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刘启的后代祁姓刘氏: 从祁姓刘氏到汉皇刘姓的考证

刘启的后代祁姓刘氏: 从祁姓刘氏到汉皇刘姓的考证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妣窦绾等若干人,窦绾与中山靖王同葬满城汉墓。[7]6-1.中山靖王刘胜王位传递世系四世刘胜略)。五世刘昌,于汉武帝元鼎五年继位为第二代中山王,一年以后去世,谥号中山哀王。长子刘昆侈继承王位。6-2.中山靖王刘胜派下各中山王王子侯世系6-2-1.中山靖王刘胜王子侯世系史载中山靖王刘胜有子二十人,长子刘昌继承王位即中山哀王,其余儿子封侯如下。长子刘中世袭侯爵。

刘启的后代祁姓刘氏: 从祁姓刘氏到汉皇刘姓的考证

三世 刘启(略)。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字符海,号建。母贾夫人,生于公元前165年。公元前154年被立为中山王(中山,汉诸侯国名,辖区约相当于今河北省长城以南,保定、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滹沱河以北地区),建都卢奴(河北定县),在位四十三年。于公元前112年去世,享寿五十四岁,谥为中山靖王,葬于中山北门外的满城汉墓,黄龙出洞形。

妣窦绾等若干人,窦绾与中山靖王同葬满城汉墓。

史载刘胜公有儿女一百二十余人,子嗣名见于《史记·卷二十一·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的有二十子。他们是:1.刘昌(嗣王位),2.刘忠(广望节侯),3.刘朝平(将梁侯),4.刘未央(薪馆侯),5.刘贞(或涿,郡陆城侯,现河北涿县),6.刘嘉(薪处侯),7.刘义(陆地侯),8.刘光(临乐敦侯),9.刘章(东野戴侯),10.刘喜(高平侯),11.刘颇(广川侯),12.刘将夜(桑丘节侯)13.刘破胡(高丘哀侯),14.刘盖(柳宿夷侯)15.刘让(戎丘侯),16.刘修(或条,懋舆节侯)17.刘万岁(曲成侯),18.刘博(传富,安郭侯),19.刘应(安险侯),20.刘恢(安道侯)。21.刘屈釐(澎侯)。[7]

6-1.中山靖王刘胜王位传递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昌(刘胜长子),于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继位为第二代中山王,一年以后去世,谥号中山哀王。长子刘昆侈继承王位。

生子:刘昆侈。

六世 刘昆侈,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继位为第三代中山王,在位二十一年去世,谥号中山康王,长子刘辅继承王位。

生子:1.刘辅,2.刘喜,3.刘章。

七世 刘辅,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继位为第四代中山王,在位四年去世,谥号中山顷王,儿子刘福继承王位。

生子:1.刘福,2.刘安(利乡侯)。

八世(1) 刘福,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继位为第五代中山王,在位十七年去世,谥号中山宪王.长子刘循继承王位。

生子:刘循。

九世(1) 刘循,又名刘修,于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继位为第六代中山王,在位十五年去世,谥号中山怀王。无后,王位空缺四十五年后,绍封怀王从父弟子刘云客为广德王。

八世(2) 刘安(刘辅次子),受封为利乡侯。

生三子:1.遂(继承利乡侯),2.云客(绍封为广德王),3.广汉(绍封为广平王)。

九世(2) 刘云客(怀王从父弟子[8]),汉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云客以怀王从父弟子绍封为广德王,以供奉中山靖王的祭祀。刘云客在位三年后去世,谥号广德夷王。没有儿子,王位再次断缺十四年。

九世(3) 刘广汉(刘安之子,刘云客弟弟),由于广德夷王云客没有儿子,汉哀帝时再次立云客的弟弟刘广汉为广平王,以供奉中山靖王的祭祀。广平王死后仍然没有后代。

七世(2) 刘伦(广川惠王的曾孙),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再次立广川惠王的曾孙刘伦为广德王,供奉为中山靖王的祭祀。王莽时被废,国除。

后裔不详。

6-2.中山靖王刘胜派下各中山王王子侯世系

6-2-1.中山靖王刘胜王子侯世系

史载中山靖王刘胜有子二十人,长子刘昌继承王位即中山哀王,其余儿子封侯如下。

6-2-1-1.中山靖王刘胜次子刘忠 广望侯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忠,于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六月被封为广望侯(《史记》记载为刘安中,广望,县侯,故城在今河北省清苑县西北),是广望刘氏的开基始祖。在位三十年去世,谥号为广望节侯。长子刘中世袭侯爵。

生子:中。

六世 刘中,于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世袭为第二代广望侯,在位十三年去世,谥号为广望顷侯。长子刘何齐世袭侯爵。

生子:何齐。

七世 刘何齐,于汉昭帝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世袭为第三代广望侯,薨年不详,谥号为广望思侯。长子刘遂世袭侯爵。

生子:遂。

八世 刘遂,世袭为第四代广望侯,薨年不详,谥号为广望侯。儿子刘阁世袭侯爵。

生子:刘阁。

九世 刘阁,世袭为第五代广望侯。王莽篡位,废,侯国除。

后裔不详。

6-2-1-2.中山靖王刘胜三子刘朝平 将梁侯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朝平公,汉武帝元朔二年六月受封为将梁侯(在涿郡广望县将梁乡)。在位十八年,于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坐酎金被削去侯爵为民。

后裔不详。

6-2-1-3.中山靖王刘胜四子刘未央 薪馆侯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未央,汉武帝元朔二年六月受封为薪馆侯(《史记》记载为新馆,《史记志疑》疑是新昌之误。新昌,县名,在涿郡新昌县即今河北新城县),在位十八年,于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坐酎金被削去侯爵为民。

后裔不详。

6-2-1-4.中山靖王刘胜五子刘贞 陆城侯世系(刘贞至刘备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贞,字崇,号正成。公生于公元前141年,于公元前77年去世,享寿六十五岁。葬于涿郡猴岭,观音坐莲形。

武帝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127年)六月,公受封涿郡陆城侯[9](《汉表》作涿,县名,故城在今河北涿县),在位十五年,于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因坐酎金被削侯为民,子孙居涿郡。

妣吴氏,生卒年未详,与夫同葬。

妣吕氏,生卒年未详,葬于涿郡风水嶂,蜈蚣形。

生二子:1.刘轩,2.刘昂。(一说生二子:l.刘昴,2.鸣风)。

六世 刘昂(刘贞次子),字回凤。公生于公元前117年,卒于公元前53年,享寿六十五岁,葬于涿郡东村,仙人骑鹤形。

妣秦氏,生于公元前116年,卒于公元前74年,享寿四十三岁,葬于葬涿郡东村。

妣李氏,生卒年未详。葬于葬涿郡东村。

妣尤氏,生卒年未详。葬于葬涿郡东村。

生三子:1.刘福,2.刘禄,3.刘寿。(一说生一子:刘禄)。

七世 刘禄(刘昂次子),字绍。公生于公元前93年,卒于公元前34年,享寿六十岁,祖妣合葬涿郡九龙山。

妣许氏,生卒年未详。与夫同葬。生一子:刘恕妣岳氏。

妣邓氏,生卒年未详。与夫同葬。生一子:刘恋。

共生二子:1.刘恋,2.刘恕。(一说生三子:1.刘恋,2.刘希,3.刘清)。

八世 刘恋(刘禄长子),字实。生于公元前59年,卒于公元前1年,享寿五十九岁,葬于顺天府三河县,人形。

妣杨氏、山氏。

生二子:刘经、刘英。

九世 刘英(刘恋次子),字素。公生于公元前29年,卒于公元34年,享寿六十四岁,葬于南京金陵

妣谷氏、马氏。

生四子:1.刘建,2.刘巡,3.刘避,江氏,4.刘远。(一说生二子:l.刘建,2.刘浩)。

十世 刘建(刘英长子),字殷。公生于公元前2年,卒于公元54年,享寿五十七岁,葬于祈山,凤形。

妣左氏,生于公元3年,卒于公元59年,享寿五十七岁,与夫同葬。

生三子:l.刘晨华,2.刘振华,3.刘哀华。

十一世 哀华(刘建三子),字庆安,号宫、永文。公生于公元25年,卒于公元75年,享寿五十一岁,葬于祈山。

妣梁氏。

生二子:1.刘宪,2.刘平。

十二世 刘宪(哀华长子),字德广。公生于公元52年,卒于公元100年,享寿四十九岁,葬于祈山九龙坑。

妣彭氏。

生四子:1.刘化,2.刘和,3.刘益,4.刘舒。

妣路氏。

生一子:刘雄。

十三世 刘雄(刘宪五子),字德方。公生于公元83年,卒于公元142年,享寿六十岁,葬于涿郡大南门外。

雄公举孝廉,官授东郡范县令(山东梁山县西北)。

妣吴氏。妣黄氏,生卒年未详。葬于顺天府涿州

共生四子:1.刘弘,2.刘因,3.刘曾,4.刘光。

十四世 刘弘(刘雄长子),字正光。公生于公元120年,卒于公元168年,享寿四十九岁,葬于涿州范阳落伽山。

妣林氏(一说吴氏),生卒年未详。与夫同葬。

生一子:刘备。

十五世 刘备(刘弘之子),字玄德。母林氏(一说吴氏)。

刘备于东汉桓帝延熹四年辛丑(公元161年)五月十九日生于涿郡涿县。刘备的父亲刘弘22岁时失去父亲刘雄。刘备7岁时又失去父亲刘弘公,小时家境贫寒,与母亲贩鞋、织席为生。生活虽然艰苦,但他对前途却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立志要干一番事业。备公虽然平时不爱说话,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但他很善于接近他人、喜欢结交天下豪杰,备公具有“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他那胸怀大志、礼贤下士、爱才如命、以人为本、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人格魅力让一大批有志之士死心塌地跟着他,使他能白手起家,经过三十多年的拼搏,于公元221年农历四月初六在成都武担山南(今成都军区内)称帝,国号汉。刘备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三国时最伟大的两大英雄之一。刘备于公元223年农历四月二十四驾崩于白帝城(今重庆奉节)永安宫,终年63岁。这年五月,刘备的梓宫(皇帝的灵柩)从永安运回成都,秋八月,葬惠陵,惠陵在今成都汉昭烈庙(武侯祠)内。谥号昭烈皇帝。

妣甘皇后,沛县人,刘禅生母。卒于战乱之中,先葬于南郡,章武二年,追谥皇思夫人,迁葬于蜀,后再追谥昭烈皇后,与备公合葬于惠陵。

妣穆皇后,名曰吴苋,陈留人,吴懿的妹妹,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建安二十四年,立为汉中王后。章武元年夏五月为皇后。建兴元年五月,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延熙八年去世,与备公合葬于惠陵。

妣糜夫人,糜竺的妹妹,刘备在徐州时,糜竺将她嫁给刘备。生卒不详。

妣孙夫人,孙权之妹,刘备入蜀后返回东吴。生卒不详。

刘备共生三子:刘禅、刘永、刘理。《三国志》《华阳国志》均无刘永和刘理生母的记载。

6-2-1-5.中山靖王刘胜六子刘嘉 薪处侯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嘉,武帝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127年)六月,公受封涿郡薪处侯(《汉表》在涿,《史记》为新处,新处,县名,故城在今河北望都县西南)。在位18年,于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因坐酎金被削侯为民。

后裔不详。

6-2-1-6.中山靖王刘胜七子刘义 陆地侯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义,武帝元朔三年癸酉(公元前126年)三月,受封陆地侯(《史记》记载为陉城侯,《史记志疑》疑即中山之苦泾县,故城在今河北无极县)。在位17年,于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公因坐酎金被削侯为民。

后裔不详。

6-2-1-7.中山靖王刘胜八子刘光 临乐侯传递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光,于武帝元朔四年癸酉(公元前125年)四月,受封临乐侯(临乐,县名,高祖置,属渤海郡,今山东宁津县北),在位二十一年去世,谥号临乐敦侯。儿子刘建世袭侯爵。

生子:刘建。(www.daowen.com)

六世 刘建,于汉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世袭第二代临乐侯,卒年不详,谥号临乐宪侯,长子刘固世袭侯爵。

生子:刘固。

七世 刘固,世袭为第三代临乐侯,于汉宣帝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去世,谥号为临乐列侯,长子刘万年世袭侯爵。

生子:刘万年。

八世 刘万年,世袭为第四代临乐侯,薨年不详,谥号为临乐节侯。长子广都世袭侯爵。

生子:广都。

九世 刘广都,世袭为第五代临乐侯,王莽篡位时,先改为公,第二年被废。

后裔不详。

6-2-1-8.中山靖王刘胜九子刘章 东野侯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章,武帝元朔四年癸酉(公元前125年)四月,公受封东野侯,不久去世,谥号东野戴侯。长子中时世袭侯爵。

生子:中时。

六世 中时,世袭为第二代东野侯,于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去世。无后,侯国除。

6-2-1-9.中山靖王刘胜公十子刘喜 高平侯世袭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喜,武帝元朔四年癸酉(公元前125年)四月,受封高平侯(高平,县名,故城在今江苏泗洪县东南),在位十六年,于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公因坐酎金被削侯为民。

后裔不详。

6-2-1-10.中山靖王刘胜十一子刘颇 广川侯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颇,武帝元朔四年癸酉(公元前125年)四月,受封广川侯(广川,县名,故城在今河北省枣强县东),在位十六年,于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公因坐酎金被削侯为民。

后裔不详。

6-2-1-11.中山靖王刘胜公十二子刘将夜 桑丘侯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将夜,又名刘洋,武帝元朔五年癸酉(公元前124年)十一月受封为桑丘侯(桑丘,《汉表》记载在深泽,《史记志疑》案:桑丘故城在遂城界,遂城县,在今河北新城县;按徐水县志,应在徐水县),在位十二年去世,谥号为桑丘节侯。长子刘德世袭侯爵。

生子:刘德。

六世 刘德,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世袭为第二代桑丘侯,薨年不详,谥号为桑丘戴侯。长子外人世袭侯爵。

生子:外人。

七世 外人,世袭为第三代桑丘侯。于汉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与后母乱淫,免,桑丘国除[10](《汉书新注·王子侯表第三上》)。

后裔不详。

6-2-1-12.中山靖王刘胜公十三子刘颇胡 高丘侯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颇胡,于武帝元朔五年癸酉(公元前124年)三月受封为高丘侯(高丘,属地不详,在位九年,于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去世。无后,国除。

6-2-1-13.中山靖王刘胜十四子刘盖 柳宿侯的世袭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盖,于武帝元朔五年癸酉(公元前124年)三月受封为柳宿侯(柳宿,聚邑,在中山卢奴东北即今河北定州市),在位五年,于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卒,谥号柳宿夷侯。长子刘书世袭侯爵。

生子:刘书。

六世 刘书,于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世袭为第二代柳宿侯,在位9年,于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公因坐酎金被削侯为民,侯国除。

后裔不详。

6-2-1-14.中山靖王刘胜十五子刘让 戎丘侯世袭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让,于武帝元朔五年癸酉(公元前124年)三月受封为戎丘侯[11],在位13年,于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公因坐酎金被削侯为民。侯国除。

后裔不详。

6-2-1-15.中山靖王刘胜十六子刘修 樊与侯世袭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修,又名条,于武帝元朔五年癸酉(公元前124年)三月受封为樊与侯(樊与,县名,故址在河北徐水县东南迪城),薨年不详,谥号为樊与节侯。长子过伦世袭侯爵。

生子:过伦。

六世 刘过伦,世袭为第二代樊与侯。薨年不详,谥号为樊与汤侯。长子异众世袭侯爵。

生子:异众。

七世 刘异众,世袭为第三代樊与侯。薨年不详,谥号为樊与思侯。长子土生世袭侯爵。

生子:土生。

八世 刘土生,世袭为第四代樊与侯。薨年不详,谥号为樊与顷侯。长子自予世袭侯爵。

生子:自予。

九世 刘自予,世袭为第五代樊与侯。王莽篡位时,降为公,第二年废,国除。

后裔不详。[12]

6-2-1-16.中山靖王刘胜公十七子刘万岁 曲成侯世袭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万岁,于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三月受封为曲成侯(曲成,《汉表》记载在涿郡),在位13年,于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公因坐酎金被削侯为民。侯国除。

后裔不详。

6-2-1-17.中山靖王刘胜公十八子刘传富 安郭侯刘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传富,于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三月受封为安郭侯(《史记》记载为刘博,安郭,《汉表》记载在涿郡。今河北安国市城南有安郭亭),薨年不详。长子刘偃世袭侯爵。

生子:偃。

六世 刘偃,世袭为第二代安郭侯,薨年不详。长子刘崇世袭侯爵。

生子:崇。

七世 刘崇公,世袭为第三代安郭侯,犯罪,死,侯国除。

后裔不详。

6-2-1-18.中山靖王刘胜十九子刘应 安险侯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应,于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三月受封为安险侯(《汉志》属中山。县名,在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南),在位十三年,于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公因坐酎金被削侯为民,侯国除。

后裔不详。

6-2-1-19.中山靖王刘胜第二十子刘恢 安遥侯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恢,于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三月受封为安遥侯(《汉表》作“安道”,其地不详),在位十三年,于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公因坐酎金被削侯为民,侯国除。

后裔不详。

6-2-1-20.中山靖王刘胜公第二十一子刘屈釐 澍侯世系

四世 刘胜(刘启八子)(略)。

五世 刘屈釐,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受封澍侯,在位仅一年,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犯死罪被腰斩。无后,国除。

6-2-2.中山靖王刘胜嫡孙刘昆侈 中山康王王子侯世系

史载中山康王刘昆侈生三子,长子刘辅继承王位即中山顷王。其余二子封侯如下。

6-2-2-1.中山康王刘昆侈次子刘喜 成侯世系

六世 刘昆侈(略)。

七世 刘喜,于汉昭帝元凤五年(公元前76年)十一月受封成侯(《汉表》在涿郡),在位十五年去世,谥号成献侯。长子得疵世袭侯爵。

生子:得疵。

八世 刘得疵,于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世袭为第二代成侯。薨年不详,谥号成顷侯。长子刘傰世袭侯爵。

生子:傰。

九世 刘傰,世袭为第三代成侯,卒年不详,谥号成炀侯。长子刘贵世袭侯爵。

生子:贵。

十世 刘贵,世袭为第四代成侯,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去世,谥号成哀侯。无后,国除。

6-2-2-2.中山康王刘昆侈三子刘章 宣处侯世系

六世 刘昆侈(略)。

七世 刘章(刘昆侈三子),于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六月受封宣处侯(处侯,地址不详),在位四年卒,谥号宣处节侯。长子刘众世袭侯爵。

生子:众。

八世 刘众,于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世袭为第二代宣处侯,卒年不详,谥号宣处原侯,无后,国除。

6-2-3.中山靖王刘胜曾孙刘辅 中山顷王王子世系

史载中山顷王生二子,长子刘福继承王位即中山宪王,次子刘安封侯如下。

6-2-3-1.中山顷王刘辅次子刘安 利乡侯世系

七世 刘辅(略)。

八世 刘安,于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三月受封利乡侯(利乡,《汉表》利乡在常山),卒年不详。长子刘遂世袭侯爵。

生三子:1.遂,2.云客,3.广汉(云客于中山怀王刘循去世(无后)45年后被绍封为广德王;广汉又于云客去世(无后)14年后被绍封为广夷王)。

九世 刘遂(刘安长子),世袭为第二代利乡侯,卒年不详。长子刘国世袭侯爵。

十世 刘国,世袭为第三代利乡侯,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