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分析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中西方管理学理论,管理道德受以下五种因素的影响最大。在这一层次,个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作出道德判断。管理者个人的自信心和自控力与管理道德也有很大的关系。清晰说明各级管理职务的实施细则和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可以有效预防不管理道德行为的产生。没有诚信、包容的组织文化必助长不管理道德行为的滋生与扩散。这一事件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分析

综合中西方管理学理论,管理道德受以下五种因素的影响最大。

(一)道德发展阶段

道德发展经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为两个阶段。随着阶段的上升,个人的道德判断越来越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道德发展所经历是三个层次和六个阶段。如表4-1所示。

表4-1 道德发展阶段

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是前惯例层次。在这一层次,个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作出道德判断。道德发展的中间层次是管理层次,在这一层次,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个人是否维持平常的秩序并满足他人的期望。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原则层次。在这一层次,个人试图在组织或社会权威之外建立道德标准。例如,中国企业家史玉柱在巨人集团破产后东山再起时,坚持要还清法律规定可以不还的欠债。这一行为表明其道德当时已发展到第六阶段。

有关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

(1)人们一步一步地依次通过这六个阶段,而不能跨越。

(2)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上,也可能倒退或堕落。

(3)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在第四阶段上。

管理案例

杨凯偷药

在一个小城市里,有一个女孩子由于得了一种罕见的癌症就快要去世了,给她看病的医生说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这个小城市里一位药剂师刚刚发明的一种由天山雪莲等珍贵药材制成的药。这种药非常贵,而且药剂师标价是其真实价值的10倍还多,一粒就要10万元。女孩子母亲已经去世了,这个女孩的父亲杨凯到处去借钱,总共才借到5万元。他恳求药剂师能不能便宜点卖给他,或者不够的钱以后慢慢补上。但是药剂师怎么也不同意。所以,在尝试了所有的合法手段之后,杨凯没有办法了,他考虑夜闯药房为他的女儿去偷这种药,但偷窃是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而杨凯一直是个守法公民,以前从未犯过罪。

(二)个人特征

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对组织的管理道德有着直接的影响。个人特性主要是指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自信心和自控力。

人们的价值观是由家庭、朋友、社区环境、教育环境、生活和工作经历等因素而逐渐形成的。由于每个人所遇到的这些因素千差万别,因而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就不可能完全相同。每个人对待权力、财富、爱情、家庭、子女、社会、人生以及个人责任等的态度也各式各样。所以在同样的管理道德问题面前,每个管理者作出的决策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www.daowen.com)

管理者个人的自信心和自控力与管理道德也有很大的关系。自信心和自控力强的人,一般都会深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因而通常都能坚持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他们也会听取不同的意见,但自己确定的方向和底线不会轻易改变。由于涉及道德的管理问题一般都有较大争议,都会受到利益与道德风险两方面的巨大压力,自信心和自控力弱的人就会摇摆不定和困惑不解,很容易屈服于外力摆布,而难于坚持自己的主张。

(三)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对管理道德影响巨大。

(1)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如果有比较完善的内外制衡、监督机制,就可大大预防和制止不道德的管理行为产生。

(2)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清晰说明各级管理职务的实施细则和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可以有效预防不管理道德行为的产生。

(3)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下级必然会十分关注上级的管理行为,从中弄清哪些管理行为是上级可以接受和真正期待的,上行下效,而完全不管规章制度有什么规定。

(4)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如果评估考核奖惩偏重于成果,并且所规定的指标又偏高,各级管理者就可能迫于强大的压力而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功指标,从而引发许多不道德的管理行为。

(四)组织文化

如果管理者和员工在积极创新进取时,一旦遭受挫折或失败,不会受到组织的歧视和惩罚;相反,如果采用某些不道德的行为取得成果,将会被人们揭露和鄙视。这样,诚信做事,包容失败的组织文化将必然减少不道德的管理行为。没有诚信、包容的组织文化必助长不管理道德行为的滋生与扩散。

(五)问题强度

道德问题强度会直接影响管理者的决策。所谓问题强度,是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例如,是否有很多人会受到伤害?是否有很多舆论会谴责这种行为?这种行为造成危害的概率是否很大?人们是否能直接感觉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是否可能集中爆发?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管理者就很可能采取道德的行为。

管理案例

美国安然公司事件

安然有限公司曾是一家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在2001年宣告破产前,安然拥有约2100名雇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然而正是这个拥有千亿资产的公司却在2002年在几周内破产,持续多年精心策划的财务造假丑闻震惊世界。在被卷入一系列会计欺诈丑闻之后,安然和其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面临世上规模最大的破产。安然欧洲分公司于2001年11月30日申请破产,美国本部于2日后同样申请破产保护。“安然”已经成为公司欺诈以及堕落的象征。

这一事件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安然公司前首席会计师、前董事长和前首席执行官等人遭到各项罪名起诉。以前与安然有染的机构也被殃及,为安然服务的著名五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被诉妨碍司法公正,并因此倒闭。更由此引出另一电信巨头世通公司的丑闻,随后世通公司宣告破产,取代安然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倒闭案。安然事件导致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产生,该法案被视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证券法最重要的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