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走进无线网络时代的重要平台——微信服务平台

走进无线网络时代的重要平台——微信服务平台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感触颇深: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过很多重大的技术或社会变革,为了突出历史的厚重感,人们往往喜欢用“时代”这个词来描述。然而,字典上对“时代”一词的解释是“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时期”,丝毫不见技术的影子。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服务平台,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全世界使用用户最多的无线网络平台之一。

走进无线网络时代的重要平台——微信服务平台

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感触颇深: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过很多重大的技术或社会变革,为了突出历史的厚重感,人们往往喜欢用“时代”这个词来描述。涉及时代的词有很多,有的时候人们用一种工具来命名时代,比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有的时候用一个人物来命名时代,比如拿破仑时代、毛泽东时代;有的时候用一种生产活动来命名时代,比如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有的时候则是一种技术,比如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等。

我们看到关于时代的词汇中,多数都采用一种工具或一种技术命名,因此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新技术对时代划分的重要性。然而,字典上对“时代”一词的解释是“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时期”,丝毫不见技术的影子。那么为什么要以技术来命名时代?而且历史上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什么只有少数技术堪称开创了新时代呢?

我个人认为,一种技术能否开创一个时代,要看这种技术是否同样影响着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如果这样看来,我们说的互联网时代的确可以算得上一个时代。

1994年4月20日那一天,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第一条TCP/IP全功能链接,成为互联网大家庭中的一员。当时可能没人能够料想到,互联网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一个世界。20多年来,我们见证了创新、开放、自由、平等、共享的互联网精神。

你还记得以前写过的信件吗?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可能你家里已经找不出一封手写信了。

你还记得以前在大街上买菜,手里拿着一沓零钱,和菜农讨价还价的情景吗?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买菜都是扫码支付了,也没有人再因为几毛钱讨价还价了。

你还记得以前每天要看看新闻联播和各大报纸来获取信息吗?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发生一件大事,不出几分钟时间,全世界都会知道。

你还记得以前出去旅游的时候,都要买上许多当地特产吗?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只要到购物网站上逛一逛,就可以买遍全世界的特产。

你还记得以前出门坐车要等半天出租车吗?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在家里先订好车,坐等司机来接我们就好。

……

网络与信息技术已经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我们已经不可回头。而且,这种改变已经进入到社会中的每一个领域,包括教育

还记得,20年前,我做班主任的时候,学校里最先进的教学设备是一台胶片式的投影机,每天要写大量的胶片,上课的时候将胶片放在灯光发射的平面玻璃上。光线透过胶片,射到上面的一个反光镜上,再反射到黑板上悬挂的一个白色电影幕布上,就形成了文字的影像。那时候,刚刚接触到这样先进的设备,也是异常欣喜,每天要在创作上用很多心思。开始时,就是把胶片当作小黑板,工工整整地列出一道又一道的课堂练习题,的确省了很多时间,也提高了效率。后来,用久了思路也拓宽了,原来胶片上还是可以画画的,甚至两三张胶片也可以重叠使用,这就为我的课堂增添了一些有趣的情境。那时候觉得好幸福,因为我的课堂是如此的生动。

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课堂的时候,我曾经的兴奋与冲动已经成了泛黄的历史,胶片式的投影机也像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录音机,被遗弃在历史的角落里。

如果想问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什么,我想,信息技术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设施,也带来了新要素、新力量、新组织。

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就会知道信息技术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什么新设施。胶片式投影机是不见了,换成了集成的基于网络的教学终端,包括触摸式的宽屏电视高速的电脑主机、高清晰的实物展台、功放系统、为iPad教学服务的无线路由终端,这些设备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教学的无效时间,更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教学空间。

技术的变革,也改变了学校教育的要素,课堂教学主体不单纯是学生、教师、书本了,在课堂上,教学情境不需要挂图、语言和空想来营造了,音视频、网络带来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成为仅次于知识本身的教学要素;学习过程不仅仅是拿出本子写一写、算一算这样枯燥了,人机交互、基于iPad的课堂展示、基于网络的课上课下联通成为仅次于师生互动的过程要素;学习任务不仅仅是完成一份书面作业那么简单了,基于互联网的学习与评价成为仅次于家庭作业的任务要素……这些新的教学要素已经渐渐地被师生们接受。

有了新的平台,学校教育也引入了新的力量。如今,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活动、研究学生的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师了,无数的社会力量加入拓展教育资源的队伍中来。网络公司与专家的合作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助力。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们可以轻易地得到汉字书写的动画素材,文本朗读的音视频材料;在一堂数学课上,数学模型推理过程、海量的练习题让老师的备课从未如此的轻松……甚至对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也由繁重的人力批改、统计,变成了基于软件的批阅和数据分析,教师需要做的只是根据分析的结果来修正教学过程。新的力量解放了教师的大脑,解放了教师的双手,这也为教师深入地思考教学、研究教学提供了条件。

网络使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从前,一个班级、一个老师、一群学生是一个牢固的学习共同体,他们在一起完成学校里所有的学习任务。而今,这样牢固的组织形式正在松动。有了网络平台软件,学生们可以在网络上组成适合自己的学习型组织。如果孩子们想阅读,那么可以通过网络阅读平台与学校内甚至是全国任何地方的孩子进行交流;如果孩子想学习英语,他们也可以通过英语学习网与全国的孩子进行PK……目前在郭家街小学,这样的平台越来越多,孩子们也正在因此而组建起属于自己的学习型组织。(www.daowen.com)

20年前,我或许不敢想象今天的学校教育是如此的情景。20年后的今天,我和我的孩子们却欣然地适应着这所有的一切,这或许就是人常说的“悄悄发生的革命”吧。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教育已经迎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中,学校的变革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它甚至改变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也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惊喜。

公众平台让学校成为弘扬正能量的自媒体

谈起信息时代,我相信令国人最骄傲的互联网公司莫过于腾讯公司了。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服务平台,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全世界使用用户最多的无线网络平台之一。据统计,目前微信月活跃用户接近10亿,如此强大的流量入口,使它的社交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与朋友视频、语音聊天,看朋友圈动态等;资讯功能也是很强大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很丰富,新闻、鸡汤、干货等应有尽有。因此,许多人闲来无事浏览一下公众号也成了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搭上时代发展的便车,让宣传渠道与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对接,成为每一家企事业单位甚至是个人的重要课题。

2016年6月6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郭家街小学微信公众服务号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了。

第一期内容形式很简单,标题一如校园网站上惯用的格式——“马惠文校长当选‘大连市十大环保人物’”,几张简单的现场图片,配以平实的介绍,把我在2016年6月5日荣获大连市十大环保人物的新闻刊发了出来。而效果却完全不同,老师们参与宣传的热情高涨了起来,原来校园网站上的新闻,老师们并不太关注,而有了公众号,老师们开始关注起学校动态了。第一条新闻,得到了大部分老师的转发,他们有的转发到自己的群中,有的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中,成为学校信息的传播者。许多朋友相继打电话来向我祝贺的时候,我惊叹于微信公众平台信息传播效率之高。

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就要承担起学校应该承担的文化育人的责任,要成为弘扬正能量的影响力中心。

然而做好公众平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我们发布的第一期内容,由于技术不过关,所以只能是简单的文本加图片的形式,显示效果根本无法与主流的公众号相比。为此,我们专门把负责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任派到北京进行公众号开发与管理的专项学习。在她“学成归来”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深谈。这次谈话让我意识到,微信平台的运营与维护关键问题并不在技术层面,而是观念。从前,发新闻讲究的是翔实,而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讲究的是灵动,是吸引力;从前,标题就是写清楚发生了什么事,而如今要的是“爆款”,要的是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从前,一篇文章真实就是硬道理,而如今,真实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可读性……

为了改变整个领导班子的工作观念,提升整个班子的包装意识和宣传意识,我们紧接着召开了关于微信公众平台报道工作的专项会议。我让负责文化建设的主任将新的形势、新的思潮生动地介绍给了每一个部门负责人,同时,我们也把宣传工作作为考核部门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确定下来。

从那时起,学校的公众平台宣传报道的数量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学校的家长会上,让每位与会家长扫码关注学校的公众平台成了暖场新环节;学校的大型活动展板、校刊、校报上也增加了对公众号的宣传。学校公众平台的“粉丝”量不断攀升,达到了两千余人。

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不仅仅利用平台发布学校的活动信息,还开始了对学校理念的宣传和对家长的培训。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学校的一个新的影响力中心。

把LED展示屏变成学生文化生活的新平台

2018年初,为了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我们在学校的理念厅正中央搭建了一个4.5米宽、2米高的LED展示屏。搭建这个展示屏的初衷很简单,由于每个学期都要大量地迎接外来学校以及各级领导的参观,而静态的文化展示却总是不能将学校动态的发展历程及校园生活情况展示给参观者,有了这个展示屏,就可以实现校园文化的动态展示了。

当时正值大连市全面推进第六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学校作为文明教育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有着不可推卸的教化育人的责任。吸取了前几次创建文明城市推进工作的经验,学校已经在校内外制作了大量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栏,并在学校中开展了大量寓教于乐的学生活动。坐落于机场前、迎宾大道上的郭家街小学就是大连市的一张名片,这所学校不仅仅要传递精神文明,更要传递时代文明。什么是这个时代的文明?当然离不开信息化的大潮。那么,我们就要在网络的海洋中汲取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于是,我们组织老师利用互联网搜索并下载了大量孩子们能看懂、喜闻乐见的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系列动画片,并把这些视频资源放在LED上循环展播。一时间,学校的理念厅成了课间里最热闹的场所,孩子们都聚集在大厅里或坐或站地欣赏着他们喜爱的节目,而正能量也因此而传递。

为了有力地推进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甘井子区委书记来到机场街道的多家单位视察走访。当区委书记来到郭家街小学的时候,他也被LED展示屏上的动画片深深地吸引住了。方书记说:“什么叫有特色地开展工作?这就叫有特色地开展工作。作为一所学校,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这种宣传教育方式恰恰是学生能够理解的,这就是入脑入心了。”方书记的一席话很快在区教育系统内发酵开来,各所学校纷纷效仿,而这项工作的成功也让我们发现了展示屏的真正价值——它的价值并不在于对外宣传,它更像一个信息终端,它可以汇聚网络信息,再展示给学生,它也可以将学生自己的信息发布出来,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媒体”。它就像郭家街小学的“官方主页”,线上线下的信息可以在这里实现交互,并实现校园文化传播的最大化。

随后,我们又陆续利用LED展示平台开展了几次活动。

在学校举办的“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在行动”活动中,学校首先利用LED展示平台循环播放垃圾分类的相关视频,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并向全体师生发出开展家庭垃圾分类的倡议;然后,就是布置在家庭中开展垃圾分类的实践作业,学生以提交家庭垃圾分类小视频的形式上交作业;最后,学校将全校学生上交的视频作业进行整理和评价,评选出优秀的视频作业在LED展示屏中进行展示播放。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视频成为全校焦点的时候,都无比兴奋,也更增强了他们继续做下去的信心。

在教师节上,我们利用LED展示屏播放孩子们对老师表达的感恩之情;在区运动会上,我们利用LED展示屏播放运动健儿们拼搏的瞬间;我们还播放了宪法教育宣传片、传统文化经典故事、学校艺术社团节目展演等一系列的宣传教育视频。这些视频资源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成为学校文化浸染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