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一则小故事:不打扰他人的细小举动

一则小故事:不打扰他人的细小举动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N是唯一一个开寝室门之前敲门的人,她这一小小的不打扰他人的举动被她的朋友们注意到。如此细小的点,让我为她们的友谊动容。应试教育会抽干人们的热情,甚至会抽空灵魂,但我们还是要感谢它,为我们带来了公平,带来了衡量脑力的唯一标准。只有看到他们心底葆有的善良与纯真,我们才能放开一切,为了他们,努力营造一片不那么世故的乐园,让他们拥有一段快乐时光。

一则小故事:不打扰他人的细小举动

我很感谢班主任老师让我参加他们的一节主题班队课,课上同学们需要做演讲,讲述自己的班级偶像。于是我在点滴细语中,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在读书生活以外的真实人生。尤其是朋友对朋友、孩子对父母的一些家常道理,别人以为他们小,不懂,其实懂得很呐,甚至让我自愧不如。

小N是唯一一个开寝室门之前敲门的人,她这一小小的不打扰他人的举动被她的朋友们注意到。如此细小的点,让我为她们的友谊动容。思绪飘走,想起我的好朋友,也是初中结缘。那时是我们最单纯的时候,所以初中的朋友是可以走一生的朋友,是那样值得信赖,是可以托付所有秘密的。小王会说出自己在家的表现,忍不住对父母发火后非常内疚;小罗赞扬自己的同桌是天之骄子,拥有俊美的容颜与非凡的智慧,并把他“供奉”为自己的偶像,最后来一句转折——从今天起,要张扬地下一封战书,终有一日超过偶像!

……

这是初一孩子真情实意的心声啊!

原来他们的心底是这样精彩——是我忽视了许多,当然现在弥补还来得及。(www.daowen.com)

我一直认为,老师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学校里,我们会保持严肃的面容,但其实只要时间再久一些,我们就会“破功”,忍不住露出大大的笑容。老师的内心依旧有一股“孩子气”,我们真心愿意和学生交朋友,悉心照顾他们,让他们平安快乐地度过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青春期

孩子们比我想象的要成熟多了。他们的心思是这样细腻,关注的点原来也可以和成年人一样,甚至还会换位思考;他们直接又单纯地评价,有什么就说什么,全然不去思考他们这么说的“后果”;说话做事不似也不需像我们一样拐弯抹角,听他们说、看他们做,就一个词,爽快。有时,我甚至觉得是他们在照顾我:迅速地出现在我面前,给我一个塑料袋,让我装小叶子;体贴地安静下来让我的声音显得大一些;像一个个小老师似的告诉我,这个问题应该这么回答。

应试教育会抽干人们的热情,甚至会抽空灵魂,但我们还是要感谢它,为我们带来了公平,带来了衡量脑力的唯一标准。我们不能过多地被应试教育冲昏头脑,只看到成绩,而没有看到一个孩子背后的努力。它是遮蔽阳光的乌云,让我们看不到灿烂的晴天。拨开云雾太阳,孩子们可以给复杂社会带来光亮的太阳,用他们的童真驱逐黑暗。我们教师可以做的,是尝试着摘掉墨镜,见到他们心底的光亮,而不是被表象迷惑住。只有看到他们心底葆有的善良与纯真,我们才能放开一切,为了他们,努力营造一片不那么世故的乐园,让他们拥有一段快乐时光。

愿他们心底的光亮能够永远保护他们,放手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继续探索下去,走得潇洒,毫无顾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