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诗经》的真实性:石鼓的发现与历史沉浮

《诗经》的真实性:石鼓的发现与历史沉浮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鼓文被发现之前,世人对《诗经》是否真实存在一直很怀疑,直到石鼓文被发现,与《诗经·秦风》极为相似,佐证了《诗经》的真实性。唐朝时,在陕西陈仓,一位牧羊老人偶然发现几块大石头,清除泥土后,居然显露出神秘文字。石鼓就这样被发现了,但很多人不认识,一直在荒野中暴露,直到100多年后文学家韩愈听说了,才请求皇帝把石鼓移到太学府。唐朝灭亡后,石鼓被盗走。金人灭宋后,石鼓又被扔到荒野。

《诗经》的真实性:石鼓的发现与历史沉浮

鼓上的诗文是大篆(zhuàn)文,显示了汉字从金文向小篆的演化,为篆书之祖,被誉为“书家第一法则”,曾出现“一字抵万金”的现象。

石鼓上的文字,结构很工整,已经摆脱了象形的拘束,线条的演化也已经大致完成,为方块汉字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石鼓文被发现之前,世人对《诗经》是否真实存在一直很怀疑,直到石鼓文被发现,与《诗经·秦风》极为相似,佐证了《诗经》的真实性。

唐朝时,在陕西陈仓,一位牧羊老人偶然发现几块大石头,清除泥土后,居然显露出神秘文字。石鼓就这样被发现了,但很多人不认识,一直在荒野中暴露,直到100多年后文学家韩愈听说了,才请求皇帝把石鼓移到太学府。唐朝灭亡后,石鼓被盗走。宋代时,宋仁宗找回石鼓,有一块已面目全非,上部被削去,用来磨刀,中间掏成“凹”状,用来捣米。金人灭宋后,石鼓又被扔到荒野。此后,石鼓经历了好一番颠沛流离,最终才安顿在北京故宫博物院。(www.daowen.com)

我也是国宝

是的,这就是我——“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是战国时魏国人用来钩系腰带的,也可以说是皮带扣。瞧,我身上最醒目的,就是3块莹白温润的玉块,玉块中心还有一粒琉璃珠,周围镶嵌金银,工艺极高,不管是谁把我钩系在腰间,那都是“腰缠万贯”。重要的是,带钩的前端白玉被琢成了雁首的模样,从侧面看,就像一只鸿雁在曲颈高歌,奇巧得不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