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超凡脱俗的《安魂曲》:音乐王国趣话

超凡脱俗的《安魂曲》:音乐王国趣话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超凡脱俗的《安魂曲》知识导航安魂曲其实也是弥撒曲的一个分支,之所以称为安魂曲,是因为唱词第一句是“主啊,请赐予他们永恒的安息”。主要是指罗马天主教用于超度亡灵的特殊弥撒,安魂曲的唱词与普通弥撒基本相同,但省略了荣耀经与信经,增加了“震怒之日”。如果要一位精通音乐的人说出历史上最出名的安魂曲,恐怕十个倒有九个要答莫扎特的《安魂曲》。人们热衷于《安魂曲》的原因更多是出于猎奇。

超凡脱俗的《安魂曲》:音乐王国趣话

4 超凡脱俗的《安魂曲

知识导航

安魂曲其实也是弥撒曲的一个分支,之所以称为安魂曲,是因为唱词第一句是“主啊,请赐予他们永恒的安息”。主要是指罗马天主教用于超度亡灵的特殊弥撒,安魂曲的唱词与普通弥撒基本相同,但省略了荣耀经与信经,增加了“震怒之日”。安魂曲这个名词在音乐上接受的人比较多,而教会一般是将其翻译为追思曲。

管风琴

19世纪初最出名的安魂曲就要算莫扎特的那部了。1605年,当维多利亚担任马德里德斯卡尔扎雷亚修道院管风琴师、唱诗班指挥的时候,他创作了一部原先被命名为《悼亡仪式》的安魂曲,虽然形式上与现在的安魂曲相比有些出入,但庄严的音乐却令人肃然起敬,这些都是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的安魂曲作品。

如果要一位精通音乐的人说出历史上最出名的安魂曲,恐怕十个倒有九个要答莫扎特的《安魂曲》。人们热衷于《安魂曲》的原因更多是出于猎奇。据说,1826年,一位名叫戈特弗里德·韦伯的多事的德国作曲家撰写了一本书,书中对30多年前首演的莫扎特的《安魂曲》提出了真伪考据的疑问,于是重新勾起了人们对陈年往事的无限兴趣,一时各种关于《安魂曲》的传奇、假想、谣言、推测与美好幻想相继出笼,而关于莫扎特的一切重又成为抢手货,从此,对《安魂曲》的研究竟然成为莫扎特学的一部分。

《安魂曲》这种曲式用于悼念亡人,表达了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的依恋,一般来说,这种曲子都充满痛苦、哀伤甚至阴森恐怖的气氛,莫扎特的这首《安魂曲》却与众不同,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谱写的这首乐曲可以说正是为他自己写成的,他的一生都带给人们快乐,而在离开人世前表达的与其说是悲哀,倒不如说是对天堂的向往和摆脱尘世的解脱。

莫扎特

知识放大镜(www.daowen.com)

《安魂曲》的创作

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莫扎特疯狂地作曲,但《安魂曲》的创作却一直被他搁置,莫扎特只是在其他作曲活动的间隙中才写上几段,就在去世前几天他不愿意将未完成的作品留给人们,于是他强打精神又写了几段《安魂曲》的音乐,并将创作的意图向助手绪斯迈尔作了交代,12月5日凌晨莫扎特去世,最后就是由他的助手续写完成了整部《安魂曲》。

《安魂曲》是一种宗教音乐形式,因为它有八段固定的经文并用于宗教仪式,虽然很多听众并不是基督教徒,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被这首乐曲所感动,因为从这里可以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感,这种美是纯洁的、崇高的、神圣的、超凡脱俗的,同时它体现了人类对世俗纷争的鄙视和厌恶以及对永恒的欢乐、安宁、和平的渴求。

每次听这首乐曲时,关上灯,点燃蜡烛,靠躺在沙发里,隔断一切外界的声音,然后微微地闭目静听,随着乐曲而遐想。听完之后,那震憾心灵的、动人的旋律,伴随着那雄伟、庄严的气势,仍萦绕在头脑中久久不绝。

宗教仪式

知识扩展

绪斯迈尔

绪斯迈尔,他是莫扎特的助手、亲密的朋友、学生,他们的关系很好,可以说没有人比绪斯迈尔更加了解莫扎特的风格与作曲方法,但在他创作的一些歌剧清唱剧作品里这种传承却无法看到,事实上绪斯迈尔最好的继承莫扎特风格的作品就是这部续写的《安魂曲》。莫扎特生前向绪斯迈尔指明了创作的方向,他的创作意图得到了学生的贯彻,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虽然不够成熟,但绪斯迈尔的续写却是最忠实的,符合原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