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舞蹈音乐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舞蹈音乐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舞蹈音乐供不应求的局面,应寻找对策,采取措施,并分析舞蹈音乐的未来发展趋势,寻求舞蹈与音乐的协调发展。其次,舞蹈需要音乐的情感激发与动作强化。因而,电脑音乐的开发、运用和创新对于舞蹈音乐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值得作曲家们大胆实践,不断探索。

舞蹈音乐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苏 力

作者简介:苏力,男,1981年3月1日生,四川省南充市人,于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舞蹈系,在读硕士。现任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舞蹈教师,从事舞蹈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

摘 要:舞蹈和音乐是与生俱来的一对孪生兄妹,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音乐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艺术离不开音乐的辅助,所以在舞蹈艺术中对舞蹈音乐的需求量非常大。面对舞蹈音乐供不应求的局面,应寻找对策,采取措施,并分析舞蹈音乐的未来发展趋势,寻求舞蹈与音乐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舞蹈音乐,重要性,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舞蹈音乐,很明显就是为舞蹈所使用的音乐。舞蹈是以肢体语言作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是以音响语言作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而舞蹈和音乐又是与生俱来的一对孪生姐妹,这二者的结合使舞蹈动作更具有感染力,因此在舞蹈界经常会有音乐是舞蹈之“灵魂”的说法。可见音乐对于舞蹈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音乐对于舞蹈的重要性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能够使舞蹈语汇凝练、集中并富于情感,能够提示舞蹈动作及情感的内涵,使舞蹈的思想和动作更加丰富。

首先,音乐可以帮助组织舞蹈动作。因为舞蹈和音乐在节奏、节拍、韵律、速度和情感内容上是同时展示的,所以两者必须保持高度协调一致。一个适当的音乐作品能够帮助舞蹈编导产生灵感、开发思维,创作出更为优秀的舞蹈作品。

其次,舞蹈需要音乐的情感激发与动作强化。离开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本身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会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更需要有完美贴切的舞蹈音乐来表现它、烘托它、渲染它,才可以激发出舞者的激情,使舞蹈语言富于感情,并强化舞蹈的内容性和思想性。

二、舞蹈音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舞蹈艺术文化也空前繁荣起来,每年都有大量的优秀舞蹈作品诞生。然而这么多的舞蹈作品,却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舞蹈音乐来源的匮乏。据我个人总结发现,舞蹈音乐的缺乏具体表现为:专用舞蹈音乐的数量较少;舞蹈音乐类型雷同现象严重;舞蹈音乐的创新性和悦耳性,两者较难同时实现;舞蹈音乐创作者较少,导致舞蹈音乐原创性差,舞蹈音乐的原创费用高昂;舞者、舞蹈教育者对舞蹈音乐研究发掘不够,使舞蹈教学中的音乐往往较为陈旧,使舞者训练时对所需辅助音乐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在现在的舞蹈发展中,专门为舞蹈艺术进行音乐创作的人很少,舞蹈艺术也没有规划属于自己的音乐种类。这些都导致了人们对于舞蹈音乐不重视,使舞蹈音乐不能满足舞蹈作品的需要。

三、针对目前舞蹈音乐缺乏现状的建议

虽然,目前舞蹈音乐的产量供不应求,出现了有舞无乐的尴尬局面,但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对于舞蹈艺术的热爱与支持,更不会减弱我们对舞蹈音乐以及舞蹈作品创作的信心。针对目前舞蹈音乐来源缺乏的现状,我试着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发、运用计算机软件创作舞蹈音乐

变革的历史时期、火热的生活内容、灿烂的民族文化为舞蹈和舞蹈音乐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题材和空前广阔的展现舞台,作曲家们应当振奋精神、更新观念,不拘一格,大胆出新。人类音乐艺术所取得的一切优秀成果——作曲技法、音乐语言、演奏方式等等均应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尤其是音乐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集作曲、指挥、演奏、录音和制作为一体的电脑音乐。我个人也经常使用计算机软件拼接一些舞蹈音乐,如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访英舞蹈《如烟秦风》的音乐,和《罗敷女》、《静水净》等的舞蹈音乐,都以其丰富的音色、多样的节奏、较强的表现力、广泛的适用性,快捷方便、高效经济而受到大家的欢迎。计算机软件拼接的舞蹈音乐能够与民族乐器或管弦乐队乐器很好地结合起来,拓展音响效果与表现手段的新领域。它那惟妙惟肖地营造环境、渲染氛围的能力更使诸多传统乐器只能望洋兴叹。因而,电脑音乐的开发、运用和创新对于舞蹈音乐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值得作曲家们大胆实践,不断探索。(www.daowen.com)

(二)引用影视音乐发展舞蹈创作

舞蹈创作时的配乐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舞蹈作品全部或部分引用了电视电影的背景音乐,并且越来越受到众多舞蹈工作者和大众的喜爱,例如: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女子独舞《风雨宅门》就是根据电视剧《大宅门》的人物情感创作的舞蹈,如果没有电影原声的音乐效果,恐怕舞蹈的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了!还有女子群舞《女兵》和《无名花》分别借助了电影《七剑》和《士兵突击》的音乐,使电影音乐与舞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女兵的风采和军人的魅力。这是电影音乐的魅力,舞蹈的魅力,更应该说是艺术的魅力,像这样的电影音乐和舞蹈创作结合的作品还有好多,例如舞蹈《休诉》借助了影片《牵手》的音乐,舞蹈《棋魂》借助了影片《珍珠港》的音乐,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借助了影片《冰山上的来客》的音乐等等。

四、舞蹈音乐的发展方向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舞蹈和音乐的关系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除了直接选择使用现成的音乐以外,我们更应该提倡优秀的舞蹈音乐伴奏者在总结伴奏经验,特别是即兴伴奏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作原创作品。只有加强原创意识,才能更好地探索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在不断地探讨中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关于舞蹈音乐的创新,不仅需要更多的原创作品产生,更需要编导和音乐家的艺术共识,还需要市场来推动其发展。实际上,舞蹈音乐在国内是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的,舞蹈音乐应该形成产业化模式,由专业的、有深厚舞蹈音乐功底的从业者提供原创作品以及相关的合作。首先,在伴奏形式上,舞蹈音乐的伴奏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指令,而应该是主动合作、共同创造的过程。其次,要掌握舞蹈技巧的要领,选择最合适的音乐,强调伴奏者对于舞蹈一定要有极其敏锐的肢体感觉,将自己真正带入其中,捕捉舞蹈的情感。另外,除大型舞剧音乐制作外,小型舞蹈作品中音乐的使用量其实更为巨大,其中一些音乐作品甚至被创作成多个版本的舞蹈作品。现代舞中大量地使用流行歌曲,民间舞音乐和古典舞蹈音乐也在新民乐的影响下,使用了人声哼唱和变奏传统旋律等的新手法。许多舞蹈编导自己创作并填词的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与舞蹈配合得天衣无缝。舞蹈者自由地发挥,富有灵动性的舞蹈以及富有原创性的舞蹈音乐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因此,舞蹈音乐从业者在增强原创意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音乐的学习整理和创造性研究,同时从多元化的民族舞蹈音乐中吸取更多更好的经验,使舞蹈和音乐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并在市场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上携手共进。

参考文献

[1]金秋.舞蹈编导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韩萍.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彭分田.音乐创作应用策略研究.文学与艺术[J].2010,2(2).

[4]杨瑞庆.舞蹈音乐创作入门[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5]裘柳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6]金秋.舞蹈编导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唐军.论音乐与舞蹈功能上的差异[J].大观周刊,2011,7(27).

[8]陈旭.舞蹈音乐的特征与创作[J].湛江师范学院报,2004,2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