的不佩服和讨厌。

师:你关注了语言、动作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同时抓住了“不佩服”和“讨厌”这两个关键词概括作者的情感,真好。结合整本书的阅读,你觉得作者这样描写阿长是与后文对比吗?请同学们思考并做好标记。

生:《阿长与〈山海经〉》第2段: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此处写了阿长名字的来历,表现鲁迅及其家人对她的名字也并不关心,可见她的身份卑微,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一个普通劳动妇女。

师(追问):阿长不在乎大家对她的称呼吗?

生:在乎的,她给小鲁迅讲了自己是有名字的,只是因为自己地位低下而不敢不接受。

师:渴望被别人叫自己的名字,阿长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请同学们走进书中,去寻找这样的阿长。

生:思考片刻,摇头。

师:没关系,我们读着读着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

同学们,我们继续研读《阿长与〈山海经〉》第2段,这段文字除了写阿长名字的由来,还有外貌描写,“黄胖而矮”中“矮”与阿长的“长”这一鲜明对比,又是极大的讽刺,突出阿长的可怜与可悲。老师想问大家,阿长真的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消极无望地苦挨着自己的生活了吗?

生:没有,她很乐观。(多数学生赞同。)

生:老师,我觉得阿长还渴望幸福。

师追问:你从哪里读出了这样的阿长呢?

生:《阿长与〈山海经〉》第7段:“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这里运用了语言描写,体现了阿长的愚昧麻木,但又渴望幸福,渴望平安的性格特点。

师:说得好。本段中,阿长交代小鲁迅在最重要的时刻“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称呼她‘阿妈’”,你有什么发现?

生:她在乎自己的名字,维护自己的尊严。

师:你带着问题阅读很专注,真好!同学们,阅读不要着急,有些困惑读着读着自然豁然开朗。《朝花夕拾》中多篇写到了阿长,我们一起再来品一品。

生:《狗·猫·鼠》第14段,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

这里“轻轻地”体现了阿长的小心翼翼、提心吊胆,但同时又说明她曾有撒谎的不良记录。表达了小鲁迅对阿长的憎恨之情。

师:你能敏锐捕捉到“轻轻地”这个形容词,并真实具体分析了阿长的紧张、害怕有矛盾的心理。请你说说阿长为什么要告诉小鲁迅呢?

生:“以为我等得太苦了”这句话可以看出,阿长出于对作者的疼爱。

师:很棒,你已阅读到了阿长的心灵深处。战胜阿长矛盾纠结心理的是她对作者的爱。同学们,阿长对作者的爱在书中多处有体现,你发现了吗?

生:《五猖会》第15段: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运用了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描写,体现了阿长的无奈和等我背书时的焦急和担心,表现出阿长善良的本性和对作者浓浓的关爱。

师:你读得很细致,你能猜猜当时的小鲁迅心里想什么吗?

生:阿长,快来救救我呀,你不是有神力吗?

师:嗯,可见小鲁迅对阿长的依赖。那么,阿长此时为什么不站起来救救小鲁迅呢?

生:因为她身份卑微,是个保姆,在当时,封建社会尊卑观念很强,她是下人没有发言权。

师追问:你觉得成年的鲁迅回忆此事时,还会像儿时一样责怪阿长当时的不营救吗?

生:不会的。(大家齐回答。)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那是封建制度造成的。

师:谢谢你的分享,老师和你的想法一样,同学们,作者在文中直指封建制度,《二十四孝图》中也有体现,你发现了吗?

生(立即举手回答):第11段: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

这句话告诉我们阿长只是一个代表,这种现象在当时社会是普遍的,儿时的鲁迅也许好奇、厌烦,但成年的作者对此是讽刺与批判的,而他所针对的是当时的封建社会。(此时课堂上掌声响起。)

师:你的分析客观、全面且有深度,看来你不仅读懂了阿长,也走进了作者的心中。真的为你喝彩!

师:在作者的笔下,通过传神的人物描绘、朴素的语言、多层次、多角度地把一个形象真实而立体的阿长展现在读者面前。

生:“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这句语言描写表现了阿长的善良、善解人意和对小鲁迅的疼爱。(学生突然举手回答)

师:你很勇敢,补充得很精彩。同学们,读到此句,我们可以通过语言透视到阿长买到这本书时和把书送给小鲁迅时的心理,那是一种窃喜、一份释怀……同样,我们也可以想象小鲁迅从阿长的手中接过《山海经》时震惊的神情,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思考:成年的鲁迅在回忆得到《山海经》时对阿长复杂的情感。

(梳理情感,品味深情。)

(老师要求:1.结合相关情节,用文中的关键语句概括。2.结合导学案小组交流后展示。)

生:作者知道阿长谋害了隐鼠时,“憎恶”她;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实在不大佩服、厌烦她;讲长毛的故事时,作者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后来也“逐渐淡漠”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师:请一名同学读读《阿长与〈山海经〉》第30、31段。

屏显:“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www.daowen.com)

(生读得平淡无力。)

师:请同桌点评一下他的朗读。

生:语调没有变化,没有感情,声音也小。

师:语言是表情达意的,请说说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作者对阿长怎样的情感?

生:怀念、愧疚。

师:还有吗?思考一下“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两句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生:同情和祝福。

师:好,没有爱就没有同情和祝福,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请你再来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但声音还是比较小。)

师:同学们,言为心声啊,作者以朴质的语言表达了对阿长真挚的情感,让我们带着作者对阿长的同情、怀念、愧疚与深深的缅怀和祝福再来齐读这段文字。

生(齐读):学生们读得投入、读得用情。

师:在作者笔下,一个可怜、可爱、可敬的阿长跃然纸上。我们再来思考黑板上大家对阿长形象的概括性评价,那个粗俗丑陋、愚昧无知,甚至让作者憎恶、厌烦的阿长似乎已渐渐远去。那么,作者对阿长形象的多处描写还是对比吗?

生(齐):不是。

师:你来回答(指名。),这是什么手法呀?

生:欲扬先抑。

师:鲁迅对阿长的情感在表达上其实是层层蓄势,最后达到情感的升华。周作人在他的作品中是这样写阿长的,请同学朗读并说说读出了什么?

屏显: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作“做妈妈”。),平常也不回家去,直到了临死,或者就死在主人家里。——止庵《周作人讲解鲁迅》

生:阿长在周作人眼里就是一位处于社会底层的保姆,他对阿长比较冷漠。

师:这与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情感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一向不信鬼神的鲁迅却祈求地母让阿长漂泊的魂灵能够安顿下来,是什么让鲁迅超越了情感的疆界呢?作为读者,我们不禁有这样的疑问,阿长仅仅是鲁迅的保姆吗?(板书:保姆。)请同学们以读者的角度讨论一下。然后请组长推荐一位代表来发言。

(阿长似谁,有何影响。)

生:我们组认为阿长不仅仅是一个保姆,长妈妈在百草园给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让小鲁迅注意安全,保护自己,阿长已经把鲁迅当成亲人了。(板书:亲人。)

生:不识几个字的阿长用自己微薄的薪水,一年中短短几天的假期,帮小鲁迅买到了《山海经》。

师:是的,阿长克服困难给小鲁迅买了《山海经》,这超越了一个保姆的身份,才使得作者在得到《山海经》时感到震悚,正是这种超越血缘的爱,让本来不可能有关联的阿长与《山海经》之间建立了联系,《山海经》是什么对阿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已融入了阿长的生命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师:同学们,当你们焦急地渴望得到一件心爱的东西时,是谁全力帮你们得到它呢?

生:母亲。

生:我们组认为阿长是小鲁迅的老师,儿时的鲁迅好奇心强,阿长给鲁迅讲故事、风俗,加深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了解。阿长告诉了鲁迅许多道理和规矩,虽然有的感觉可笑,也是为孩子着想,就像老师对学生的悉心教导一样。阿长还给鲁迅买了《山海经》,激发了小鲁迅对文学和绘画的的热爱,有启蒙的作用。

师:有道理,(板书:老师。)你还能穿越时空建立与自己的链接,读书就是要读出自己,这才是真读书,很棒!谁说说《山海经》是怎样的书?

生:读:《山海经》地理类古籍。记古代山川、地理、资源物产、民情风俗、医药巫卜等,包括大量上古有关舆地、方物及其他的神话传说……人面的兽;九头的蛇……由此更增加了“搜集绘图的书”的兴趣。(《鲁迅大辞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师:你懂得在正规文献中查找资料,并且标注资料出处,这个习惯值得我们学习。《朝花夕拾》确有写到鲁迅对绘画的兴趣,回忆一下。

生:鲁迅儿时在“三味书屋”上课时偷偷地描绣像。

生:还有《藤野先生》中鲁迅为追求美术的美把血管给画移位了。

师:一本木刻的有画的《山海经》让鲁迅一生与美术结下不解之缘。他在书刊设计和插图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编辑的《铁流》《译文》等杂志加入了大量的插图,版式设计也十分调和。

屏显:“鲁迅的爱好艺术,自幼已然,爱看戏,爱描画;中年则研究汉代画像;晚年则提倡版画。”(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

师:在听长毛故事时,被调侃无用的阿长,严肃地与处于主人地位的小鲁迅进行辩驳,没有等级、没有主仆、没有血缘关系,他们之间平等而亲密,书中也多处写到,你发现了吗?

生:阿长私下里告诉小鲁迅自己是有名字的,和别人不敢说。

师:还有,被父亲强迫背书时,小鲁迅渴望阿长的营救,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伙伴(朋友)。(板书:伙伴。)

师:正是阿长在鲁迅的人生中扮演了这么多角色,才使得鲁迅念念不忘。那么,鲁迅为什么在阿长辞世30年以后想起写《朝花夕拾》来怀念阿长呢?

生:我们要查找作者及作品介绍,关注写作背景。

师:是的,读书要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也要读小引(前言或序言),有的书后面附有后序(跋)。同学们,在鲁迅颠沛流离的人生的低谷,想起其幼时陪伴左右的长妈妈,那是鲁迅心灵的慰藉,是寒夜中的一点温暖,作者把这些美好的回忆比喻成了什么?

生:花。

师:什么时候的花?

生:早晨的花。

师:是呀,阿长就是鲁迅夕拾的朝花中最芬芳的一朵。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像阿长一样普普通通,又有缺点的人,但是许多年后,这样的人也许就成为我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回忆,鲁迅笔下的阿长是否在提醒着我们要善待身边的这些人呢?老师不想告诉大家我的感受,等同学们长大以后,再读《朝花夕拾》的时候,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对鲁迅笔下的阿长有更深刻的思考与发现。同学们,下课。

2.点评(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继华)

毋庸置疑,小平老师《鲁迅笔下的阿长》这堂课,是关于“整本书阅读”的一节优秀课。亮点颇多,耐人寻味。

第一,“课眼”聚得巧。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当然,课也有“眼”。“课眼”谓何?“课眼”是让课堂设计得以最优化的方法,是文本中最值得学生掌握的内容,是让学生以最经济的时间形成语文素养的策略。它具备“统摄性、独特性、向生性、简约性、高效性、普适性”六大特征,通常包括“设计方法、文本内容、生成素养策略”三种类型。聚焦课眼,效应很大。可以让教学更简约,课堂更清新,不蔓不枝;可以让教学更丰厚,课堂能够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可以让教学更有韵味,课堂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美的享受与恒久的回味。

教一篇课文要抓“课眼”,导读一本书也不例外。教一篇课文,关注的“课眼”是一、两个,而导读整本书,则可能是一组、一群,或者说是一个系列,因为导读整本书不是一、两个课时可以完成的。《朝花夕拾》的课眼并不好抓,正如鲁迅先生自己在这本散文集的“小引”中写道:“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或许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文体确实有点乱,有的篇什议论很多,有的则以记叙为主,难以捉摸。但是小平老师别出心裁,匠心独运,紧紧扣住了《朝花夕拾》里面“阿长”这样一个人物。因为阿长这个人物,在《朝花夕拾》中“若隐若现”,抓住她,可以将十篇文章尽可能串联、贯通起来,从而给学生阅读这整本书以可靠的凭依和有效的示范。人物“阿长”,从类型看,属于文本内容方面的“课眼”。

“课眼”,也有老师称之为“支点”。以阿长为“支点”好在哪里?最关键就在于切口比较小。切口小,可以挖得深,同时易于以小见大、窥斑见豹,便于化点为线,连线成面。孩子们能够通过对鲁迅笔下阿长的赏鉴,渐渐学会赏析鲁迅笔下的父亲、三味书屋的先生、给父亲看病的老中医、衍太太、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可起举一反三之效,以便将《朝花夕拾》整本书的阅读推向纵深。

第二,“主问”设得好。

化内容为问题,是语文教学常用之法,而主问题的预设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不难看出,小平老师的这堂课设有三个主问题,分别是“阿长的人物形象如何”“鲁迅对阿长的情感怎样”“阿长对鲁迅有哪些影响”。打眼一看,三个问题平淡无奇,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

第一个问题回答“是什么”,即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个问题解决“怎么样”,也就是鲁迅对阿长的情感怎样;第三个问题追寻“为什么”,即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回忆阿长。主问题之间的关系是由外到内,从形至质,自浅入深,即此及彼的,前三者层层深入,后者宕开一笔,这样,三个主问题将一个立体的课堂架构清晰地呈现在听课者面前。尤其是透过第三个问题的全方位对话,孩子们深刻领悟到,阿长不仅仅是鲁迅先生的保姆、伙伴,更是慈爱的母亲、启蒙的恩师。如此一来,一个旧社会下层女子丰满可亲的形象,立刻呈现在学生眼前,孩子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也油然而生。

然而小平老师的教学并没有戛然而止,主问题虽基本解决,但仍余音绕梁,于是老师适时对学生发出了两重追问,作为主问题的延宕。一重追问:鲁迅先生为什么在阿长辞世30年以后想起写《朝花夕拾》来怀念阿长呢?师生没有立求答案,而是在了解作者其人、阅读了写作背景、小引、跋等之后,自然得出结论:长妈妈是鲁迅先生在颠沛流离的人生低谷时心灵的慰藉,是鲁迅先生“夕拾”的“朝花”中最芬芳的一朵。先生笔下的阿长是如此,其他诸如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是不是也如此,或者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一追问,让课堂顿显厚重,整本书导读的精髓隐含其间,给学生与听课者深刻的启迪。二重追问: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像阿长一样普普通通,又有缺点的人,但是许多年后,这样的人也许就成为我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回忆,鲁迅笔下的阿长是否在提醒着我们要善待身边的这些人呢?小平老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期待学生去深刻地思考并力求发现。这一问,不仅更增课堂厚重感,而且将阅读行为、阅读感受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让孩子们久久回味,课堂在深沉、韵味感之外又新添了意境!

第三,“起点”定得准。

综观整堂课,老师导读有致,学生配合默契,氛围轻松和谐。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平老师的导读难度或高度,始终基于孩子们阅读的原初感受;导读的凭借,始终是文本的语言。一基于儿童,一立足于文本,可以说,这样的逻辑起点定得很准,完全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始终萦绕着语文味儿;也只有这样,教学主体性才得以突出,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才可能不断闪现、语文素养才可能渐渐形成。

如当学生读到《狗·猫·鼠》“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一段时分析说:这里“轻轻地”体现了阿长的小心翼翼、提心吊胆,但同时又说明她曾有撒谎的不良记录。扣紧“轻轻地”一词深入现象的本质,可见孩子颇具悟性。当老师追问:你能说说阿长为什么要告诉小鲁迅呢?孩子回答,阿长“以为我等得太苦了”,阿长之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矛盾纠结心理,完全出于对作者的疼爱。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语言的涵泳中,孩子们已经触摸至阿长的心灵深处。

再比如师生赏析《五猖会》第15段“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一句时有这样的对话。老师问,阿长此时为什么不站起来救救小鲁迅呢?学生认为,她身份卑微,是个保姆,在当时封建社会尊卑观念很强,她是下人没有发言权。老师追问,你觉得成年的鲁迅回忆此事时,会责怪阿长当时的不营救吗?学生齐答,不会的。老师追问理由,学生指出那是封建制度造成的,与阿长无关。理解精准,孩子们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这样的引导是真引导,这样的阅读是真阅读。

第四,“背景”链得真。

这里的“真”是有价值,合规律的意思。语文课堂中的任何环节,都应该有价值,都应该直接指向教学目标,间接指向学生素养,否则就是无用的枝节。

我们知道,包括整本书阅读在内的文本解读,免不了要链接各类背景材料,但很多时候,诸多老师,就其而言,或多或少有为了展示而展示的现象,教学设计缺少对背景呈现价值的叩问,徒糜课堂时间。然而小平老师的这堂课却不是这样,其相关背景资料的呈现恰到好处。课堂中链接到的背景资料主要涉及三个内容:《鲁迅大辞典》、止庵《周作人讲解鲁迅》、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第一处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后两处是老师链接的,三处呈现都比较贴切。

先看第一处内容《鲁迅大辞典》。在讨论阿长的角色意义时,有一组学生提出“阿长是小鲁迅的老师”的观点。为了支撑这一观点,他们展示了《鲁迅大辞典》中一段话“《山海经》地理类古籍。记古代山川、地理、资源物产、民情风俗、医药巫卜等,包括大量上古有关舆地、方物及其他的神话传说……人面的兽;九头的蛇……由此更增加了搜集绘图的书的兴趣”,适时介绍了《山海经》是一本怎样的书,以及该书对鲁迅养成绘画兴趣有怎样的影响。事实也正是如此,正因为阿长这一启蒙老师所赠《山海经》的影响,鲁迅对绘画颇感兴趣,一生与美术结下不解之缘,成人之后在书刊设计和插图方面也颇有建树,由他编辑的《铁流》《译文》等杂志加入的大量插图,与版式设计也十分协调。为了鼓励学生,老师也及时呈现了第三处,即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里面的文字:“鲁迅的爱好艺术,自幼已然,爱看戏,爱描画;中年则研究汉代画像;晚年则提倡版画。”有力佐证了学生观点,给予他们充分肯定,为其后续阅读注入了强劲动力。第二处止庵《周作人讲解鲁迅》中的内容,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弟弟周作人和鲁迅对待阿长态度的异同,突出鲁迅对阿长的真情。兄弟俩不同的情感,其实情有可原,在那个封建大家庭里,阿长可能照顾更多的是鲁迅。总之,背景这样呈现,值得充分肯定并大力提倡,因为这是真正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