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酒中歌伎,唤醒长精神

酒中歌伎,唤醒长精神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酒中歌伎助兴的场景,美女们精美的发饰和优美动听的歌曲。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白居易与刘禹锡年龄相仿,性情投缘,神交已久,此时终于在扬州相见,从此以后诗坛的“刘白”组合正式形成。此诗最后两句表达刘禹锡请好友白居易举杯痛饮,借以振奋精神。幸运的老刘遇到的美酒,就是千年前五粮液的前身。当然,刘禹锡写给诗友、酒友的诗可不止上面一首。

酒中歌伎,唤醒长精神

其实,酒桌上的刘禹锡,三杯下肚,无限忧愁就涌上心头。

这忧愁,其实并非矫揉造作的小心思,反而更见家国天下的大情怀。

高髻云鬟宫样妆,

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

断尽苏州刺史肠。

——刘禹锡《赠李司空妓》

诗中提及的“司空”,据考证就是李绅。李绅年轻时也曾是关心百姓疾苦的热血青年,写下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悯农诗句,而此时已然成了趋炎附势、终日声色犬马的官僚。

因为李司空和白居易交情不错,早年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才使得他再有机会请刘禹锡喝酒。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酒中歌伎助兴的场景,美女们精美的发饰和优美动听的歌曲。后两句中“司空”指代李司空,“苏州刺史”就是刘禹锡。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成语“司空见惯”的出处。

在李司空看来寻常不过的事情,刘禹锡却愁断了肠。字面上很多人理解为老刘迷恋上了歌伎,害了相思病。殊不知,这句和杜甫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一样是意在言外,表达的实际上是讥讽和痛心。

当然,看不上李司空,刘禹锡还有别的至交好友,比如白居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于刘禹锡被贬23年后,征召回京的路上,“酬乐天”就是要答谢白居易。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www.daowen.com)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白居易与刘禹锡年龄相仿,性情投缘,神交已久,此时终于在扬州相见,从此以后诗坛的“刘白”组合正式形成。

在这次酒席上,白居易为刘禹锡被贬多年鸣不平,写下了“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为答谢他,写了这首诗。

这首诗前两句写刘禹锡自己在巴山楚水之地流放了23年,诸多劫难,“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

第三、四句引用了典故感慨旧友凋零,其实就是在怀念与他志同道合的好友柳宗元,耐人寻味。其中“烂柯人”典出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任昉的《述异记》。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刘禹锡借此感叹世事沧桑,人事全非,他自己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尽管如此,第五、六句却话锋一转,用“万木春”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表达自己看待困厄的豁达襟怀,是其不屈风骨、豪迈性情的再现。

此诗最后两句表达刘禹锡请好友白居易举杯痛饮,借以振奋精神。

人生难得一知己!这对好友之间畅谈家国情怀、痛诉衷肠,很多时候都是在酒桌上。

老刘流放的巴山楚水之地,说的就是四川盆地一带的山和水。虽然地处偏远,但老刘还是写下了“杨柳青青江水平”,可见他骨子里的豁达。

老刘出川返京的必经岷江江头,那里坐落着酒业昌盛、酒味甘美的戎州城。戎州家家户户都酿酒饮酒,酒坊的酿造技术更是高超。老刘路过此地,流连忘返,最终没抵住诱惑,还是扛上了几大坛上船。幸运的老刘遇到的美酒,就是千年前五粮液的前身。

当然,刘禹锡写给诗友、酒友的诗可不止上面一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