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们仍然是工人阶级吗?

我们仍然是工人阶级吗?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这种资本主义的全球统治相对应的,永远是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是最彻底的反抗资本主义阶级压迫、最具有战斗精神的阶级,是带领人类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领导阶级。马克思主义是否还需要把开创未来新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工人阶级身上?富裕起来的工人阶级还能战斗吗?

我们仍然是工人阶级吗?

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在发生重要的变化。今天全球化的深广发展是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所难以想象的,但有一点是不曾变过的,那就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预言的那样:资产阶级在“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逻辑是这样的:开始时,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想尽办法扩大产品销路;后来,他们用各种办法迫使世界上一切国家和民族都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推行资本主义的文明和价值观念。在这种过程中,资本主义不断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使人口在城市密集起来,让生产资料集中起来,把越来越多的财产集聚到少数几个资本家手里;最后,这种经济的集中让从属于不同民族,拥有不同法律、民族和阶级利益的国家日益同化为统一的政府,这种同化产生政治的集中,而这种集中意味着资产阶级在全球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这个世界,我们就不能否认马克思所说的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今天,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活动已经越来越从单纯的经济领域,逐渐扩展到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他们控制产品生产,控制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垄断销售市场,垄断金融资本,掌控贸易规则的制定和裁决,订立关税同盟,推行金元外交,控制民族国家的政治统治,用温和的极具伪装性的文化影视作品输出资本主义世界的价值观念,实质上都是为了让其他民族国家逐渐失去其独立性,以使资本谋求在该国的至高统治地位。

与这种资本主义的全球统治相对应的,永远是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只是这一天的到来需要经过更漫长的时间和阶级矛盾的持续积累,不能因为今天尚且看不到,就矢口否认这种客观趋势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是最彻底的反抗资本主义阶级压迫、最具有战斗精神的阶级,是带领人类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领导阶级。如今,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有些已经富裕了,而贫穷落后的国家甚至连现代化工业都没有建立起来,更不可能孕育出成规模的、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工人阶级这个群体。

在我国,如今已经弱化了阶级的概念,除了在生产线上日复一日劳动的产业工人外,技术人员、行政职员、知识分子、社区服务人员、公务员律师等都是定时领取工资的人,但你很难界定他们所属的阶级。原来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正在变成有房子、有车子、有票子,能受到良好教育,能享受不错的医疗保障,可以有时间去国内外旅游的“有产”人士。如果用现在流行的阶层概念来划分,这些人中的很多已经进入了“中产阶层”。

那么,他们是否还是无产阶级?阶级的概念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否还需要把开创未来新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工人阶级身上?富裕起来的工人阶级还能战斗吗?

“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马克思的这句话可以当作一个判断标准,无论你现在属于哪个阶层,只要你需要一份工作来维持自己和自己家庭的生存,而不论这份工作能给你带来的收入在多大程度上暂时超出你现在的生活成本,你都仍然属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因为你一旦失去这份赖以生存的工作,你就会陷入财务困境,比如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无法维持原有生活水准,无法维护社会关系等。

很多凭借自己的独特技能和能力生存的知识分子、律师、工程师,他们的薪资水平超出普通劳动者很多倍,他们也不会认同自己属于工人阶级的一员。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真的不是无产阶级。但是,当他们失去被雇用的价值后(在资本主义社会尤其如此),会因为年龄偏大、意外事故、疾病、科技进步淘汰某些工种等种种原因被辞退,他们之前所属的阶层会迅速崩塌下来。所以,阶层状态是非常不稳定的,你要把自己现在供职的单位、平台的光环全都卸下,把职位赋予你的荣耀全部撇去,剩下的那些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才是你最稳固的状态。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动力,在没有从本质上解决所有制问题之前,目前的人类社会仍然是阶级的社会,阶级斗争仍没有消亡。所以,我们看到的阶层分化只是一种过程状态,并不是最本质的状态。也许从表面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真正的无产阶级的力量被越来越多的金钱与资本力量所消解,但从全球来看,从阶层自身的不稳固性来看,其实无产阶级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阶级属性,中产阶层仍然属于无产阶级。

那么,无产阶级还能战斗吗?(www.daowen.com)

首先,无论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在的19世纪,还是在21世纪的今天,工人阶级首先会因为经济利益而奋起反抗,这是他们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直接原因。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每一次爆发,都伴随着工人阶级生存条件的恶化,也伴随着他们的反抗,但是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调节空间还没有用尽,统治阶级政权的镇压力量也是足够的,所以并不能指望发生一两次经济危机,就能催生一批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社会主义新政权,这是空想和幻想。

其次,今天的工人阶级受到更多的外界干扰,他们的阶级自觉性仍然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和启发才能迸发出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蒙蔽,产生了类似宗教崇拜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逐渐控制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使之普遍物化,商品生产者最关心的永远是用自己的产品能够换取多少别人的产品,所以在资本主义世界生活的大部分人都不能脱离拜物、拜金、资本至上的认识。工人阶级会因为暂时改善的待遇、工作条件、物质基础动摇斗争精神,他们也会在资产阶级提出的超前消费、借贷消费、娱乐至死等观念的熏陶下被瓦解分化,并不断失去阶级自觉性,这也是不论在19世纪还是在今天,工人阶级从情感上都较愿意接受妥协的、温和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而不是主张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因之一。

最后,无产阶级的战斗性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发生变化,而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便利的世界交通、全球互联的通信网络、高频次的人员国际交往等优势是前所未有的,被新科学技术训练和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从总体上来看是更具有国际性和组织性的。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世界经济持续的低迷,工人阶级的贫困、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国家爆发了全国性罢工和抗议示威活动,2009年1月29日,法国各地共发生200多场示威游行,有近250万人走上街头要求政府在经济危机中保护他们的利益。2013年印度尼西亚80个工业区超过200万工人大罢工,要求提高工资;2014年德国交通运输行业工人大罢工导致全国交通完全瘫痪;美国2014年以来大大小小的罢工事件也层出不穷,如炼油业工人、通用汽车工人、码头工人罢工规模都在数万人之上。

必须在这里重复一下列宁曾经说过的这句话:“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2]列宁认为,工人运动如果不从自发状态上升到自觉状态,就总是会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支配,而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工人,把工人运动纳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

所以,工人阶级的战斗力,取决于共产党这个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和团结更多的工人,进行无产阶级的自觉的阶级斗争。

如此,阶级斗争这个理论既没有过时,也没有失去其现实依据和未来的可能性。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6页。

[2]《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7-3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