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刚进入一家企业,踌躇满志,信誓旦旦,立志要做出一番成就。那段充满正能量的日子,早出晚归,尽心做事,想着只要肯努力就会出成绩。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成功来得没那么快,总得经过漫长的积累才能初见成效。
最难熬的就是这段等待的过程,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好像看不到尽头一样。结果,心急的人泄气了,松懈了对自己的要求,逐渐沦落到放任自流的地步。此时,所有的正能量早就没了踪影,别说为工作做出一点儿牺牲了,就连本职工作也成了厌烦的负累。
六年前,女孩肖某进入一家大公司的企宣部工作。与同行相比,这里的待遇相对较高,发展平台也很好。刚通过面试时,肖某心里充满了激情,毕竟自己是在几十人中脱颖而出的,能得到企业高层领导们的认可,确实不易。入职那天,领导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企宣部很需要热情洋溢的年轻人。”
企宣部的“较量”是很厉害的,自诩有才的肖某到了这里,才知道什么叫作“强中自有强中手”。抱着“女文青”的自尊心,肖某总是独立承担各种活动的策划,甚至涉及一些从未了解过的领域。一年下来,她始终忙忙碌碌,但成绩却并不起眼,年底的优秀员工没有她,就连奖金也比同事少了两千元。在她看来,有个别人对工作还不如自己上心,面对如此“不公平”的状况,肖某的工作热情顿时就没了一大半。
到企宣部的第二年,肖某不再事事那么积极了。她总觉着,积极与否带来的结果都差不多。领导交予的任务,她总是用七分的精力去做,勉强通过就行,剩余的三分就用来逛逛淘宝、论坛。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年后,公司突增了一批业务,企宣部的工作开始多起来,渐渐习惯了安逸的肖某,对突击式的加班感到不适,懈怠久了更是不愿多做一点工作。
就在所有人加班加点忙着的时候,肖某向领导提出了请假一天的要求,称自己身体的情况不太好,虽然知道公司现在正缺人手,但自己提前两个月才预约到了一个专家号。领导也是通情达理的人,自然不愿员工带病工作,就批了肖某一天的假。下班的路上,肖某心里暗暗高兴,明天男友要回国了,自己一定要去机场接他。
有时候,事情偏偏就是那么凑巧。当肖某和男友牵手从机场走出来的时候,她怎么也不会想到,竟然跟自己的领导碰了面。那一刻,肖某恨不得钻进地缝里,真的是尴尬透顶,这样的情景无须解释,谁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她这才想起,领导今天是要出差的,是她只想着怎么请假去接男友,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幸好,领导当时只像路人一样走过,什么也没说。肖某的心情一落千丈,不知今后该如何面对领导。
第二天上班后,她主动到领导办公室“请罪”,承认自己撒了谎,并告之实情。领导没有发怒,而是问了肖某一句:“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肖某一愣,不明所以。领导接着说:“兔子之所以会输,是因为情绪和心态不稳定,一会儿想夺冠,一会儿想安逸,结果就成了3分钟热度。乌龟跑得慢,可情绪和认知很稳定,认准了目标就认真去做,反倒跑在了前面。”
肖某知道,领导是在用故事教育自己。既然已开诚布公地承认了自己的错,那不妨把自己心里的想法一股脑儿都倒出来,至少让领导清楚,自己不是无缘无故才懈怠了工作。
听她说完,领导回应道:“还记得刚入职时,我跟你说过的话吗?职场考验的是耐性和韧性,不是一时的热情,也不是凭借聪明就能做好工作的。这半年你的状态不是很好,但我依然看好你的潜力,希望你能对自己做一些调整,培养耐性。不妨这样说,每个员工的表现都是有目共睹的,不要太在意眼前的得失,你做得足够好,公司自然不会辜负你。”
这件事情距离现在已有4年多的时间,肖某非常感激领导的宽容,更感激他给自己指引了方向。“若没有那一次的谈话,我可能已经离开公司了,至于现在在做什么,我也不敢保证,但多半是还在打转吧!现在看到一些新员工的状态,感觉似曾相识,我就把自己当成典型案例讲,告诉他们做事不能只有3分钟热度。”说这话时的肖某,已是企宣部的精英了。
在职业生涯中,想与别人竞争,在事业上有所突破,必须保持一股工作的热情。这种热情,不是短期的激情,而是对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它能够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你征服自身和环境,创造出日新月异的成绩,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升工作热情,避免陷入3分钟热度的状态中呢?
1.推进进度,用效率提升热情
当你做一件事的节奏变快并体会到成就感时,热情自然就会高涨。鞭策自己推进进度的方法有很多,如随时为自己“做减法”,接到一项任务时候,将每个步骤列在工作记录上,每完成一个就删掉一个,这样随着进度的推进、工作量的减少,越到后面就越有激情,压力也会减轻不少。(https://www.daowen.com)
2.不急不躁,锤炼内心的耐性
还是那句话,工作是一场马拉松,不能急于一下子就达成目标。太过急于达成某种愿望,就会减少思考,追求享受,热情也会随之减退,一旦中途遇到了困难,热情就会冷却到冰点。我们在案例中讲到的肖某,就属于这种情况。
有句话说得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想想当初为了什么而出发?又是为何走到了这里?重新审视一下你对工作的态度,找回最初的那份热情。到那时,再审视你手中所做的事,也许你会赋予它全新的意义。
有一家企业在面试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环节:每次有人去面试,面试官都会先给对方倒一杯茶,而后观察应聘者的反应。
有些人看到面试官给自己倒茶,动也不动,心安理得地坐在椅子上;有些人会把茶杯拿起来放到边上,略带羞涩地道谢;还有一些人会站起身来,抢过茶壶,说:“我来,我来……”面试官透过这些反应,体察到不同人的素养。
第一种人连基本的礼貌都不懂,无论企业和老板给予他多少重视和激励,他都视为理所应当;第二种人虽有礼貌,但不够主动,只会按部就班做好本职工作;第三种人,是最具有积极主动性的,他可以主动跟踪没有回音的客户,主动向老板汇报工作的进度,这样的人会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积极地发挥能量。
作为企业中平凡的一员,你不能永远等着上司给你安排任务,处在一个“不推不走、不打不动”的状态中。没有哪个老板会喜欢这样的人。你应当在老板尚未安排工作时,就能根据公司发展和规划的要求,主动去找事情做。这样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还能得到被重用的机会。
老板的任务是负责统筹和规划,整体把控公司的发展,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查看每位员工的工作完成状况,并及时地分配新任务。作为员工来说,若只抱着完成工作就好的心态,很难成为卓越者。你想赢得辉煌的成就,应当在做好本职工作以外,主动去寻找一些事情做,哪怕老板或领导并没有要求你这么做,但只要对公司有益的事,就值得你去做。
W是一家公司的商务助理。一天午休时,客服部经理问她,有没有谁的工作不太紧张,帮忙处理一下手头必须完成的文件。W告诉他,公司的人都出去用餐了,再晚来5分钟的话,她也要走了。客服部经理听后,带着一丝遗憾的神态准备离开。见此,W主动告诉他,自己愿意留下来帮忙,因为“午饭可以等一会儿再吃,工作却不能延误”。
做完工作后,客服部经理才想起问W的名字,然后向其致谢。W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她觉着都是为公司服务,没什么可说的。然而,一个月后,公司人事发生了调动,客服部要重新调换主管。谁也没想到,最后公布出来的名单竟然是W。
许多人对公司的决定感到不解,尤其是在客服部的员工,要求公司作出解释。后来,还是即将升为副总的客服部主管出面,将那天中午的事情告诉了大家。按照岗位的职责来说,W没有责任利用自己的午餐时间和休息时间去帮客服部做事,但她却积极、主动地做了,并没有任何的不满和怨言。客服部是一个特殊的部门,正需要像W这样积极主动、乐于承担的人,尤其是那种“我能为企业、为他人做什么”的精神,正是处理客户问题的关键。
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其次才是专业技能。老板需要的人才,是发自肺腑地热爱他所做的事,积极主动去承担更多的工作,而不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被压迫着前进。许多人都认为“没事儿上网聊聊天,一晃荡就是好几天”是占到了“便宜”,却不知这是危机的开始。老板没有安排工作给你,却一分钱也没少付你,这样的关系是不可能持久的。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是“眼里有活儿”的人,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哪怕不是自己的分内事。
别总因为自己的岗位平凡,薪资平平,就放弃了付出和努力。在养成主动做事习惯的过程中,你是在不断地弥补自身的不足。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即便自己没有名牌大学的学历,不是头顶光环的海归派,你同样可以摆脱平庸,变得优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