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读写结合,有效获取知识的方法

读写结合,有效获取知识的方法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获取知识,积累语言,获得方法经典名著蕴藏着巨大的价值。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应在“快乐读书吧”的引导下,从多角度去感受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从中收获大量的知识,为自己的习作及人生奠基。有目的的阅读,能为有效的习作训练奠定坚实基础。巧妙设计“读写结合导学单”,梳理单篇阅读到整本书阅读的习作方法,为单元习作提供了“脚手架”。

读写结合,有效获取知识的方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语提示我们:书中所蕴含的知识无穷尽,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很多。

(一)获取知识,积累语言,获得方法

经典名著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一方面通过与文字交流,能让我们不出家门,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另一方面,通过跨越时空,亲近古今中外浩瀚的知识世界,丰富见闻,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读者意识,产生共鸣,滋长身心,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吴忠豪教授提出:积累语言经验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是小学语文课最重要的教学内容。[17]语言风格是作家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个性化语言,是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特有的语言格调。有的清新自然,有的平实简洁,有的用词考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籍包括童谣、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涉及写人、叙事、写景、抒情等小学阶段必备的习作内容与范畴。这些中外文学经典在写作手法、技巧上有着独特的价值,从不同角度体现出不同民族作家的语言风格,想象丰富,知识广泛,充满了童真童趣,为习作提供大量知识与技能储备。

无论是童话还是神话、寓言,在指导学生写作上都有共同之处。如何运用想象拓宽思维,构思精巧情节,语言的生动与精练,人物描写的独特与感染力等,都会给学生一定启发。儿童都会潜意识地将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对比,从而产生共鸣。如《安徒生童话》创造了一个奇妙的童话王国,卖火柴的小女孩、善良的拇指姑娘、历经磨难的丑小鸭等,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情节,势必用语言表达情感,使小读者从中产生共鸣,从而收获真善美。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及的:“阅读是汇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应在“快乐读书吧”的引导下,从多角度去感受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从中收获大量的知识,为自己的习作及人生奠基。

(二)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思路

“快乐读书吧”给学生推荐的是整本书书目。对小学生来说,建立读者意识,厘清整本书的构思有较大难度。所以,这时需要引导学生从单篇课文的思维模式引向整本书多元的阅读思维,学会尝试在各章节运用思维导图厘清作品思路。如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第六章“发现野人,救下星期五”。(图1-6)

图1-6 《鲁滨孙漂流记》文章结构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下星期五”故事脉络就更清晰了。不仅便于学生阅读、了解作者构思,同时为今后的阅读提供了思维范例,获得习作思维架构。持之以恒,在模仿中不断寻求创新,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习作风格。

(三)设计“读写导学单”(www.daowen.com)

读与写是吸收与吐纳的关系。有目的的阅读,能为有效的习作训练奠定坚实基础。

巧妙设计“读写结合导学单”,梳理单篇阅读到整本书阅读的习作方法,为单元习作提供了“脚手架”。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单元”收集了《桥》等三篇小说,每篇小说都各具特色,如《桥》,注重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雨、洪水、桥等环境描写;《穷人》则通过人物对话、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突出文章中心。通过“读写导学单”梳理、对比、品析小说写作手法的异同点,并引入《童年》《爱的教育》等整本书的方法运用,打通从读到写的通道。(表1-13)

表1-13 读写结合导学单

(四)运用方法,尝试实践

“快乐读书吧”不仅要求读一本书,还推荐了一系列书目。所以,在学习系统指导下,可以尝试在实践中提升读写结合能力。(表1-14)

表1-14 “快乐读书吧”习作“生长点”

续表

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聚焦“读寓言故事后,懂得一定道理”的单元要素,围绕“小故事大道理”推荐了许多中外寓言故事。在阅读后,我们一方面可以写一写单元中《守株待兔》《池子与河流》等寓言中的“道理”部分;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创编寓言故事,由单一的方法实践走向多元、深入的练笔。

此外,教材还选入了一些经典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大多短小精悍,言有尽而意无穷,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单元要素要求“复述故事”。可以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情节,复述故事。通过复述,学生换位为讲述者,增强了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可将收获延续发展到“快乐读书吧”,根据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特点,搜集《田螺姑娘》在不同历史时期衍生出来的不同故事版本,深入研讨故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用思维导图架构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创造性地扩写或改编故事。

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不能局限于阅读层面,要有习作意识,要在不断理清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中感受、认知、实践民间故事独特的想象及语言表达特点,并通过读书笔记、手抄报、读后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习作“生长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