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试卷整体情况及差异分析

试卷整体情况及差异分析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来看,这些试卷在结构形式上有较大的差异,下面从题量、题型、考查内容等方面来具体分析。有的学校只要求写一篇作文,如1941年北京大学试题“最有益于我的师友和最有益于我的书籍”。大多数学校试卷设两到三个题目,极小学校超过五个题目。由于受西方文法分析的影响,有些试卷出现文法试题,但是填空、选择题几乎没有。

试卷整体情况及差异分析

总体来看,这些试卷在结构形式上有较大的差异,下面从题量、题型、考查内容等方面来具体分析。

1.题量较小。有的学校只要求写一篇作文,如1941年北京大学试题“最有益于我的师友和最有益于我的书籍”。大多数学校试卷设两到三个题目(这里指大题目,如“常识”或“文法”,下面有几个小题),极小学校超过五个题目。1933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设了五个考题,在同年的高校语文试题里面是数量最多的。

2.题型多样,方式灵活。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考作文。除作文外,采用最多的题型是文白互译,其次是加标点,如“加标点并译之”(辅仁大学,1943)“语体化为文言”(北京大学,1943)。另外,简述题也占很大比重。由于受西方文法分析的影响,有些试卷出现文法试题,但是填空、选择题几乎没有。(www.daowen.com)

3.考查内容丰富,范围很广。内容覆盖以下方面:第一,语文基础知识,如“六书”的名称,历代作家、作品,平仄、用韵,文法(主要考查辞格、句子成分分析、词性及用法)等。第二,语文基本能力,要求书写规范,背诵并默写名家名篇等。第三,阅读理解能力,主要以文白互译、加标点的形式考查。第四,写作。但是,有些试题今天中文系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能回答不出来,比如“何谓四家诗与大小载体?试举其传授者之姓名”(中央大学,1944),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