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讲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

讲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通警察在执行公务中,如果发现了违章的人,会使用规范的手势请司机停车,并来到司机面前,敬礼后,用平和的语气指出对方的问题所在。由此可以看出,讲话时的语气、语调和语速相比语言内容本身,更能反映出我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与他人交流时的态度。通常情况下,讲话是在呼气而不是在吸气时完成的,吸气是在讲话停顿时进行的。

讲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

交通警察在执行公务中,如果发现了违章的人,会使用规范的手势请司机停车,并来到司机面前,敬礼后,用平和的语气指出对方的问题所在。

国家工商管理局办公大厅的工作人员在解答咨询时,会选择对方能够接受的语速。

国家税务、地方税务办公大厅的礼仪培训中,已经将语调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

我们之所以关注交往中的语气、语速及语调,是因为我们的办事态度,不但体现在语言内容的选择方面,更体现在语气、语速及语调方面。

比如:语气生硬地指出对方的问题,就会产生态度不好的结果。

比如:语速过快,容易让对方感到我们不耐烦。语速太慢,会给人比较懈怠的印象。

比如:语调低沉,会给人命令和质问的感觉。

由此可以看出,讲话时的语气、语调和语速相比语言内容本身,更能反映出我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与他人交流时的态度。

一、语气的把握

怎样做才能使语气柔和呢?

通常情况下,讲话是在呼气而不是在吸气时完成的,吸气是在讲话停顿时进行的。

讲话时正确的呼吸方法,是采用由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也称丹田呼吸法),即运用小腹收缩、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郭兰英在谈到运用这种呼吸方法时说:“唱歌时小肚子常是硬的,唱得越高就越硬。”

胸腹式联合呼吸介于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之间,是两者的结合。其具体方法如下:

(1)吸气。小腹向内,即向丹田收缩,大腹、胸、腰部同时向外扩展。前腹和后腰要有分别向前、后、左、右撑开的力量。用鼻吸气,做到快、静、深。此时,我们可以感觉到腰带有变紧的感觉。

(2)呼气。要使小腹保持收紧,使胸、腹部在控制下,将肺部气体慢慢放出,呼气要用嘴,要做到匀、缓、稳。在呼气过程中,语音一个接一个地发出后,组成有节奏的有声语言。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腹部和丹田充满气息,为发音提供充足的“气”。同时,由于小腹向内收缩,胸前向外扩张,以小腹、后腰和后胸为支点,为发音提供了充足的“力”。“气”与“力”的融合,为优美的声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可以借助以下方法进行呼吸的练习:

(1)闻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散发着香味的花儿,让自己深深地吸进香气,控制一会儿后再缓缓吐出。

(2)吹蜡烛。就是模拟吹灭生日蜡烛的动作。让自己深吸一口气后均匀缓慢地吹,尽可能时间长一些,能达到25~30秒为合格。

(3)咬住牙。做法是深吸一口气后,让气从牙缝中通过发出“咝……”的声音吐出,要做到力求平稳均匀持久。

(4)数数。从一数到十,往复循环,一口气能数多少遍就数多少遍,要做到数的清晰和响亮。

(5)绕口令。比如:“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六个枣儿,七个枣儿,八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

在开始做绕口令练习时,中间可以适当换气,练到气息有了控制能力时,逐渐减少换气次数,最后要争取一口气说完,甚至多说几个枣儿。

在讲话过程中,要处理好讲与呼吸的关系,让我们进行如下尝试:

(1)要尽可能轻松自如,吸气要迅速,呼气要缓慢、均匀,吸入的气量要适中。

(2)要尽可能在讲话中的自然停顿处换气,不要等讲完一个长句才大呼大吸,这样会显得讲话很吃力。

(3)要使讲话时的姿势有利于呼吸。不论是选择站立还是落座,都要抬头、舒肩、展背,胸部要稍向前倾,小腹自然内收。这样做才能使我们的语言产生甜美、柔和的感觉。(www.daowen.com)

二、语调的把握

在公务交往中,要根据对象的不同,事情的不同,场合的不同合理地把握语调。

1.使用文明语,要讲究声调

公务交往中常用的“十一字”文明用语,在使用时存在着降调和升调两种情况。

比如:用升调的方法完成“您好”“再见”中的“好”和“见”,会给人带来真诚、热情的感觉。相反,如果使用降调的方法,就会给人带来敷衍、冷淡的感觉。

又如:用升调的方法完成“对不起”中的“起”字,会给人带来讽刺的感觉。相反,使用降调的方法则比较恰当。

在“十一字”文明用语中,除“对不起”以外,“请、您、您好、谢谢、再见”一般情况下都需要使用升调法完成。

2.处于不同的场合,要讲究语言的声调

公务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使用降调的方法,能比较好地强化语言的权威性。比如:国家工商管理局人员在进行市场监督时,如果发现了违法现象,使用降调的语言效果会比较好。但是,在公共办公大厅处理日常业务时,使用升调的语言,会给对方带来温暖、舒适的感觉。

3.面对不同的事情,要讲究语言的声调

在与他人的交谈中,当谈到不愉快的事情时,语调降低会使对方产生好感。因为,这是理解他人的表现。

当然,在对方谈到愉快的事情时,我们选择升调的方法进行肯定或应答,会使对方得到鼓舞。比如:公务人员在接待信访的过程中,对来访者反映的问题要积极对待。尤其是接听群众拨打进来的反映有关问题的电话时,要注意自己的通话态度,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与为群众服务的热情。要做到来者不拒,有问必答,热情相待。此时,信访接待人员的语调要根据来访者的情绪进行合理的调整。

三、语速的把握

下面这篇短文,是礼仪教学及社会礼仪培训中,用以训练学生或学员语速标准的。

来,让我们看看自己的语速是否恰当,请用60秒钟朗读下列短文。

一百多年以前,维也纳的某个剧院里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时的维也纳女士喜欢戴高顶帽子,喜欢到即使在观看演出时也不愿意摘掉它,致使坐在后面的观众意见很大,因为高帽子挡住了他们的视线。很多观众找到院方反映情况,剧院负责人来到舞台上说道:“请女士们将帽子脱下来,你们听到了吗?女士们,请你们将帽子脱下来!”他一遍又一遍地大声说着、喊着,急得满头大汗,可女士们就是不理睬他,他感到很尴尬,很无奈。

这时,他拍着自己的脑门想:“是不是自己的语言有问题?”略作思考后他又说道:“好,就这样吧,年纪大的、身体不好的女士就不必脱帽了,现在请年轻女士脱帽!”

话音刚落,剧场中所有的女士都将帽子脱了下来。

在培训中,我还曾经带领学员分别用40秒钟和80秒钟朗读上文,并带领大家共同讨论不同的语速给他人带来的感觉是什么。

学员们讲道:“当听到用80秒钟朗读这篇短文时,让我觉得透不过气来,感觉憋得慌。”学员还讲道:“用40秒朗读这篇短文时,我觉得紧张,因为有跟不上节奏的感觉。还是用60秒钟朗读比较好,不但听得清楚,还能感觉很轻松。”

在公务交往中,我们还要学会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灵活把握语速。

比如:面对年事已高的老人,面对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解答,要将语速放慢些。而面对年轻人,面对比较简单问题的解答,语速则可以快一些。

思考题

(1)请朗读本节中语速练习的短文,通过计时检查自己的语速习惯,并进行合理的调整。

(2)请在公务交往中,关注语调和语气对他人带来的影响,并灵活把握语气和语调的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