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范文引导,高效习得写作技巧

范文引导,高效习得写作技巧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你们觉得她家里缺少欢乐吗?从课堂现场反应来看,说家里缺少“欢乐”的这位同学的学习能力在班级里肯定是属于中上乘的,但即使是这样的学生,要将这样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范文引导,高效习得写作技巧

师:刚才我们提出了好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同学们,我想请大家深情地注视我们刚才写在文稿纸上的那个词,我们的家里真的缺少它吗?是什么触动了你,让你觉得家里缺少它呢?来,咱们同桌交流交流,说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说真话,听的同学要好好想想他有没有将理由说清楚。

(同桌互说,交流“我家还缺啥”以及缺少的理由)

【评】

明确了家里缺什么,只是解决了学生选材的角度、意向。本次习作学生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将自己家里缺什么表达清楚,这应该是指导的重点。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一重点,开展了第二层次的指导。这就瞄准了学生难点,抓住了关键

师:好了,同学们,稍微停一下。给我们推荐下,刚才谁的理由说得比较清楚。(生推荐一个学生)

师:来,请你说说你家里缺少什么?

生:我家缺少欢乐。

师:咦,我们现在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候,怎么会缺少欢乐呢?

生:因为我看到别的同学的爸爸妈妈经常陪他们,有的还有兄弟姐妹,而我们家就我一个小孩,我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很忙,很少陪我,所以我觉得家里缺少欢乐。

师:听清楚了没有?(生点头示意听清楚了)你们觉得她家里缺少欢乐吗?

生:缺少。

师:那她是怎样说清楚的呢?

生:她是通过对比,先说别人家,然后说自己家。

师:你听得真仔细,听出她是通过对比,说出了自己家里的一种情形。(板书:一种情形)别的同学家有人陪,自己家没人陪,孤孤单单的。那这样说是不是就说得很清楚了呢?

(生思考,有人点头,有人摇头)

师:有没有觉得还差点什么?怎么样才能说得更清楚呢?

生:我觉得她还没有说得很清楚,还可以说一下自己一个人在家,家里空荡荡时的那种心情

师:哦,还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是不是?

(生点头)

师:说理由的时候,除了说一种情形外,还可以怎样说得更加清楚呢?我班上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文章,我将题目隐去了,大家看看能不能从中看出他家缺少什么,是怎么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文章:

电视电脑沙发、房子、私家车……这些物质上的财产我家样样齐全,可我总感觉我们家缺点啥。

我们家有三口人,但是每个人看见对方都拉着个苦瓜脸。

有一天晚上,快十二点了,爸爸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关上门,门也不锁就倒在沙发上长叹了一口气,说:“啊!累死我了!”这时,妈妈从楼上走下来,阴着脸说:“去哪儿啦?跟哪帮狐朋狗友出去玩啦?喝了多少酒啊?有没有酒后驾驶啊?有没有被警察抓住啊?”

妈妈的唠叨让爸爸勃然大怒:“我出去陪客户吃饭有错吗?我为了这个家难道有错吗?我已经很累了,你还指责我,你能不能理解一下我!”爸爸的话仿佛是一把火,点燃了妈妈心中的那滩危险的汽油,她手指着敞开的门,像火山爆发般地大吼:“你口口声声说为了这个家,但是进门连门都不锁,这样一件小事,反映出你对这个家不闻不问!你这样是为了家的表现吗?”就这样,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

师:看出他家里缺少什么了吗?来,这位同学,请你说。(www.daowen.com)

生:他家里缺少和谐。

生:缺少温馨。

师:缺少温馨,缺少和谐。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我是从他爸爸妈妈交谈的语言中看出来的。

师:哦,这是一种特别的交谈,一种我们不太喜欢的交谈方式——

生:吵架。

师:他向我们描述了爸爸妈妈——

生:吵架。

师:他是通过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他家缺少温馨的?

生:是通过一件事情。

师:这篇文章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要把理由说清楚,还可以通过什么来说?

生:还可以通过事情来说。

师:对啊,还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理由。(走到刚才说家里缺少“欢乐”的同学身旁)那你再说说看,家里缺少欢乐,有没有哪一件事情让你印象特别深刻?(这位同学起立,但还没考虑好,不知道怎么说)

师:你们觉得怎么帮帮她,让她的理由更清楚?

生:可以说六一儿童节很想请爸爸妈妈带自己出去玩,但爸爸妈妈都没空。

师:说得好。(转向该生)想起来没有?有没有哪件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生:想起来了。就是有一次学校放假,一早起来,我发现爸爸妈妈都走了。他们把早餐放在桌子上。我吃完早餐后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我把作业写完后,非常孤独。我看到院子里他们(小伙伴)在踢球,很想出去玩,但是爸爸妈妈把门锁了,我出不去。所以我在家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在床上躺一下,觉得非常无聊。

师:爸爸妈妈把你锁在家里,你就像——

生:锁在笼中的小鸟。

师:渴望——

生:自由。

师:谢谢你!请坐。这样说,我们是不是听得更清楚了?(生点头)咱们在说理由的时候,除了描绘一种情形以外,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板书:一个事例)

【评】

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我家还缺啥的理由,这一方法看似很简单,学生似乎也理解了,可是对小学生来说,“理解”并不等于“会运用”。从课堂现场反应来看,说家里缺少“欢乐”的这位同学的学习能力在班级里肯定是属于中上乘的,但即使是这样的学生,要将这样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难能可贵的是,教师没有满足于方法的“教过”,而是继续抓住这个典型的个案,让学生再一次讨论怎样将这一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直到这位同学自己想出具体事例为止,实现了从“理解”到“会运用”的飞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