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论贞观政要

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论贞观政要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吴兢,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B.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C.不欲以诈道训俗。D.“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是被动句。4.翻译下列句子。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

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论贞观政要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传》④称‘去食存信’,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房玄龄对曰:“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无仁、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诚信》)

【注释】

①贞观:唐太宗年号。 ②的知:确切知道。 ③魏武帝:曹操。 ④《传》:指《论语》。一说指《左传》。 ⑤去食存信:比喻宁可失去粮食饿死也要坚持诚信。

【链接】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吴兢(670—749),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耿直敢于犯颜直谏,政治上颇有献替,不愧为一代诤臣。吴兢著《贞观政要》旨在歌颂“贞观之治”,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后来君主以此为借鉴。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_________________

(2)直言进谏,则是正人________________

(3)顺情阿旨,则是佞人________________

(4)能勤行之,甚有裨益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www.daowen.com)

例句: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A.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B.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C.不欲以诈道训俗。 D.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

3.下列各项中,对句式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臣居草泽”既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又是状语后置句。

B.“若能不畏雷霆”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陛下”。

C.“谁夺耶?”是省略句,省略的宾语为“(他的)天下”。

D.“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是被动句。

4.翻译下列句子。

(1)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2)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

(3)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