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音乐王国趣话:黄自——爱国歌曲之王

音乐王国趣话:黄自——爱国歌曲之王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爱国歌曲之王——黄自知识导航黄自,是中国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川沙人, 1938年5月9日因风寒病逝于上海。黄自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作出了杰出贡献。知识放大镜爱国歌曲之王黄自的爱国歌曲是他众多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部分,《抗敌歌》《赠前敌将士》《旗正飘飘》等在当时都被广为传唱。之说高度评价了这两首歌曲。黄自也因此被当时的音乐界誉为“爱国歌曲之王”。

音乐王国趣话:黄自——爱国歌曲之王

5 爱国歌曲之王——黄自

知识导航

黄自(1904—1938),是中国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 1938年5月9日因风寒病逝于上海。黄自的音乐创作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他还倡导音乐创作走民族乐派的道路,进而探索音乐的民族风格。黄自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作出了杰出贡献。

黄自早年在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时,获得了音乐学士学位。而其毕业作品管弦乐序曲《怀旧》曾在该学院演出,这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

黄自

黄自回国后在沪江大学任教,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理论教授兼教务主任,难得的是他一人包揽了理论作曲学科的全部专业课程及全校的西洋音乐史、音乐领略法(即音乐欣赏)共同课的教学,为国立的理论作曲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作为音乐教育家,他培养了包括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谭小麟、钱仁康、张昊、张定和、邓尔敬、林声翕等在内的第一批专业音乐人才。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作为音乐理论家,黄自先生有23篇论文和6部书稿的理论著述,总数约百万字。以英文写成的10万字专论《和声教学法札记》,显示了其扎实的音乐理论修养。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黄自潜心于《和声学》与《西洋音乐史》的整理和修订,收集、辑录、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并完成了至中古复调音乐全盛时期的六章。

贺绿汀

“九一八”事变后,黄自与音专师生组织“抗日救国会”,亲赴浦东等地宣传抗日并且为东北义勇军进行募捐。黄自还作词谱曲创作了中国最早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作品《抗敌歌》,音乐雄壮有力,充满了“大众合力将国保”的爱国主义激情。

知识放大镜

爱国歌曲之王(www.daowen.com)

黄自的爱国歌曲是他众多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部分,《抗敌歌》《赠前敌将士》《旗正飘飘》等在当时都被广为传唱。例如《抗敌歌》和《旗正飘飘》,都是节奏雄健有力、曲调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热情的激发人们爱国抗敌热情的优秀歌曲。钱仁康先生曾以“不仅是黄自声乐作品的代表作,也属于‘五四’以来最优秀的合唱之列。”之说高度评价了这两首歌曲。黄自也因此被当时的音乐界誉为“爱国歌曲之王”。

黄自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便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的他,就对唱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12岁,黄自进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读书,在那里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在清华学校学习的8年,是他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对西方音乐的接触和学习,令黄自眼界大开。也是在那时,他年轻的心中便选定音乐作为他的终生职志了。

清华大学

1931年起黄自创作了多首抗战歌曲,如《抗敌歌》《旗正飘飘》等。1934年他与萧友梅等人创办了《音乐杂志》。此外他还主持并实际参与编写了《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材》,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黄自一家

黄自先生刻苦奋斗,学识广博,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为人师表,他有着高尚的情操,有着认真负责、循循善诱的教学精神,高度的责任感,被誉为“20世纪华人音乐创作史上的一代宗师”。

不幸的是,1938年5月9日,黄自因患伤寒病逝于上海红十字会医院。而在临终前,他还对夫人汪颐年女士说:“你快去请医生,我不能就此死去,还有半部音乐史没有写完呢!”然而天年不遂,一代宗师溘然谢世,然而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却越来越为世人所推崇。

知识扩展

《玫瑰三愿》

《玫瑰三愿》是黄自最为著名的艺术歌曲。歌曲篇幅很小,却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的善良愿望。这首歌是两段体结构,前段像温柔的吐露,后段则带有急切的热情,特别是歌曲旋律通过模进和重复发展将情绪推向顶点后,旋律跌入低音区,最后的歌声“好教我留住芳华”显得十分恳切、诚挚细腻,带给听者很强的艺术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