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唐玄宗李隆基与中华帝王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与中华帝王故事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延和元年八月,唐睿宗禅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一称唐明皇。李隆基和姑母太平公主联手,依靠皇家禁军,全歼韦氏集团。唐睿宗复位,李隆基封平王,进而成为太子,两年后继位为帝。唐玄宗坚决镇压兵变,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从而控制了政局,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和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沆瀣一气,使唐玄宗废黜并杀害了太子和两个儿子。唐玄宗是个风流好色的皇帝。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

唐玄宗李隆基与中华帝王故事

武则天之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相继二次继位,宫廷斗争异常激烈。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八月,唐睿宗禅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一称唐明皇。次年改元开元,唐王朝的历史进入一个全盛时期。

唐玄宗(公元685~762年),武则天之孙,唐睿宗第三子。“性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始封楚王,改封临淄王。武则天时任卫尉少卿,唐中宗时受韦皇后和武三思排挤,出任潞州别驾。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韦皇后效法武则天,想当女皇,伙同女儿安乐公主,残酷地毒杀了唐中宗。李隆基和姑母太平公主联手,依靠皇家禁军,全歼韦氏集团。唐睿宗复位,李隆基封平王,进而成为太子,两年后继位为帝。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由盟友变成仇敌,前者命人投毒,杀害后者,没有成功,索性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发动兵变,妄图夺取政权。唐玄宗坚决镇压兵变,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从而控制了政局,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唐玄宗在位四十四年,大体上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英明睿智,励精图治,知人善任,革除时弊,整顿纲纪,抑制权贵,禁绝奢靡之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他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嘉贞、李元纮、杜暹、韩休、张九龄等人为宰相,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姚崇文武全才,通达知变,被称为“救时宰相”。宋璟不畏权贵,体恤百姓,被誉为“有脚阳春”。韩休性情耿介,敢于直谏,原则性很强。一次,唐玄宗照着镜子,默默不乐。侍从宦官讨好地说:“自从韩休任相,陛下比以前消瘦多了。”唐玄宗说:“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相,全是为了国家,岂是为吾一人?”

皇帝明智,宰相干练,君臣同心合力,治理国家,致使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兴旺景象。突出标志是全国人口大量增加,达到一千三百多万户、六千多万人,相当于初唐的四倍,创中国封建社会户数和人口数最高的纪录。京城长安人口超过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长安城周长三十六点七公里,城内面积八十四平方公里,包括宫城、皇城、郭城三大部分,最耀眼的是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三大宫殿群,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城内有二十五条纵横大街,纵向中轴线朱雀大街,长五公里多,宽达一百五十米。农业、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追忆开元年间的盛况说: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国库丰盈,家给人足,朝廷储粮多时达一万万石,长安斗米十三钱,贵时不到二十钱,泰山一带斗米只有三钱或五钱。丝绸、瓷器、金银器等手工业产品,实行规模生产,技术先进。商业繁荣,长安的东市和西市,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货物堆积如山,琳琅满目。“丝绸之路”重新开通,唐朝声威大震,中亚、西亚、南亚、东亚乃至欧洲,纷纷派来使团、商团、留学生、留学僧等,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发达,伴随而来的必然是科学文化的兴盛。这一时期,诞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舞蹈家、天文学家。如李白、杜甫、王昌龄、王之涣、孟浩然王维吴道子、李崇训、张旭、怀素、李龟年、杨玉环公孙大娘、僧一行(张遂)等。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宠儿,也为那个时代增添了光彩,从而形成了光辉灿烂的唐文化。

开元盛世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堪称“黄金时代”。然而,胜利和成功,使唐玄宗变得骄傲和昏庸起来。他在后期完全丧失了进取精神,重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和胡将安禄山,恣意追求享乐,迷恋儿媳杨玉环的姿色,封为贵妃,由此酿成“安史之乱”,使大唐王朝从高高的顶峰上急剧地跌落下来。

李林甫,阴险奸猾,惯于以甜言蜜语谄媚人和谋害人,故有“口蜜腹剑”之称。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他升任第一宰相,大权独揽,堵塞言路,排斥异己,以酷吏为刀斧,残害正直朝臣数百家,朝野钳口,纲纪日坏。他和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沆瀣一气,使唐玄宗废黜并杀害了太子和两个儿子。唐玄宗不识其奸,反以为能,一次竟对宠信宦官高力士说:“现在四海太平,朕想居安无为,委国政于林甫,你以为如何?”高力士大吃一惊,说:“天下权柄,怎能轻易给人?他若养成威势,一旦有变,谁能制伏?”这样一个连高力士都懂得的大问题,而唐玄宗却不懂得,视之如儿戏,足见其糊涂到何种程度了。

唐玄宗是个风流好色的皇帝。他的后宫群雌粥粥,美女如云,武惠妃死后,居然爱上了体态丰膄、绝世无双的儿媳杨玉环。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五十六岁的唐玄宗,强行把二十二岁的杨玉环占为己有,开始了他们之间的浪漫史。公公霸占儿媳,有悖伦理,实是丑闻。唐玄宗为掩人耳目,避免落个“爬灰”的名声,让杨玉环自请为道士,赐号太真。一个老翁,一个少妇,陶醉在爱河情海里,春日漫漫苦其短,日上三竿恋床笫,正像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所写的那样: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www.daowen.com)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八月,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但当时没有皇后,所以杨玉环就是实际上的皇后。唐明皇视杨贵妃为“解语之花”和“被底鸳鸯”,犹如心肝宝贝,宠得无以复加。他为她专门设置了“织造院”和“铸造院”。前者有织工和绣工七百多人,负责给贵妃织造锦绣,缝制衣服;后者有各类工匠四百多人,负责给贵妃制作首饰,铸造器皿。杨贵妃喜食荔枝,而长安却不产这种水果。为此,唐玄宗命从荔枝产地蜀郡到长安,每隔二百里设一驿站,驿站配备士兵和快马,专门负责传送荔枝,荔枝送达长安,色、味不变。为了保持荔枝的新鲜度,甚至命人将整棵荔枝树挖起,带土装进大缸,用船运至距长安较近的地方,然后采摘,再由驿站传送。蜀郡到长安,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传送荔枝,何等艰难。“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为了爱妃,是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即使她要天上的星星,他也会试一试,看能不能给她摘下来!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的亲属均飞黄腾达。她的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虢、秦国夫人,从兄杨铦、杨锜、杨钊(杨国忠)俱封高官。他们利用唐玄宗给予的大量赏赐,建造府第,连栋接宇,富丽堂皇,犹如宫禁,一座房屋往往费钱数千万缗,务以瑰侈相夸诩,土木工程不息,时人谓之“木妖”。

唐玄宗和杨贵妃都喜爱音乐歌舞。他和她共同创作了大型乐舞《霓裳羽衣曲》,组织教坊和梨园上千名艺人演出,场面宏大,情景壮观。每年十月,唐玄宗都要带着杨贵妃,到长安东郊的华清宫过冬。杨氏兄妹车骑随行,每家一队,衣各一色,逶迤数十里。到了骊山,诸家合欢,往来穿梭,宛若万花竞放,遍地云锦。唐玄宗在宠杨贵妃的同时,还和别的女人偷情。杨贵妃因为悍妒,醋意太浓,所以曾两次被遣送出宫。唐玄宗失去贵妃,如丢魂魄,很快又出动禁军,将她迎回宫中,加倍宠爱,以致当时有民谣说:“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意思是说,女孩子比男孩子强,生个女孩子,照样可以光耀门户。

唐玄宗沉醉在温柔乡和甜蜜梦里,朝政全部交给李林甫处理。李林甫为了巩固相位,建议重用胡将,理由是胡将只会打仗,没有多少心眼。唐玄宗欣然同意,于是任用一批胡将,其中包括杂种胡人安禄山。安禄山从一个信使起步,升任营州刺史,继为平卢节度使,掌管一方军政大权。他积极投靠李林甫,又兼任范阳节度使。这个人生性狡诈,入朝长安,伪装忠诚和痴傻,无耻地认杨贵妃为义母,以骗取唐玄宗的信任。唐玄宗的心思全在贵妃身上,再让安禄山兼领河东节度使,另加御史大夫等职,赐予不死铁券,封为东平郡王。安禄山一身任三镇节度使,手下悍兵强将,总兵力达二十余万人,控制了黄河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权势激起无尽的欲望,更激起狂妄的野心。安禄山不甘居于人下,开始觊觎大唐江山了。

安禄山原打算在唐玄宗驾崩以后发动叛乱。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林甫病死。杨贵妃的从兄、已经改名杨国忠的杨钊,升任宰相,兼领四十余职。杨国忠不学无术,凭着一种阴暗心理,认为安禄山招兵买马,意在谋反。可是,唐玄宗被安禄山的伪装蒙蔽,绝对相信其忠诚。杨国忠为了证明自己意见的“正确”,采取一系列过激行动,刺激安禄山造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准备了足足十年的安禄山,遂与同伙史思明一起,率领十五万铁骑,以请诛杨国忠为名,从范阳(今北京西南)起兵,浩浩荡荡地杀向长安。“安史之乱”爆发了。

“安史之乱”是皇帝昏庸、奸相专权、贵妃专宠的必然结果。当时,均田制趋于瓦解,府兵制遭到破坏,政治腐败,武备松弛,歌舞升平的假象,掩盖了深刻的社会危机。从皇帝到平民,没有任何思想防范。安史叛军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很快攻下洛阳。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做起皇帝来,定国号为“大燕”。

大敌当前,唐玄宗依然昏聩,听信谗言,杀死大将封常清、高仙芝,起用正在病中的胡将哥舒翰,率领临时拼凑起来的近二十万杂牌军,据守潼关,保卫长安。关键时刻,杨国忠和哥舒翰之间又各怀鬼胎,闹起矛盾。唐玄宗听从杨国忠的蛊惑,错误估计形势,强令哥舒翰出关作战,收复洛阳。六月,哥舒翰指挥一帮乌合之众,出关作战,结果惨败,全军覆没,哥舒翰本人,也被部下挟持,投降了安禄山。

潼关防线崩溃,长安无险可守。唐玄宗惊慌失措,假意宣示亲征,实际上带领杨贵妃、杨国忠等,由数千名禁军护卫,连夜逃亡。次日抵达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疲乏至极的禁军将士,忽然发动兵变,杀死罪大恶极的杨国忠等,进而包围驿馆,请诛祸根杨贵妃,呼号震天,刀兵砉然。这时,唐玄宗极端利己的私心占了主导地位,为了自保,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缢杀了杨贵妃。

杨贵妃等人的死,换得了唐玄宗的安全。禁军将士继续护卫着他逃亡,直到蜀郡成都。这期间,长安陷落,安史叛军烧杀抢掠,繁华的帝都蒙受了空前的劫难。太子李亨与父皇分道扬镳,统领部分兵马到达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于七月强行登基即位,是为唐肃宗。唐肃宗遥尊父皇为太上皇,唐玄宗无奈而暗淡地退出了权力的政治舞台。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十月,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浴血奋战,收复长安和洛阳。十一月下旬,唐玄宗返回长安,途经马嵬驿,抚今追昔,黯然神伤。到长安后,唐肃宗及其皇后张氏、宦官李辅国等,担心唐玄宗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出动禁军,将之从美丽的兴庆宫,迁居到破败的太极宫,严密监视。唐玄宗成为一名高级囚犯,就连跟随他一生的老奴高力士,也被调离,处以流放。他的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或亲信,只能面对图写的杨贵妃芳容,朝夕思念,独自垂泪。一次观看木偶戏,有感而发,随口吟出一首《木偶》诗来:

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声,还似人生一梦中。

孤寂失落,木然如梦。——这就是唐玄宗晚年的生活和心境,很有几分凄凉。上元三年(公元762年)四月,唐玄宗老病缠绵,悲怀莫诉,形同槁木,心如死灰。甲寅日,静悄悄地死于太极宫,终年七十八岁。宝应二年(公元763年)三月,葬于泰陵(今陕西蒲城东北),庙号玄宗,谥号大圣大明孝皇帝。

唐玄宗还是个多才多艺的皇帝。他是一位诗人、书法家、音乐家、舞蹈家,而且是中国戏曲的始祖。他一手创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同时又亲手断送了这个辉煌。“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形势急转直下,走上衰败之路,等待它的只能是灭亡末日的来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