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画像砖: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

汉画像砖: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

更新时间:2025-09-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人尚武,都十分崇敬“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人物,因此在画像砖中塑造了三个典型的力大无比的英雄。中间武士从其体量、气势和动态上都显得出类拔萃,看来这是一个一对二的格斗局面,足见中间武士的英武和雄厚武功。

十二、英雄的样板

作品名称:武士

作品尺寸:高40厘米,宽97厘米

创作时间:东汉

出土地:河南邓州祁营

现藏地: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对于画像砖艺术来说,河南邓州市真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这里出土的画像砖并不多,然而一旦出现便均为精品,如汉代的《武士》《朱雀·小吏》画像砖,南北朝时期的一组彩色画像砖等,其艺术价值直抵该时代画像砖艺术高峰。(https://www.daowen.com)

一个由几何纹组成的精美画框,牢牢地包裹着画面中的形象,具有比较标准的绘画特征。有趣的是,在画面的左右装饰着两条雄壮无比的巨龙,二龙首相对呼应,其间还装饰着相对而舞的凤鸟,颇富装饰意味。从龙凤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其规则对称的排列形式来看,该画面似乎是表现上天的场景。然而,被龙凤包围的三个人物更像是现实中的武士,并且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汉代人尚武,都十分崇敬“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人物,因此在画像砖中塑造了三个典型的力大无比的英雄。画面正中的这位佩剑力士,身披甲衣,马步横跨,转手运气,真是一个“硬气功”的高手。他毛发直竖,怒目圆睁,一副威士豪客之象。其粗壮的腿肚和细瘦的脚踝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豪客的威猛个性更加生动地突显出来,恰似一个活脱脱的樊哙形象。有专家称该画面为“格斗”,也难怪,这位豪客出招之时,左边的武士就几乎被震倒了,狼狈得宝剑脱手、鞋子脱落。右边的武士也不愿服输,抬起巨钺砍将过来,他侧身虚步,动感极强。其外貌虽无中间者张扬,但雄势丝毫不逊于人,似乎谋勇双全,更具杀伤力。中间武士从其体量、气势和动态上都显得出类拔萃,看来这是一个一对二的格斗局面,足见中间武士的英武和雄厚武功。

有专家认为这是一幅“气功图”,既然华佗能发明用于强身健体的“五禽戏”,难道在汉代不会出现用于增强武功的仿生气功?具有这种观点的专家更多地关注了画面中的蝎子和壁虎,说它们是“五毒”——蝎子、蜈蚣、毒蛇、壁虎、蟾蜍五种有毒的动物,在民间被认定具有辟邪、防毒之功能。然而在此画面中,却仅有二种,并未凑成五毒。

笔者认为这些动物不可能是平白无故地被安排在画面之中的,况且还故意把它们安排在武士的身旁。当我们仔细观察蝎子、中间武士、壁虎、右边武士的形体特征时,发现它们似乎有着一些共同点:张牙舞爪、横行霸道。蝎子战胜敌人的秘诀是一招毙命,壁虎威震敌人靠的是张牙舞爪,保命方式是丢车保帅,断尾求生。对比来看,中间的武士就像是巨蝎,右边的武士可不就与壁虎神似吗?这是一种暗喻的手法,用毒物来表现武士凶狠残暴的个性特征。

透过生动的画面,观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三位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扑面而来的阳刚之气,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汉代是一个尚武的雄强博大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