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

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中职学生,我们要学会借力“多位一体”的安全防护体系。

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生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广,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综合来看,导致中职学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既有学生个体原因,又有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管理不完善、不到位,以及社会整体环境的某些负面影响。

(一)发生安全事故的基本原因

1.学生个体原因

(1)心理发育不成熟、不稳定,易冲动中职学生仍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思想认识简单,自我控制力差,遇事易冲动且不能预计可能导致的后果,当不安全因素到来时,往往造成比较大的伤害。

(2)不良情绪的影响,易失控情绪的好坏决定处理事物的结果。中职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易激动、易兴奋,其行为更容易受情绪的控制。不良情绪会使中职学生焦虑、冲动、愤怒、消极、忧郁等,甚至导致中职学生做出一些违背道德法律法规的事情。

(3)抗挫折能力差,易偏激中职学生在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时,其心理承受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有些学生抗挫折能力较差,遇到问题悲观沮丧、意志消沉,心情压抑,不愿与他人沟通倾诉,长此以往便会形成巨大的心理障碍,就可能采取过激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4)法制观念淡薄,易任性学生群体是家庭的宠儿,是社会的关注焦点。随着中职学生学习、生活大环境的改变,过度地、不恰当地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中职学生的宠溺,造成中职学生法治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和规矩意识,遇事容易任性而为,不明确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5)实训操作规程不熟悉、不规范,易违规中职学生大都自律能力较差,自我要求相对松懈。对实训操作规程满足于一知半解,对操作技能掌握不到位,实训操作动作不严谨、不规范,易发生违规操作,造成伤害。

2.家庭原因

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教育价值,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必然造成中职学生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不足,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发展,甚至导致问题的发生。

3.学校原因

(1)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绝大多数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各种安全制度、安全措施等都比较完备。但日常安全工作中仍然存在执行不力、督查不实、隐患排查整治落不到实处、教职工教育管理责任心不强、教育方法不当、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等问题,造成师生的安全意识不强、防范能力较低,致使学校在安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疏忽和纰漏。

(2)专业技能训练要求标准低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立足社会竞争的根本依仗,其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中职学生的竞争力大小。然而在日常专业技能学习中,存在训练要求标准低的现象,导致部分中职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不熟练、不规范,不能保证在实训操作中的安全规范,特别是带有危险性的机电类实训操作,极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4.社会原因

(1)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影响学校是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离不开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近些年,一些不法分子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防范能力较弱的在校中职学生,暴力伤害、敲诈勒索、违法“校园贷”、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问题,给学校和中职学生带来极大的伤害。

(2)不良信息的传播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大众媒介手段已经成为联系社会各方的重要纽带,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已经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全覆盖,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传播真、善、美,又可以传播假、恶、丑。换句话说,大众传媒在发挥积极效用的同时,个别不良传媒为了利益,不负责、没有底线甚至别有用心地传播一些不良信息,严重影响、误导了群众,特别是模仿欲强、是非辨别能力差的中职学生群体,思想观念、行为处事等被严重误导和扭曲。

想一想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预防、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呢?

(二)安全事故的基本预防措施(www.daowen.com)

1.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学校的安全制度

学校的安全制度,都是依据日常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制度要求。作为在校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明确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确保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比如熟悉学校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当意外事故发生的时候,知道该如何躲避风险和伤害,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报警求助等;学习掌握消防安全制度,明确不违规抽烟、不玩火,不私接乱拉电线,爱护消防设施等;学习食品卫生安全制度,懂得什么样的食品是安全的,发生食品中毒时应该如何自救等常识;学习实训实习管理制度,明确实训课上应该如何安全、规范地操作,保障自身和同学的人身安全。

2.加强自身的安全风险意识

中职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转变期,对待安全缺少敬畏心,缺乏对风险的识别、判断能力,意识不到风险的严重后果。如闯红灯的危险后果、实训操作不遵守操作规程的严重后果等。只有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安全,明确“安全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加强自身的安全风险意识,时刻保持对安全的敬畏之心,才能使安全成为每个中职学生的自觉习惯,避免因缺乏对危险后果的正确认知而酿成意外事故。

3.保持阳光健康的心理状态

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中职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直面学习生活中的矛盾和内心冲突,正确应对挫折,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增强解决成长、心理困惑或行为问题的能力,避免因心理原因引发的突发事故。

4.增强自我防护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危险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在危险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良好的防护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迅速采取合理有效的自护、自救措施,防止或减少危险的伤害。

5.借力“多位一体”的安全防护体系

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建立了“多位一体”的安全防护体系,社会多部门共同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等安全状况,消除各种隐患,时刻关注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中职学生,我们要学会借力“多位一体”的安全防护体系。

(1)当遇到危险的时候,要懂得如何向相关部门或人员求助、报警,寻求帮助和庇护。

(2)积极参与社会职能部门到学校组织的专题活动,比如“法院来说法”“派出所讲治安”“消防部门查隐患”“卫生防疫讲疾控”等,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身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积极走出去,到社会机构去参观、实践。比如,参观工厂里工人的工作状况,懂得知识技能的重要、体谅父母的辛劳;到社区参加“文明社区和谐共建”公益活动,宣传文明言行、整顿文明环境等,懂得文明和谐的珍贵;参观法院的教育基地,懂得遵规守法的重要。

思考与活动

1.邀请专业人士(比如交警、法官等)进校园进行专题讲座,引导、教育中职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2.自主开展一次“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