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农经济的发展的分析介绍

小农经济的发展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朝小农经济非常发达,有田自耕的小农是全国编户齐民的基本部分。小农经济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它的每一步发展,必然伴随着土地兼并,以及由此而来的贫富两极分化。秦至西汉前期,政府为了扶植自耕农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对豪强地主采取抑制政策。其实,政策的转换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小农经济的发展的分析介绍

汉朝小农经济非常发达,有田自耕的小农是全国编户齐民的基本部分。当时的编户齐民有“大家”、“中家”、“小家”之别。“大家”也称“上家”、“大姓”,崔寔(shí)《政论》所说“上家累巨亿之资,斥地侔封君之土”,大抵是豪强地主。“中家”是一些中小地主,当时有“百金,中人十家之产”的流行说法。居延汉简所载,礼忠有田五顷,小奴二人,大婢一人,另有马、牛、牛车、轺车等,家资约十五万钱,可算中家的一个典型。“小家”也称“下户”,即自耕农,拥有数十亩田地,耕作自给。

1973年9月,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发掘出景帝二年南郡江陵县郑里廪簿,显示了自耕农家庭结构与耕地状况。该里25户共计105口,平均每户4口,能田成丁男女69口,合计耕地617亩,最多一户有田54亩,最少一户有田8亩,平均每户24.7亩,平均每能田成丁占田9亩。显然,先秦时代“五口之家,百亩之田”已经不是汉代自耕农的真实写照了。从上述郑里廪簿看来,一般自耕农的耕地不超过50亩。居延汉简所载农户徐宗,有田50亩、牛2头,可以看作较典型的自耕农。这种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的小农,构成了社会的基础,不仅是国家租赋徭役(包括土地税——田租和,人口税——算赋和口赋,财产税——算訾,代役税——更赋)的主要承担者,而且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

农业生产技术在汉朝有明显的进步,耦犁与耧犁,代田法与区(读作ōu,坎之意)田法可以作为标志。

据《汉书 · 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晚年悔征伐之事,封丞相为富民侯,又下诏说,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任命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掌管军粮的官职)。赵过发明耦犁耕作法,“用耦犁,二牛,三人”,即两犁并耕,前面两人牵两牛,后面一人掌犁,掘土可宽过一尺。耦犁的出现显示了前所未见的人力、牛力协作的扩大,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赵过的另一发明是耕播合一的耧犁,用一牛牵三犁,一面犁田一面播种,是中国农业史上最早的播种器。这种新技术,对于拥有较大面积耕地、较多畜力与人力的农家,是极有利的。

与耦耕具有同样意义的是代田法,《汉书 · 食货志》说:“一亩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这就是说,把一亩土地分成三条甽,宽一尺、深一尺,甽上是陇(垄),也宽一尺。甽陇相间,把种子播在甽里,发芽长叶后,除去陇边杂草,拨陇土培附苗根,既抗风又抗旱,是旱地农作的好方法。它的特点是在一亩土地上实现甽陇相代的间作休耕法,即今年的甽明年便是陇,今年的陇明年便是甽,一亩土地整体上并不休耕,局部上却实现了休耕。代田法比不分甽陇的缦田法产量可以每亩多收一斛,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增产一倍。

与代田法各有千秋的是区田法。它的优越性在于,在小面积土地上以精耕细作的方法提高产量。代田法必须使用两牛三人的耦犁耕作,才能开出深宽各一尺的甽、陇,单靠人力不能胜任。区田法则不然,它对于缺乏耕牛或在发生牛疫时期,收效尤为明显。《齐民要术》引《氾胜之书》详细介绍了汉朝的区田法。氾胜之,西汉成帝时任议郎,在三辅地区教农耕作。此书仅佚文三千余字,关于区田法的记载最有特色。坎种作为标准的区田法,是在一亩耕地上区划成一尺五寸见方的棋盘状,在一尺五寸见方的土地上,掘方六寸、深六寸、间隔九寸的“区”。一亩可作成3840区或3700区至1072区不等,每区播种粟二十粒,加美粪一升。秋收时每区可收粟三升,一亩即达百斛。这当然是一种理想化的估计,不过可以获得高产是不成问题的。

耧车模型

关键在于它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经营方法,要求在小块土地上投入密集的劳动,是缺乏耕牛的小农经营土地的标准技术。它的特点是不需牛犁,依靠人力深耕、密植、足肥、勤灌,在小面积土地上获取高产,在防治牛疫、旱荒方面成效尤其显著,所以为后世所沿用。《后汉书 · 刘般传》说:“明帝永平年间……以郡国牛疫,通使区种增耕。”《晋书 · 段灼传》说:“邓艾欲积谷强兵,以待有事,是岁少雨,又为区种之法。”足见区田法经历了实践的考验,愈益显示其优越性。

小农经济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它的每一步发展,必然伴随着土地兼并,以及由此而来的贫富两极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乃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社会正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

秦至西汉前期,政府为了扶植自耕农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对豪强地主采取抑制政策。西汉后期至东汉,情况不同了,政府对豪强地主采取妥协甚至纵容的政策,尤其是东汉初年度田遭到豪强抵制后,豪强势力的发展完全无所顾忌了。

其实,政策的转换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汉武帝时代以耦犁、耧犁为主要形式的铁农具与牛耕技术的发展,建立在两牛三人的耦耕技术上的代田法的推广,为豪强地主的大面积经营提供了强大的生产力。他们在土地、牲畜、劳动人手上的优势,使他们比自耕农处于有利地位,可以装备先进的耦犁、耧犁,实行两牛三人的耦耕,可以垦辟大片土地。这是豪强地主在西汉中期以后获得迅猛发展的重要经济原因。(www.daowen.com)

崔寔《四民月令》一卷,仿效《礼记 · 月令》的体例,如实地记录了当时豪强田庄内逐月的农事安排,提供了豪强田庄经营的实录。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桓帝、灵帝时代历任五原太守、议郎、辽东太守,后升任尚书,退隐后撰写了《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记述豪强地主的生活,把一年十二个月中的农事和祭祀、礼仪活动,逐月予以记录,涉及耕地、播种、育苗、收藏,也涉及织布、酿酒、制药,以及贩卖、收购,是研究东汉豪强田庄的宝贵资料。

田庄里种植的粮食有麦、稻、豆、黍等,蔬菜有瓜、瓠、葵、韭、葱、蒜、芜菁、芥等,经济作物有麻、桑、蓝等。家庭手工业主要是“治丝织帛”、“折麻织布”,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染色、缝纫,还有酿造、农具兵器制造、药材采制等,形成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半封闭式经济单位。在这里,粮食生产是主要经济部门,其次是桑麻栽培,再次是畜牧业、果蔬业、竹木业。家庭手工业中的纺织、酿造的产品主要为了自给,而不是为了出卖。不过农副业的剩余产品也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从月令中可以看到逐月进行的买卖记录,卖出的有粟、麦、黍、豆、麻、缣帛、弊絮、布之类,买进的有稻、粟米、小豆、麻子之类。

“农人”是田庄里的基本生产者,称为徒附,是农村中的贫弱下户,他们不同于奴婢,是佣耕——雇农,有自己的家庭和独立的经济。田庄里也有少量奴婢,称为缝人、女工、蚕妾,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

豪强在田庄里聚族而居,宗族内有共同的活动,围绕祖祢祭祀而展开。大祭是元旦之祭,族长在三天前作好准备,到了那天率族人祭祀祖祢,进酒降神。祭祀完毕,一族按尊卑大小在先祖前顺序列坐,向族长祝寿。祖祢之祭还在正月上灯之日、二月大社之日、五月夏至之日、八月祀泰社之日、十一月冬至之日举行,最后以十二月的腊祭而告终。此外还有墓祭、门祭、先穑(农业神)祭等。从祖祢之祭及与此相关的宗族公共活动来看,宗族聚族而居的纽带是家族宗法观念,从二月大社之日、八月泰社之日的社祭——祭祀土地神的活动,以及先穑祭这种祭祀农业神的活动中,可以窥知当时还残留着先秦时代的习俗。同宗的人,有相恤相助之义,使同一宗族内的阶级分化蒙上一层模糊色彩和温情脉脉的面纱。《四民月令》如此写道:在举行祖祢祭祀时,“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宗主还按不同的时节和亲疏关系,“存问九族,赈赡穷乏”。

《四民月令》所反映的豪强田庄,从规模上看是一种大地产经营,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业,但从经济学的视角加以审视,它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同时代的自耕农相比较,只有量的差异而无质的区别。

考古发掘也为今人了解当时农村实态提供了例证。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的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墓主人是一个县级官吏,他的田庄坐落于丘陵、森林地带,有宅院、水井、车棚、打谷场、牛栏、羊栏、猪圈、马厩,人们在从事各种劳作:采桑、耕田、锄草,还有的在牧场上放牧马、牛、羊。河南灵宝张湾东汉墓的壁画上,画着十一口井、一个瞭望塔、四间仓库、三间磨坊、五间猪圈、一间羊栏、两间厨房。这是墓主人生前田园生活的写照。

东汉酿酒画像砖

正是这种蓬勃发展的小农经济,奠定了两汉时期繁荣盛世的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