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强研究生第二课堂的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研究生第二课堂的工作队伍建设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如今,高校均通过党团班以及各种社团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因此学生干部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中起着重要的组织和引领作用。要想建设好研究生第二课堂必须建立一支可靠的学生干部队伍。

加强研究生第二课堂的工作队伍建设

1.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此处所说的“学生干部”应作广义上的解释,不仅包括班级的班委、党团支部的委员,还包括学生社团的主要领导班子。现如今,高校均通过党团班以及各种社团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因此学生干部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中起着重要的组织和引领作用。要想建设好研究生第二课堂必须建立一支可靠的学生干部队伍。由于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具有示范作用,因此他们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够引领其他同学。首先,应当定期组织学生干部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使其能够在学生群体中辐射正能量。其次,应当为学生干部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因为在组织各类活动过程中,学生干部的个人能力高低直接影响活动开展的成效。最后,应当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优方案来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促进第二课堂工作有效开展和顺畅进行,同时这也是对学生干部能力的肯定和信心的塑造。

2.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新形势下,辅导员是集教育、管理、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教师,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一,在辅导员素质结构中思想政治素质是首要的素质,所以应当提高辅导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学校学院应当通过理论学习或者培训,帮助辅导员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辅导员只有准确把握党的理论的精神实质,才能保证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党培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人才。其二,辅导员是研究生成长成才最直接的引导者,因此辅导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在开展第二课堂建设中,辅导员必须熟悉研究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能够面对不同对象、事情、场合等,采取不同的态度、手段和方法,使辅导员能够真正成为学生思想问题的解惑者、专业学习的指导者、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和生活心理的关怀者。其三,辅导员在组织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应当以发展理念为引领,立标准、建机制,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活动质量为标准,突出思想引领、强化项目支持,完善考核标准、落实工作保障,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丰富第二课堂的活动载体,提高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www.daowen.com)

3.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

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应当将研究生导师纳入工作队伍,因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直接管理者,应当发挥师德引领和专业学术引领的功能。2018年1月17日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包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8]可见导师的首要职责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导师参与到第二课堂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9]。此外,健全研究生导师的评价激励机制是发挥导师育人作用的关键。制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考核办法,把立德树人纳入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明确表彰奖励机制,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考核结果作为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功能;落实对导师工作监督检查的机制,加强监督工作,对未履行职责的研究生导师,采取严格的处理措施,保障监督作用的有效实施。[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