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陶瓷识鉴讲义:全彩图版

古陶瓷识鉴讲义:全彩图版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晋瓷光色赏其醇素辨其易迁今所见越窑晋青瓷,绝多为近代或当代出土物,虽精粗不一,而往往古色香可玩味,上乘者更堪以国宝目之。晋瓷釉质醇素,故其品赏,自与明清瓷别趣;如扶桑国人品艺,有“涩之美”、“寂之美”观念,恰可借鉴。晋青瓷釉色可分别偏青或绿或黄或棕色米灰等,是因釉料成份不等,并且釉色随窑焰自然生发故。藏瓷家雅善鉴别,于古器釉质及光色,观赏辨析日久,自有正宗印象,故虽赝本纷陈而不为所惑。

古陶瓷识鉴讲义:全彩图版

16 晋瓷光色赏其醇素辨其易迁

今所见越窑晋青瓷,绝多为近代或当代出土物,虽精粗不一,而往往古色香可玩味,上乘者更堪以国宝目之。

晋瓷釉质醇素,故其品赏,自与明清瓷别趣;如扶桑国人品艺,有“涩之美”、“寂之美”观念,恰可借鉴。复清代袁枚《续诗品三十二首》有《辨微》喻诗格“是淡非枯,是朴非拙,是健非粗”,类此而思瓷格,理自见也。

晋青瓷釉色可分别偏青或绿或黄或棕色米灰等,是因釉料成份不等,并且釉色随窑焰自然生发故。近年仿造忽多,每批赝品釉色或者一致,而无如古器随火候变易之迹象,且釉层质地也异于古物。

古釉配方要亦与时为移迁,今人何由觅知耶?如新《中国陶瓷史》推商周釉陶之製釉:“可能都是用石灰石、粘土配合而烧成的。由于多数粘土内含有或多或少的铁质,……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则显青色或绿色。”要自言其原理大凡而已。(www.daowen.com)

又《天工开物》:“凡釉料随地而生,江浙闽广用者,蕨蓝草一味。其草乃居民供灶之薪,长不过三尺,枝叶似杉木,勒而不棘人。其名数十,各地不同。陶家取来燃灰,布袋灌水澄滤,去其粗者,取其绝细。每灰二盌参以红土泥水一盌,搅令极匀,蘸涂坯上,烧出自成光色”云云。按蕨蓝草属喜钙植物,其灰中富钙、磷,经窑火能增釉面青亮光泽;尤红粘土富含氧化铁,宜还原呈青色,二者为古代石灰石青釉之主要添加剂,是上之引言较详而可推类以为谈证,然亦未尽此道之奥蕴也(参见此章十七节)。

藏瓷家雅善鉴别,于古器釉质及光色,观赏辨析日久,自有正宗印象,故虽赝本纷陈而不为所惑。及至做工、造型、装饰、器底火石红斑迹等,都当参证辨识,详见后文各章节。

下图:晋代越窑青瓷狮形器逞青黄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